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鉛炭電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塵鉛炭電池。
背景技術:
鉛炭電池是一種電容型鉛酸電池,是從傳統的鉛酸電池演進出來的技術,它是在鉛酸電池的負極中加入了活性炭,能夠顯著提高鉛酸電池的壽命。
鉛炭電池是一種新型的超級電池,是將鉛酸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兩者合一:既發揮了超級電容瞬間大容量充電的優點,也發揮了鉛酸電池的比能量優勢,且擁有非常好的充放電性能——90分鐘就可充滿電(鉛酸電池若這樣充、放,壽命只有不到30次)。而且由于加了炭(石墨烯),阻止了負極硫酸鹽化現象,改善了過去電池失效的一個因素,更延長了電池壽命。
一般而言,電池的正負極從電池殼體的一端或兩端引出,其端部外露部件主要包括極柱、導電條等,現有的電池結構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電池端部無保護部件,外露的導電條、極柱等零部件容易被水氣、灰塵等污染,從而影響電池的正常工作,降低其使用壽命,更嚴重時,會造成電池短路、操作失誤等異常情況,安全性較差。有鑒于此,實有必要開發一種防塵鉛炭電池,用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塵鉛炭電池,其能夠將電池端部的零部件包括導電條、極柱等部件罩于其密封罩內與外界隔絕,防止被水氣、灰塵等雜質污染,提高了電池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延長了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優點,提供了一種防塵鉛炭電池,包括:
電芯;
殼體,該殼體具有一定的內部空間并在其上部敞開用以容納所述電芯;
端蓋,該端蓋配合到所述殼體的敞口處并將該敞口封閉;
設于所述端蓋上的左電極組件與右電極組件;以及
密封罩,該密封罩配合到所述殼體的上部并使兩者形成密封,
其中,所述密封罩將所述左電極組件、右電極組件及端蓋罩于其內。
優選的是,密封罩包括罩部及連接部,所述連接部沿所述罩部的四周豎直向下延伸,所述連接部可拆卸地配合到所述殼體的上部外側。
優選的是,所述罩部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到所述連接部。
優選的是,所述左電極組件包括:
左極柱,其穿過所述端蓋并與該端蓋保持密封;
左極耳,其上端與所述左極柱的下端相接,而其上端則連接到所述電芯內部;
左絕緣條,其套設于所述左極柱上并與所述端蓋的上表面相貼;以及
左導電條,其套設于所述左極柱上并與所述左絕緣條的上表面相貼,
其中,所述左極柱的上端設有上壓帽,所述上壓帽將所述左導電條及左絕緣條與所述端蓋壓緊以防止松脫。
優選的是,所述左絕緣條包括具有一定容納空間的槽部,所述左導電條包括壓緊部,所述壓緊部與所述左導電條的主體一體式相接成“之”字形結構,所述壓緊部將所述槽部封閉。
優選的是,所述槽部中設有左導電柱,所述左導電柱包括柱體及設于該柱體底端的帽體,所述柱體穿過所述壓緊部并與該壓緊部保持電連接,所述帽體設于所述槽部內并被所述壓緊部及槽部的側壁所限制,所述帽體與所述槽部的底壁之間設有支撐彈簧,所述柱體的頂端設有對接槽。
優選的是,所述右電極組件的結構與所述左電極組件的結構相同。
優選的是,所述罩部上設有左電極導出柱及右電極導出柱,所述左電極導出柱及右電極導出柱分別穿過所述罩部并與該罩部保持密封,所述左電極導出柱的下端及右電極導出柱的下端分別與所述左電極組件及右電極組件選擇性電連接,所述左電極導出柱的下端插入所述柱體的對接槽中并與該柱體保持電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左極柱的下端設有下壓帽,所述左極柱與所述端蓋之間設有絕緣套使得所述左極柱與所述端蓋保持電絕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由于所述罩部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到所述連接部,使得所述罩部的打開及封閉極為方便,在達到防水、防塵效果的同時能夠便于檢修;
2、由于所述罩部上設有左電極導出柱及右電極導出柱,使得左電極導出柱及右電極導出柱能夠隨罩部打開或關閉的同時能夠分別與左電極組件及右電極組件保持電連接或斷開電連接,使得電力能夠從罩體內部導出,同時又保證了罩體的密封性;
