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伏組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雙玻光伏組件,主要由前板玻璃、前層封裝膠膜、電池片串、后層封裝膠膜及背板玻璃組成,通過層壓機的層壓,使其成為一個整體,其中,背板玻璃上設有供電池片串的引出線穿過的通孔,所述引出線穿過所述通孔后接入至接線盒內。但是,這種雙玻光伏組件的通孔處一般無特殊的防水保護,水汽易通過,很容易對光伏組件的內部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電效率,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光伏組件,以改善光伏組件的防水性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伏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設置的上層蓋板、上層膠膜、電池串、下層膠膜、下層蓋板及安裝于下層蓋板上的接線盒,所述電池串設有引出線,所述下層蓋板上設有供所述引出線穿過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覆蓋有防水膜,且所述防水膜上預留有供引出線通過的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膜設于所述下層膠膜和下層蓋板之間,且完全覆蓋住所述通孔;所述防水膜與通孔的數量相同且彼此一一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膜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為圓形或長條形。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膜的厚度為0.01-2mm。
進一步地,所述下層蓋板設有長邊及短邊,所述通孔設于所述長邊側或短邊側。
進一步地,所述光伏組件為雙玻光伏組件,所述上層蓋板和下層蓋板均為玻璃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光伏組件通過在通孔上覆蓋一防水膜,使得外界的水汽無法輕易通過通孔進入光伏組件內部,避免對光伏組件的性能造成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光伏組件的下層蓋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伏組件,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層疊設置的上層蓋板10、上層膠膜20、電池串30、下層膠膜40、下層蓋板50及安裝于下層蓋板50上的接線盒60,所述上層蓋板10和下層蓋板50通過層壓機設備將上層膠膜20、電池串30、下層膠膜40層壓為一體層壓件,所述電池串30設有引出線31,所述引出線31最終穿過所述下層蓋板50接入所述接線盒60內。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上層蓋板10和下層蓋板50均為玻璃蓋板,其中,所述下層蓋板50設有長邊51及短邊52,且下層蓋板50上開設有供所述引出線31通過的通孔53,所述引出線31穿過所述通孔53接入所述接線盒60內,所述通孔53呈圓形或橢圓形或長條形,本實用新型優選長條形,如此可使得通孔53內的兩條引出線31可分別位于長條形通孔53的兩端,從而保持足夠的距離,降低了相互接觸短路的風險,
為了提高所述通孔53處的防水性能,所述通孔53設置于所述下層蓋板50的短邊52側,且數量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以滿足多接線盒60的應用場景,所述光伏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通孔53和下層膠膜40之間的防水膜70,所述防水膜70與通孔53的數量相同并一一對應設置,該防水膜70的一側與下層膠膜40接觸,另一側與下層蓋板50接觸,所述防水膜70尺寸大于等于所述通孔53的尺寸,且優選地,所述防水膜70的形狀與所述通孔53的形狀相同,并完全覆蓋住所述通孔53,并最終經過層壓集成在光伏組件內部,且所述防水膜70上預留有供引出線31通過的開口(未標號),利用防水膜70的阻擋,可有效防止水汽從外側經由所述通孔53進入所述層壓件內部,進而影響光伏組件性能。優選地,所述防水膜70采用丁基膠和防水性熱熔膠膜,其中熱熔膠膜材質為可選用PES、PO,且該防水膜70的厚度為0.01-2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