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
背景技術:
最近幾年來,原油價格快速持續上漲,同時常規能源即石油,煤炭等的大量開采和消耗給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為此新的清潔能源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種情況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晶體(單晶硅或多晶硅)型太陽能電池(組件)已經形成了產業化,隨著技術的進步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發電率日益得到提高,因此薄膜型電池組件也在快速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輸出功率成為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公知技術中的晶體型太陽能電池(組件)由壓花超白保護玻璃, EVA 等填充材質,用導線連接(串聯、并聯)的若干個晶體基板(太陽能電池芯片),背面保護層組成,把這些元件用真空熱層壓機加熱層壓成整體,然后安裝邊框和接線盒,成為完整的太陽能電池(組件)。
薄膜型電池(組件) ,在保護玻璃表面上直接按順序形成,透明電極層、薄膜半導體層和后面電極層,然后用激光等手段按需求將各層割開,再連接各部分,隨后用EVA 等填充材質和背面保護膜進行背面保護。
太陽光透過保護玻璃照射到太陽能電池芯片產生光伏效應,照射到電池芯片的太陽光并非全部被利用,其中電池芯片之間具有一定寬度的間隙和焊帶,因此,當太陽光通過玻璃板照射到太陽能電池芯片上時,部分太陽光會被電池芯片之間的間隙透過和焊帶遮擋,減少了太陽能電池的吸光率,降低了光伏組件的輸出功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至少一個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可以將被太陽能電池組件中的相鄰電池片間的空隙以及焊帶遮擋的太陽光折射至無遮擋的地方,以增加太陽能電池組件對太陽光的吸收率;同時增大受光面積,以增加太陽能電池組件對光的利用率,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輸出功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依次層疊的前板、前膠膜層、若干電池片組成的電池片陣列、背膠膜層和背板,其中,所述前板包括玻璃,所述玻璃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上具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凹陷結構,所述凹陷結構的凹面包括底面和連接底面的非平面;至少一個所述凹陷結構分布在玻璃與所述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對應的位置上。
優選的,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拱形。
優選的,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波形。
優選的,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連續鋸齒形。
優選的,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結構的平面。
優選的,凹陷結構的寬度W1大于或等于所述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寬度。
優選的,凹陷結構的寬度W1為0.3-50㎜,所述凹陷結構的最深深度H1為0.03-10 ㎜。
優選的,凹陷結構的最深深度H1與玻璃厚度H的比為1:100-1:2。
優選的,凹陷結構的長度L1與玻璃長度L的關系為L-60㎜≤L1≤L-10㎜。
優選的,凹陷結構沿玻璃長度方向延伸。
優選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還包括安裝外框,所述安裝外框包覆所述前板/前膠膜層/電池片陣列/背膠膜層/背板的四周邊緣以密封太陽能電池組件,位于安裝外框內的玻璃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為平面。
優選的,玻璃的底面為光面或絨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凹陷結構的底面和非平面的設計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底面和非平面的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結構布置于焊帶及電池片間距的對應位置,此結構設置能夠將焊帶遮擋損失和電池片間隙損失的光進一步利用起來,以增加電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結構的非平面上設有凸起結構。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附近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激發產生的電荷能夠更快的遷移到焊帶上;采用這種凹陷結構,能夠有效提升組件發電量。
(4)凹陷結構中兩個非平面之間采用平面或弧面過渡。使得玻璃自清潔功能增強,可以起到導流作用,不會輕易殘留灰塵水珠樹葉等物質擋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凹陷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前膠膜層和電池片陣列的側切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凹陷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前膠膜層和電池片陣列的側切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凹陷結構的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前膠膜層和電池片陣列的側切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圖14中包括:
1——玻璃、2——前膠膜層、3——電池片陣列、4——后膠膜層、5——背板、6——安裝邊框、11——凹陷結構、12——封裝邊、13——凸起結構,14——底面、15——非平面、16——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橫向”、“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包括依次層疊的前板、前膠膜層、電池片陣列、背膠膜層和背板,前板一般為透明體,以便增強透射度,使得光線最大限度的透過其射入電池片陣列上,提升了電池組件功率。具體可以采用玻璃。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具體如圖13至圖14所示,從上至下的順序依次是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和背板5,如圖1至圖3所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上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凹陷結構11,其中,凹陷結構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連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分布在玻璃與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對應的位置上。此處,凹陷結構11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向玻璃1鄰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內凹的凹陷結構;玻璃的一側是指玻璃自身的一側,并非是在玻璃一側上設有的膜層的一側;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結構的平面。
如圖1至圖3所示,凹陷結構的底面14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14形成的拱形。本實施例的底面14選用平面;且每個非平面15上分別具有一個凸起結構13,該凸起結構13在玻璃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圓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該凸起結構也可以為非規則性的任意結構。本實施例優選圓弧,圓弧在凹陷結構的開口邊沿與底面連接的平面上形成拱形,增大了受光面積,光線通過截面為三角形的凸起結構聚焦于電池片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凹陷結構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設計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在凹陷結構里,反射走的那部分光線經過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的折射又回到凹陷結構上,這樣又會有一部分光線折射到電池片上,所以說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避免了玻璃的向光面為平面,光線一部分折射到電池片上了,一部分就反射出去造成的光的利用率低;
(2)凹陷結構布置于焊帶及電池片間距的對應位置,此結構設置能夠將焊帶遮擋損失和電池片間隙損失的光進一步利用起來,以增加電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結構的非平面上設有凸起結構。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附近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激發產生的電荷能夠更快的遷移到焊帶上;采用這種凹陷結構,能夠有效提升組件發電量。
(4)凹陷結構中兩個非平面之間采用平面或弧面過渡。使得玻璃自清潔功能增強,可以起到導流作用,不會輕易殘留灰塵水珠樹葉等物質擋光;
(5)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統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個時段的太陽光,降低了電池組件安裝成本。
如圖2-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凸起結構13沿玻璃的長度方向延伸。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兩邊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進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圖2-圖3所示,凹陷結構的寬度W1大于或等于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和焊帶寬度;凹陷結構11的底面寬度W2與電池片間隙以及焊帶的寬度相對應,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設定,有利于當凹陷的底面距離電池片陣列較近時,更好的將兩個非平面交界處的死角區域的光線利用起來,增加了太陽能電池組件對太陽光的吸收率。
如圖2-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前板中H為玻璃1的厚度,W為玻璃1的寬度,L為玻璃1的長度, H1為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W1為凹陷結構的寬度,L1為凹陷結構的長度。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與玻璃厚度H的比為1:100-1:2,進一步的,的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為0.03-10㎜,凹陷結構11的寬度W1為0.3-50㎜,凹陷結構11的長度L1與玻璃長度L的關系為L-60㎜≤L1≤L-10㎜。
本實用新型凹陷結構的深度是毫米級的,自然環境中增透作用穩定,自潔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潔。區別于凹陷結構的深度是納米級的,納米級的凹陷深度實質上是很小的離子腐蝕坑,細小的腐蝕坑對光的增透貢獻不大,容易在日曬雨淋風沙的環境中被逐漸腐蝕磨平,進而減小增透作用;納米結構的槽中累積的污垢等雜質不容易清除,進一步影響光的利用率。
如圖1-圖4所示,優選,凹陷結構11為沿玻璃長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結構,凹陷結構11在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為矩形。
如圖4、圖14所示,太陽能電池組件還包括安裝外框6,安裝外框6包覆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以密封太陽能電池組件,位于安裝外框6內的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為平面,安裝外框6與前板/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的連接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上設有對應安裝外框設置的封裝邊12,距離玻璃1的四個邊緣的距離D2為5-30㎜。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即面對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可以為光面或絨面(例如毛玻璃),絨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為具有微米或納米級的凹凸結構,肉眼觀察,并無明顯的凹或者凸,其僅在精確度為微米或納米級的觀察儀器下能顯示無規律的凹凸結構,具體的,凹和/或凸結構的最深深度遠遠低于本申請所述凹陷結構的最深深度H1。