3、由于所述帽體與所述槽部的底壁之間設有支撐彈簧,從而使得所述柱體能夠與左電極導出柱保持充分接觸。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塵鉛炭電池的縱向剖視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1中C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參照圖1,防塵鉛炭電池100包括:
電芯120;
殼體110,該殼體具有一定的內部空間并在其上部敞開用以容納電芯120;
端蓋140,該端蓋140配合到殼體110的敞口處并將該敞口封閉;
設于端蓋140上的左電極組件150與右電極組件160;以及
密封罩130,該密封罩130配合到殼體110的上部并使兩者形成密封,
其中,密封罩130將左電極組件150、右電極組件160及端蓋140罩于其內。
參照圖1及圖3,密封罩130包括罩部132及連接部131,連接部131沿罩部132的四周豎直向下延伸,連接部131可拆卸地配合到殼體110的上部外側。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連接部131與殼體110的側壁112的上部112a外側螺紋連接。
參照圖1及圖3,罩部132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到連接部131。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罩部132的下沿與連接部131的上沿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圈133。
在本實施例中,左電極組件150的結構與右電極組件160的結構完全相同,因此為了節省篇幅,在下文中僅對左電極組件150的結構進行闡述,而對右電極組件160的結構描述則省略,但是這并不影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
參照圖2,左電極組件150包括:
左極柱151,其穿過端蓋140并與該端蓋140保持密封;
左極耳156,其上端與左極柱151的下端相接,而其上端則連接到電芯120的內部;
左絕緣條152,其套設于左極柱151上并與端蓋140的上表面相貼;以及
左導電條153,其套設于左極柱151上并與左絕緣條152的上表面相貼,
其中,左極柱151的上端設有上壓帽151a,上壓帽151a將左導電條153及左絕緣條152與端蓋140壓緊以防止松脫。
再次參照圖2,左絕緣條152包括具有一定容納空間的槽部152a,左導電條153包括壓緊部153a,壓緊部153a與左導電條153的主體一體式相接成“之”字形結構,壓緊部153a將槽部152a封閉。
再次參照圖2,槽部152a中設有左導電柱155,左導電柱包括柱體155a及設于該柱體155a底端的帽體155b,柱體155a穿過壓緊部153a并與該壓緊部153a保持電連接,帽體155b設于槽部152a內并被壓緊部153a及槽部152a的側壁所限制,帽體155b與槽部152a的底壁之間設有支撐彈簧154,柱體155a的頂端設有對接槽155c。
參照圖1,罩部132上設有左電極導出柱134及右電極導出柱135,所述左電極導出柱134及右電極導出柱135分別穿過罩部132并與該罩部132保持密封,左電極導出柱134的下端及右電極導出柱135的下端分別與左電極組件150及右電極組件150選擇性電連接,左電極導出柱134的下端插入柱體155a的對接槽155c中并與該柱體155a保持電連接。
參照圖2,左極柱151的下端設有下壓帽151b,左極柱151與端蓋140之間設有絕緣套151c使得左極柱151與端蓋140保持電絕緣。
在本實施例中,左電極導出柱134及右電極導出柱135的結構完全相同,因此為了縮減篇幅,在下文中僅對右電極導出柱135的結構進行闡述,而對左電極導出柱134的結構描述則省略,但是這并不影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
參照圖4,右電極導出柱135上分別套設有上螺帽135a及下螺帽135b,所述上螺帽135a及下螺帽135b分別與罩部132的上下表面相貼,上螺帽135a及下螺帽135b用于將右電極導出柱135固定以防止松脫,右電極導出柱135的上端設有螺紋,其可與導電電纜通過螺紋連接,而在儲存時,可在右電極導出柱135上套設橡膠保護套以隔絕空氣,防止水氣及灰塵的污染。
這里說明的設備數量和處理規模是用來簡化本實用新型的說明的。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