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自動包膜機構,尤其涉及一種電芯自動包膜入殼機構。
背景技術:
電芯是指含有正、負極的電化學電芯,一般與保護電路板一同構成鋰離子二次充電電池,電芯是充電電池中的蓄電部分,電芯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充電電池的質量。電芯的制備工藝包括正、負極原料經過涂布、切片、極耳焊接、極耳包膠后,與裁切好的隔膜一起進行卷芯卷繞、平壓制成。制備好的電芯裝入鋁塑殼中,然后進行側封,注入電解液后再對注液孔進行密封。
電芯入殼時殼口容易挫傷電芯表面,通常需對電芯進行包膜,現有的電芯包膜工序較復雜,包膜時需要貼膠帶、燙邊,包膜完成后再進行入殼工序,工序較多,裝置復雜,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芯自動包膜入殼機構,解決現有的電芯包膜工序步驟多、生產效率低的問題,設計自動化生產設備,有效節約勞動力,減少工序,提高生產力。
技術方案:
一種電芯自動包膜入殼機構,包括底板、支撐板、第一滑軌、第一滑塊、第一氣缸、支撐架、第二滑軌、第二滑塊、滑塊座、包膜桿、第二氣缸,所述底板中開設有供電芯側向通過的通道,所述支撐板設置兩塊,分別設于所述通道兩側的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氣缸分別配合設置于所述底板與所述支撐板之間,帶動所述支撐板分開或合攏,所述支撐架固定于所述底板端部,所述第二滑軌與所述支撐架固定,所述第二滑塊設于所述滑塊座內,與所述第二滑軌相配合,所述包膜桿設于所述通道兩側,且端部與所述滑塊座固定,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支撐架下端固定,帶動所述包膜桿上下運動。
前一工序將PET膜輸送至支撐板上,此時支撐板為合攏狀態,中間僅留供電芯通過的通道的寬度,機械手抓取電芯縱向放于通道上方,第二氣缸啟動,帶動包膜桿上升,將電芯兩側的PET膜包覆于電芯上,機械手帶動電芯和PET膜同時下移,此時外殼位于通道下方,機械手將電芯和PET膜均置于外殼中,此時,第一氣缸帶動支撐板以及包膜桿向兩側分開,同時包膜桿下降回位,機械手穿過兩塊支撐板之間,將電芯和PET膜進一步往外殼底部推進。
優選的,所述支撐板靠近所述通道的這一側開設有長條槽,所述包膜桿設于所述長條槽中,長條槽對于包膜桿進行限位,使包膜桿的位置更精確。
所述支撐板靠近所述通道的這一側還分別連接有歸正塊,所述歸正塊上端面為三角形,下端面為長方形,中間部分設置為導向坡面,機械手抓取電芯放置的位置會有少許偏差,通過歸正塊的矯正,使電芯正對著下方的外殼,電芯的位置更準確,入殼進行得更順利。
所述支撐板另一端部還固定有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上還安裝有緩沖器,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塊,所述支撐板合攏時,所述緩沖器作用于所述第二限位塊上,當兩塊支撐板相互合攏時,緩沖器作用于第二限位塊上,使速度平穩下降,保護各零部件,延長使用壽命。
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前方設置有浮動接頭,用于消除誤差,保護第一氣缸運行平穩,延長使用壽命。
所述包膜桿的端部還固定有夾緊塊,包膜桿上升將PET膜包覆于電芯上時,兩側的夾緊塊對電芯進行限位,電芯的位置更精確。
所述支撐架為倒L型,支撐架上端伸出部分可以對第二滑塊的運動位移進行限制,防止第二滑塊脫離第二滑軌。
所述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塊設置四組,每塊所述支撐板下方分別設置兩組,使第一氣缸帶動支撐板運行更平穩。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極大地簡化了電芯包膜工序,將電芯包膜和電芯入殼整合為一道工序,電芯包膜的同時完成電芯入殼,極大地簡化了生產裝置,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精度高,節約大量勞動力和生產成本,生產效率和產能明顯提高,尤其適合應用于大規模生產加工電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如附圖1-3所示,一種電芯自動包膜入殼機構,包括底板1、支撐板2、第一滑軌3、第一滑塊4、第一氣缸5、支撐架6、第二滑軌7、第二滑塊8、滑塊座9、包膜桿10、第二氣缸11、通道12、長條槽13、歸正塊14、第一限位塊15、緩沖器16、第二限位塊17、浮動接頭18、夾緊塊19。
底板1一側開設有方形缺口,方形缺口兩側的底板1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滑軌3、浮動接頭18,支撐板2底部設有第一滑塊4和第一氣缸5,支撐板2設置于方形缺口兩側的底板1上,使第一滑塊4與第一滑軌3相配合,浮動接頭18位于第一氣缸5活塞桿的前方。第一滑軌3、第一滑塊4共設置四組,每塊支撐板2下方平均設置兩組。
支撐板2靠近方形缺口的一側平均設置有歸正塊14,每塊支撐板2上設置兩塊歸正塊14,支撐板2合攏時,四塊歸正塊14之間留有剛好夠電芯側向通過的通道12。歸正塊14上端面為三角形,下端面為長方形,中間部分設置為導向坡面,從上經過歸正塊14的電芯,經過導向坡面的矯正,使電芯的位置正對著通道12正下方的外殼。
支撐板2另一端部還固定有第一限位塊15,第一限位塊15上還安裝有緩沖器16,底板1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塊17,支撐板2合攏時,緩沖器16作用于第二限位塊17上。
支撐架6呈倒L型,固定于底板1端部,第二滑軌7與支撐架6固定,第二滑塊8設于滑塊座9內,與第二滑軌7相配合,支撐板2靠近方形缺口的一側開設有長條槽13,包膜桿10設于長條槽13中,且端部與滑塊座9固定,第二氣缸11與支撐架6下端固定,帶動包膜桿10上下運動。包膜桿10的端部還固定有夾緊塊19,其中一塊夾緊塊19設于包膜桿10一端,另一塊夾緊塊19固定于另一根包膜桿10與滑塊座9之間。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為:前一工序將PET膜輸送至支撐板上,此時支撐板為合攏狀態,歸正塊14之間僅留供電芯通過的通道,機械手抓取電芯縱向放于通道上方,第二氣缸啟動,帶動包膜桿上升,將支撐板上的PET膜包覆于電芯兩側面上,機械手帶動電芯和PET膜同時下移,此時外殼位于通道下方,機械手將電芯和PET膜均置于外殼中。此時,第一氣缸帶動支撐板以及包膜桿向兩側分開,同時包膜桿下降回位,機械手穿過兩塊支撐板之間,將電芯和PET膜進一步往外殼底部推進。機械手松開電芯,從支撐板之間穿回去抓取下一塊電芯,下一工位將裝好電芯和PET膜的外殼運走,并送來新的空外殼,支撐板在第一氣缸的作用下合攏,等待前一工位輸送來下一張PET膜。
本發明簡化了電芯包膜工序,省略了現有包膜工序中的貼膠和燙邊,將電芯包膜和電芯入殼簡化至一道工序,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簡化了生產裝置。本發明對電芯定位精度高,操作誤差小,運行的準確性高,明顯提高了產能,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