另一一側,即,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的玻璃1朝向太陽。進一步的,背板5的材質可以與前板的材質相同或不同。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具體如圖13至圖14所示,從上至下的順序依次是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和背板5,如圖5-圖7所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上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凹陷結構11,其中,凹陷結構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連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分布在玻璃與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對應的位置上。此處,凹陷結構11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向玻璃1鄰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內凹的凹陷結構;玻璃的一側是指玻璃自身的一側,并非是在玻璃一側上設有的膜層的一側;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結構的平面。
如圖5-圖7所示,凹陷結構的底面14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波形或類似非標準波等。本實施例的底面選用平面;且每個非平面15上分別具有多個凸起結構13,該凸起結構13在玻璃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圓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該凸起結構也可以為非規則性的任意結構。本實施例優選圓弧,多個圓弧相連在凹陷結構的開口邊沿與底面連接的平面上形成波浪形。增大受光面積,光線通過截面為圓弧的凸起結構聚焦于電池片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凹陷結構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設計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結構布置于焊帶及電池片間距的對應位置,此結構設置能夠將焊帶遮擋損失和電池片間隙損失的光進一步利用起來,以增加電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結構的非平面上設有凸起結構。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附近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激發產生的電荷能夠更快的遷移到焊帶上;采用這種凹陷結構,能夠有效提升組件發電量。
(4)凹陷結構中兩個非平面之間采用平面或弧面過渡。使得玻璃自清潔功能增強,可以起到導流作用,不會輕易殘留灰塵水珠樹葉等物質擋光;
(5)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統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個時段的太陽光,降低了電池組件安裝成本。
如圖5-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凸起結構13沿玻璃的長度方向延伸。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兩邊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進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圖5-圖8所示,凹陷結構的寬度W1大于或等于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和焊帶寬度;凹陷結構11的底面寬度W2與電池片間隙以及焊帶的寬度相對應,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設定,有利于當凹陷的底面距離電池片陣列較近時,更好的將兩個非平面交界處的死角區域的光線利用起來,增加了太陽能電池組件對太陽光的吸收率。
如圖5-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前板中H為玻璃1的厚度,W為玻璃1的寬度,L為玻璃1的長度, H1為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W1為凹陷結構的寬度,L1為凹陷結構的長度。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與玻璃厚度H的比為1:100-1:2,進一步的,的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為0.03-10㎜,凹陷結構11的寬度W1為0.3-50㎜,凹陷結構11的長度L1與玻璃長度L的關系為L-60㎜≤L1≤L-10㎜。
本實用新型凹陷結構的深度是毫米級的,自然環境中增透作用穩定,自潔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潔。區別于凹陷結構的深度是納米級的,納米級的凹陷深度實質上是很小的離子腐蝕坑,細小的腐蝕坑對光的增透貢獻不大,容易在日曬雨淋風沙的環境中被逐漸腐蝕磨平,進而減小增透作用;納米結構的槽中累積的污垢等雜質不容易清除,進一步影響光的利用率。
如圖8所示,優選,凹陷結構11為沿玻璃長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結構,凹陷結構11在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為矩形;非平面上的多個凸起結構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如圖8、圖14所示,太陽能電池組件還包括安裝外框6,安裝外框6包覆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以密封太陽能電池組件,位于安裝外框6內的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為平面,安裝外框6與前板/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的連接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上設有對應安裝外框設置的封裝邊12,距離玻璃1的四個邊緣的距離D2為5-30㎜。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即面對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可以為光面或絨面(例如毛玻璃),絨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為具有微米或納米級的凹凸結構,肉眼觀察,并無明顯的凹或者凸,其僅在精確度為微米或納米級的觀察儀器下能顯示無規律的凹凸結構,具體的,凹和/或凸結構的最深深度遠遠低于本申請所述凹陷結構的最深深度H1。