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是三相共模電感定位裝置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電感器是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儲存起來的元器件,但是對于電感器線圈繞制過程中無法準確的控制絕緣距離,現有技術是利用長度尺量好寬度通過色筆標記后進行定位,但是這種人工定位方法無法精確控制,易出現線圈繞制過長、過短而導致損傷線圈,影響產品的壽命,導致線圈絕緣不良的問題發生,使產品不具有高飽和的磁感應強度,無法適用于抗大電流強干擾的場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三相共模電感定位裝置,其能實現線圈繞組的精確定位,保證各組繞組之間的絕緣距離。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三相共模電感定位裝置,包括互為插接的外殼與定位座,所述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嵌接;
所述外殼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互為粘接的上半部殼體及下半部殼體,于所述上半部殼體及下半部殼體上至少設置兩組用于配合定位座的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由一對間隔布置的定位擋座組成,互為相鄰的兩個定位擋座之間形成用于配合定位座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定位座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第一座體,所述第一座體由多個向外延伸的凸臺一體連接形成多邊體,沿各凸臺的中心線方向、于各凸臺的外側還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定位槽的定位板;
所述底座的包括第二座體,于第二座體上設置用于配合外殼的第二定位槽,在所述第二座體的表面還以第二座體的圓心為中心均布多個用于標記線圈繞組終止位置的定位凸臺。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上半部殼體與下半部殼體均為圓環形,所述上半部殼體的內圈直徑與下半部殼體的內圈直徑相同,所述上半部殼體的外圈直徑與下半部殼體的外圈直徑相同;
所述定位擋座為包覆上半部殼體或下半部殼體的“[”形結構,所述上半部殼體上的定位擋座與下半部殼體上的定位擋座的位置互為對應;
所述第一座體為“y”字形;
所述第二定位槽為環形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與第二座體同心布置;
在各相鄰定位擋座之間間距的中點處形成第一中軸線l1,在各定位凸臺的中點處形成第二中軸線l2,于所述第一中軸線l1與第二中軸線l2之間、于所述外殼上形成用于繞制線圈的繞組區域;
所述第一中軸線l1與第二中軸線l2之間形成夾角α,所述夾角α的角度值為80±1°;在所述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裝配時,所述第一中軸線l1與外殼的外圈輪廓的接觸點形成線圈繞組起始點a,所述第二中軸線l2與所述外殼的內圈輪廓的接觸點形成線圈繞組終止點b。
一種利用三相共模電感定位裝置進行線圈繞組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外殼上各相鄰固定機構之間繞制線圈繞組;
第二步:將定位座的各定位板與外殼的各第一定位槽插接;
第三步:將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配合,所述外殼的圓環形輪廓與底座的第二定位槽相嵌接;
第四步:根據底座上各定位凸臺的位置對已繞制線圈繞組進行標記;
第五步:剪去多余線圈繞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結構,使用方便,利用本發明裝置能實現線圈繞組的精確定位,保證各組線圈繞組之間位置及絕緣距離,適合批量產品的快速操作,利用本發明裝置對線圈繞組進行定位的方法能有效避免線圈繞制過長、過短而導致的損傷線圈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適用于抗大電流強干擾的場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沿a方向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線圈繞組的繞線原理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定位座、底座、外殼裝配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1、上半部殼體;102、下半部殼體;2、定位擋座;201、第一定位槽;3、第一座體;301、定位板;4、第二座體;401、第二定位槽;402、定位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共模電感定位裝置包括互為插接的外殼與定位座,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嵌接;
如圖1、圖2所示,上述外殼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互為粘接的上半部殼體101及下半部殼體102,于上半部殼體101及下半部殼體102上至少設置兩組用于配合定位座的固定機構,固定機構由一對間隔布置的定位擋座2組成,互為相鄰的兩個定位擋座2之間形成用于配合定位座的第一定位槽201;上述上半部殼體101與下半部殼體102均為圓環形,上半部殼體101的內圈直徑與下半部殼體102的內圈直徑相同,上半部殼體101的外圈直徑與下半部殼體102的外圈直徑相同。上述定位擋座2為包覆上半部殼體101或下半部殼體102的“[”形結構,上半部殼體101上的定位擋座2與下半部殼體102上的定位擋座2的位置互為對應。
如圖3所示,定位座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第一座體3,第一座體3為“y”字形,第一座體3由多個向外延伸的凸臺一體連接形成多邊體,沿各凸臺的中心線方向、于各凸臺的外側還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定位槽201的定位板301;
如圖4所示,所述底座的具體結構如下:
包括第二座體4,于第二座體4上設置用于配合外殼的第二定位槽401,在第二座體4的表面還以第二座體4的圓心為中心均布多個用于標記線圈繞組終止位置的定位凸臺402。上述第二定位槽401為環形槽,第二定位槽401與第二座體4同心布置。
如圖5、圖6所示,在各相鄰定位擋座2之間間距的中點處形成第一中軸線l1,在各定位凸臺402的中點處形成第二中軸線l2,于第一中軸線l1與第二中軸線l2之間、于外殼上形成用于繞制線圈的繞組區域。第一中軸線l1與第二中軸線l2之間形成夾角α,夾角α的角度值為80±1°;在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裝配時,第一中軸線l1與外殼的外圈輪廓的接觸點形成線圈繞組起始點a,第二中軸線l2與外殼的內圈輪廓的接觸點形成線圈繞組終止點b。
如圖1至圖6所示,利用本發明裝置進行線圈繞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外殼上各相鄰固定機構之間繞制線圈繞組,在第一步繞制線圈繞組過程中,線圈起始點a為已知的,而線圈繞組終止點b的未知的。
第二步:如圖6所示,將定位座的各定位板301與外殼的各第一定位槽201插接,各定位板301的外端與外殼的內圈相抵接。
第三步:將帶有定位座的外殼與底座配合,外殼的圓環形輪廓與底座的第二定位槽401相嵌接;
第四步:如圖6所示,各定位凸臺402的第二中軸線l2與外殼內圈的接觸點即為線圈繞組終止點b,由操作人員對該線圈繞組終止點b進行標記。
第五步:減去第二中軸線l2與另一根第一中軸線l1之間β區域的線圈繞組,即得到各定位距離一致的線圈繞組,各線圈繞組在線圈繞組終止點b伸出的繞線長度不超過15mm。
本發明結構,使用方便,利用本發明裝置能實現線圈繞組的精確定位,保證各組線圈繞組之間位置及絕緣距離,適合批量產品的快速操作,其有效避免了線圈繞制過長、過短而導致的損傷線圈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會搜名,適用于抗大電流強干擾的場所。
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發明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