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生產夾具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
背景技術:
常規生產電池的方式是采用手工定位電池片,再進行貼膠,由于手工定位存在定位不精確的缺陷,故在貼膠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電池片移位,不僅會影響組件外觀,另外還可能引起電氣匯流條之間的間隙過小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其能夠對電池片精確定位,貼膠時不易偏移,提高產品品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體,該模板主體為長方形結構,該模板主體的底面為平面,模板主體的上表面間距式設有多條用于貼膠的定位槽,各定位槽從模板主體的左側沿一直延伸至右側沿。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板主體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L* W*H=400 mm *300 mm *10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槽的寬度W1為5mm,定位槽的深度H1為2mm,相鄰兩定位槽之間為凸肋,該凸肋的寬度W2為10mm。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模板主體是平直的一片式電木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由于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體,該模板主體的底面為平面,模板主體的上表面間距式設有多條用于貼膠的定位槽,各定位槽從模板主體的左側沿一直延伸至右側沿。使用時,將電池片放置在模板主體上,電池片通過模板主體上的定位槽進行定位,再采用自動貼膠或手工貼膠的方式在電池片表面貼膠,由于電池片被定位槽卡緊,不會產生移位,從而貼膠過程無偏移問題,貼膠精確,組件外觀整齊。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之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之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之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的俯視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模板主體 11、底面
12、上表面 13、定位槽
14、凸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是一種電池片貼膠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體10,該模板主體10為長方形結構,該模板主體10的底面11為平面,模板主體10的上表面12間距式設有多條用于貼膠的定位槽13,各定位槽13從模板主體10的左側沿一直延伸至右側沿。這樣,電池片可以通過模板主體10上的定位槽13進行定位,防止貼膠過程前后左右偏移造成貼膠不能精確,影響組件外觀和產品品質。
其中,所述模板主體10是平直的一片式電木板,從而可以一次成型,無需組裝,結構簡單,生產方便。所述模板主體10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L* W*H=400 mm *300 mm *10mm。需要說明的是,在使用時,雖然本實用新型將貼膠模板的尺寸制作為400 mm *300 mm *10mm,但其可以容納任何小于該種尺寸范圍內的電池片,因此,當電池片的尺寸較小時,還可以一次性對多塊電池片在該貼膠模板上進行定位。
所述定位槽13的寬度W1為5mm,定位槽13的深度H1為2mm,相鄰兩定位槽13之間為凸肋14,該凸肋14的寬度W2為10mm。這樣,在一片定位模板上可以制作出26條定位槽13,提升了定位槽13的密度,從而使電池片定位更為精確,定位效果更好。
此外,最好在模板主體10的四個邊沿均采用砂緣打磨,使邊沿光滑不鋒利,可以減輕對電池片的劃破,減小對電池片的損害,提高合格率。
使用時,將電池片放置在模板主體10上,電池片通過模板主體10上的定位槽13進行定位,再采用自動貼膠或手工貼膠的方式在電池片表面貼膠,由于電池片被定位槽13卡緊,不會產生移位,從而貼膠過程無偏移問題,貼膠精確,組件外觀整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