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插接件,尤其涉及一種排插母頭。
背景技術:
接線端子就是用于實現電氣連接的一種配件產品,工業上劃分為連接器的范疇。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和工業控制要求越來越嚴格、精確,接線端子的用量逐漸上漲。隨著電子行業的發展,接線端子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多,而且種類也越來越多。目前用得最廣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還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彈簧端子等等。
試驗端子是接線端子的一種,其兩端設有測試插座,配用相應的測試端頭就可以進行連接測試,測量電流時可不中斷操作。以往的試驗排插的母頭上的端子接觸點位置過于深入到基座的內部,咬合距離過短,使得其咬合力低,插接牢固度欠佳,導致測試穩定性低,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排針的插拔力和端子的咬合力更高、插接牢固度大大提高、使用壽命長、實用性強的排插母頭。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排插母頭,包括膠蓋、基座、長端子和短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條對稱分布的第四梯形槽;所述長端子的一端成型有第一插針,所述第一插針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一卡緊片,所述第一卡緊片的一側均成型有第一接觸片,所述第一接觸片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輔助片;所述第一連接片的另一端兩側均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一定位片;所述短端子的一端成型有第二插針,所述第二插針的另一端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插針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二連接片的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二卡緊片,所述第二卡緊片的一側成型有第二接觸片,所述第二接觸片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二輔助片;所述膠蓋設置在基座上。
優選地,所述基座的側面開設有六個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另一端內側上方成型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另一端外側成型并貫通有第二矩形孔。
優選地,所述基座的側面還開設有六個等距分布的第三矩形孔,所述第三矩形孔的另一端內側上方成型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三矩形孔的另一端外側成型并貫通有第四矩形孔。
優選地,所述長端子上的第一連接片、第一卡緊片、第一接觸片、第一輔助片和第一定位片插入在基座上的第一矩形孔中;所述長端子上的第一輔助片的起始邊與基座側面的距離a為1.2~1.6毫米。
優選地,所述短端子上的第二連接片、第二卡緊片、第二接觸片、第二輔助片和第二定位片插入在基座上的第三矩形孔中;所述短端子上的第二輔助片的起始邊與基座側面的距離b為1.2~1.6毫米且與a相等。
優選地,所述膠蓋的兩個卡扣分別卡入基座上的兩個第四梯形槽中。
優選地,所述膠蓋的兩側均成型有擋塊,所述擋塊的內側開設有六條等距分布的定位槽;所述膠蓋的內平面兩端均成型有卡扣,所述膠蓋的內平面兩端還各成型有一個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位于卡扣的內側;所述膠蓋上還開設有圓孔。
優選地,所述膠蓋兩側的定位槽中嵌入有長端子上的第一插針和短端子上的第二插針。
優選地,所述基座的下平面中心還成型有定位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以往的端子接觸點位置過于深入到基座的內部,咬合距離過短。本實用新型將端子接觸點位置設置在靠近基座的插孔出口處,并與插孔出口的距離設計成1.5毫米,提高了排針的插拔力和端子的咬合力,使得插接牢固度大大提高,延長了使用壽命,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基座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基座的結構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基座的剖面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長端子的結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長端子的結構右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短端子的結構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短端子的結構右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插入長端子和短端子后的結構剖面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膠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10所示,一種排插母頭,包括膠蓋1、基座2、長端子3和短端子4;基座2的上平面上開設有一條第一梯形槽22和五條第二梯形槽21,第一梯形槽22和五條第二梯形槽21互相等間距排布,第一梯形槽22只有一端與基座2的側面相交并貫通;基座2的下平面上開設有六條等距分布的第三梯形槽24,六條第三梯形槽24的位置與第一梯形槽22和五條第二梯形槽21的位置位于同一豎直直線上;基座2的側面開設有六個等距分布的第一矩形孔25,第一矩形孔25的一端成型有第一倒角邊26,第一矩形孔25的另一端內側上方成型有第一斜面211,第一矩形孔25的另一端外側成型并貫通有第二矩形孔27,第二矩形孔27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二倒角邊28;基座2的側面還開設有六個等距分布的第三矩形孔213,第三矩形孔213的一端成型有第三倒角邊214,第三矩形孔213的另一端內側上方成型有第二斜面212,第三矩形孔213的另一端外側成型并貫通有第四矩形孔29,第四矩形孔29的另一端成型有第四倒角邊210;基座2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條對稱分布的第四梯形槽23;基座2的下平面中心還成型有定位柱215;長端子3的一端成型有第一插針31,第一插針31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連接片32,第一連接片32的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一卡緊片33,第一卡緊片33的一側均成型有第一接觸片34,第一接觸片34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一輔助片35;第一連接片32的另一端兩側均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一定位片36;長端子3折彎后,長端子3上的第一連接片32、第一卡緊片33、第一接觸片34、第一輔助片35和第一定位片36插入在基座2上的第一矩形孔25中;短端子4的一端成型有第二插針41,第二插針41的另一端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二定位片42,第二插針41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二連接片43,第二連接片43的兩側均向上翻折成型有一個相互對稱分布的第二卡緊片44,第二卡緊片44的一側成型有第二接觸片45,第二接觸片45的另一端成型有第二輔助片46;短端子4折彎后,短端子4上的第二連接片43、第二卡緊片44、第二接觸片45、第二輔助片46和第二定位片42插入在基座2上的第三矩形孔213中;長端子3上的第一輔助片35的起始邊與基座2側面的距離a為1.5毫米;短端子4上的第二輔助片46的起始邊與基座2側面的距離b為1.5毫米且與a相等;膠蓋1的兩側均成型有擋塊11,擋塊11的內側開設有六條等距分布的定位槽12;膠蓋1的內平面兩端均成型有卡扣13,膠蓋1的內平面兩端還各成型有一個矩形孔15,矩形孔15位于卡扣13的內側;膠蓋1上還開設有圓孔14;膠蓋1設置在基座2上,膠蓋1的兩個卡扣13分別卡入基座2上的兩個第四梯形槽23中,且膠蓋1兩側的12條定位槽12中分別嵌入有六個長端子3上的第一插針31和六個短端子4上的第二插針41,使得六個第一插針31和六個第二插針41不會歪斜和錯位;使用時,將六個第一插針31和六個第二插針41插入到線路板對應的插孔中并連接,然后將需要測試的插頭插入到基座2上的插孔中,從而相互連通,以便于進行測試。
以往的端子接觸點位置過于深入到基座的內部,咬合距離過短。本實用新型將端子接觸點位置設置在靠近基座2的插孔出口處,并與插孔出口的距離設計成1.5毫米,提高了排針的插拔力和端子的咬合力,使得插接牢固度大大提高,延長了使用壽命,實用性強。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