另一一側,即,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的玻璃1朝向太陽。進一步的,背板5的材質可以與前板的材質相同或不同。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具體如圖13至圖14所示,從上至下的順序依次是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和背板5,如圖9-圖12所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上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凹陷結構11,其中,凹陷結構11的凹面包括底面14和連接底面的非平面15;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分布在玻璃與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對應的位置上。此處,凹陷結構11為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向玻璃1鄰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內凹的凹陷結構;玻璃的一側是指玻璃自身的一側,并非是在玻璃一側上設有的膜層的一側;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表面含有凸起結構的平面。
如圖9-圖11所示,凹陷結構的底面14為平面或弧面,非平面為沿凹陷結構上沿至底面形成的連續鋸齒形。本實施例的底面14選用平面;且每個非平面15上分別具有多個凸起結構13,該凸起結構13在玻璃的寬度方向的截面為圓弧、三角形、梯形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該凸起結構也可以為非規則性的任意結構。本實施例優選三角形,多個三角形相連在凹陷結構的開口邊沿與底面連接的平面上形成鋸齒形,增大了受光面積,光線通過截面為圓弧的凸起結構聚焦于電池片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凹陷結構的底面和非平面上的設計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2)凹陷結構布置于焊帶及電池片間距的對應位置,此結構設置能夠將焊帶遮擋損失和電池片間隙損失的光進一步利用起來,以增加電池片的受光率。
(3)凹陷結構的非平面上設有凸起結構。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附近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激發產生的電荷能夠更快的遷移到焊帶上;采用這種凹陷結構,能夠有效提升組件發電量。
(4)凹陷結構中兩個非平面之間采用平面或弧面過渡。使得玻璃自清潔功能增強,可以起到導流作用,不會輕易殘留灰塵水珠樹葉等物質擋光;
(5)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不需要采用逐日系統也可有效的利用一天各個時段的太陽光,降低了電池組件安裝成本。
如圖9-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凸起結構13沿玻璃的長度方向延伸,多個凸起結構形成沿玻璃的寬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光線通過兩個非平面上的多個凸起結構分別聚焦于焊帶與電池片間隙兩邊的電池片上,成功的將原本由焊帶遮擋和電池片間距漏掉的光重新利用到電池片上,進一步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如圖9-圖11所示,凹陷結構的寬度W1大于或等于相鄰兩個電池片的間隙和焊帶寬度;凹陷結構11的底面寬度W2與電池片間隙以及焊帶的寬度相對應,可根據實際生產需要設定,有利于當凹陷的底面距離電池片陣列較近時,更好的將兩個非平面交界處的死角區域的光線利用起來,增加了太陽能電池組件對太陽光的吸收率。
如圖9-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前板中H為玻璃1的厚度,W為玻璃1的寬度,L為玻璃1的長度, H1為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W1為凹陷結構的寬度,L1為凹陷結構的長度。本實施例中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與玻璃厚度H的比為1:100-1:2,進一步的,的凹陷結構11的最深深度H1為0.03-10㎜,凹陷結構11的寬度W1為0.3-50㎜,凹陷結構11的長度L1與玻璃長度L的關系為L-60㎜≤L1≤L-10㎜。
本實用新型凹陷結構的深度是毫米級的,自然環境中增透作用穩定,自潔性更好,表面容易清潔。區別于凹陷結構的深度是納米級的,納米級的凹陷深度實質上是很小的離子腐蝕坑,細小的腐蝕坑對光的增透貢獻不大,容易在日曬雨淋風沙的環境中被逐漸腐蝕磨平,進而減小增透作用;納米結構的槽中累積的污垢等雜質不容易清除,進一步影響光的利用率。
如圖9-圖12所示,優選,凹陷結構11為沿玻璃長度方向延伸的凹陷結構,凹陷結構11在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大致為矩形;其中,非平面上的多個凸起結構增大了玻璃的受光面積,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光線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多次反射折射,光利用率提高。
如圖12、圖14所示,太陽能電池組件還包括安裝外框6,安裝外框6包覆玻璃1/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以密封太陽能電池組件,位于安裝外框6內的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為平面,安裝外框6與前板/前膠膜層2/電池片陣列3/背膠膜層4/背板5的四周邊緣的連接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的,前板中玻璃1的背離電池片陣列的一側上設有對應安裝外框設置的封裝邊12,距離玻璃1的四個邊緣的距離D2為5-30㎜。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前板中玻璃1的朝向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即面對電池片陣列3的受光面可以為光面或絨面(例如毛玻璃),絨面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例如可以為具有微米或納米級的凹凸結構,肉眼觀察,并無明顯的凹或者凸,其僅在精確度為微米或納米級的觀察儀器下能顯示無規律的凹凸結構,具體的,凹和/或凸結構的最深深度遠遠低于本申請所述凹陷結構的最深深度H1。另一側,即,背離電池片陣列3的一側的玻璃1朝向太陽。進一步的,背板5的材質可以與前板的材質相同或不同。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