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非晶帶繞芯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組合拆卸的非晶帶繞芯模。
背景技術:
非晶納米晶材料均為厚度約0.025mm的長條帶狀形態,用于制造鐵芯10多為疊繞方法,在繞制圓環或者矩形鐵芯10時,需要內部芯模支撐,如圖1所示,芯模通常采用固定在卷繞設備上的鐵質模,包括柱形的本體1和穿過本體1中心的芯軸2,通過繞模做旋轉運動將非晶納米晶薄帶層疊在芯模本體1的表面到制定厚度。繞制時需要對非晶納米晶薄帶提供一定的拉力,使繞制好的鐵芯10具有一定的收緊度。由于芯模通常為如圖1所示結構,繞制完成后,鐵芯10緊密包覆在芯模本體1的表面,導致在繞好鐵芯10時不易脫模,甚至弄壞鐵芯10。如果鐵芯10內徑較大,則實心鐵模重量太重,操作難度加大,取下的鐵芯10也容易變形。
另外,由于非晶納米晶薄帶的寬度相對較小,在繞制時,容易產生軸向的錯位,使后續加工工藝處理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繞制好的鐵芯不易從芯模上取下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組合拆卸的非晶帶繞芯模。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要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組合拆卸的非晶帶繞芯模,包括上芯模、下芯模和芯軸,所述上芯模上設有傾斜的上貼合面,所述上貼合面上設有貫穿上芯模底面與上貼合面的上軸孔,所述下芯模上設有傾斜的下貼合面,所述下貼合面上設有貫穿下芯模底面與下貼合面的下軸孔,所述上芯模的上貼合面與所述下芯模的下貼合面完全貼合后形成圓柱體,所述上軸孔和下軸孔孔徑相同,且貼合時所述上軸孔和下軸孔的軸線與所述圓柱體的軸線重合,所述芯軸經所述上軸孔和下軸孔貫穿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
芯軸用于將分體的上芯模和下芯模進行連接固定,保證緊密貼合,使外壁形成需要的形狀,傾斜的上貼合面和下貼合面上產生的相互作用力與上貼合面和下貼合面具有一定的角度,因此,當上芯模和下芯模在周向上受力時,會在上貼合面和下貼合面上產生相對滑動,因此,使芯軸整體的徑向尺寸向內減小。
進一步,為了使拆卸時,上芯模和下芯模能夠快速自動分離,所述上芯模的底面尺寸和下芯模的底面尺寸均小于所述圓柱體的底面尺寸。
進一步,為了保證非晶帶繞制時整齊,還包括底板,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位于所述底板的一側且與所述底板表面緊密貼合,所述芯軸將上芯模和下芯模固定在所述底板表面。采用底板作為基準面,使非晶帶的一側緊貼在底板上進行繞制,能夠保證繞制出的鐵芯更加整齊。
芯軸可以采用多種結構,實現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間的固定。
優選的,所述芯軸為螺栓,所述底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芯軸與所述底板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
進一步,所述上軸孔和下軸孔內壁上設有與所述螺栓配合的內螺紋。
芯軸采用螺栓,通過螺紋連接實現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間的固定,拆卸方便。
優選的,所述芯軸為定位銷,所述底板上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銷的內徑與所述上軸孔和下軸孔的內徑匹配。芯軸采用定位銷,可以使上芯模、下芯模和底板之間快速連接。
優選的,為了簡化設計,節省成本,所述上芯模和下芯模的結構尺寸完全相同。
優選的,所述芯模采用鐵木、鐵、鋁、銅、木頭或塑料制成。
本發明將在原有芯模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在圓柱芯模的本體的中心沿軸線開一個通孔,采用一斜面將原有圓柱芯模的本體沿軸向斜切形成上芯模和下芯模兩部分,從而使通孔分為上軸孔和下軸孔,斜面經過芯模本體的上下底面,即使上芯模的底面尺寸和下芯模的底面尺寸均小于圓柱芯模本體的底面尺寸,這樣取出芯軸后上芯模和下芯模更加容易分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組合拆卸的非晶帶繞芯模,通過斜面將芯模徑向上的受力轉化為軸向上的受力,從而使上芯模和下芯模在上貼合面和下貼合面上產生相對滑動,使芯軸整體的徑向尺寸向內減小,便于芯模的取出,且不影響繞制的鐵芯的結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芯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安裝在底板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本體,2、芯軸,3、上芯模,4、上貼合面,5、上軸孔,6、下芯模,7、下貼合面,8、下軸孔,9、底板,10、鐵芯。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此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2-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自組合拆卸的非晶帶繞芯模,包括上芯模3、下芯模6、芯軸2和底板9,所述上芯模3上設有傾斜的上貼合面4,所述上貼合面4上設有貫穿上芯模3底面與上貼合面4的上軸孔5,所述下芯模6上設有傾斜的下貼合面7,所述下貼合面7上設有貫穿下芯模6底面與下貼合面7的下軸孔8,所述上芯模3的上貼合面4與所述下芯模6的下貼合面7完全貼合后形成圓柱體,所述上軸孔5和下軸孔8孔徑相同,且貼合時所述上軸孔5和下軸孔8的軸線與所述圓柱體的軸線重合,所述芯軸2經所述上軸孔5和下軸孔8貫穿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
采用底板9作為基準面,所述上芯模3和下芯模6位于所述底板9的一側且與所述底板9表面緊密貼合,所述芯軸2將上芯模3和下芯模6固定在所述底板9表面。芯軸2可以采用螺栓或者定位銷實現上芯模3、下芯模6和底板9之間的固定。
當芯軸2為螺栓時,所述底板9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芯軸2與所述底板9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上軸孔5和下軸孔8內壁上可以設有與所述螺栓配合的內螺紋,也可以是通孔。
當芯軸2為定位銷時,所述底板9上設有定位孔,定位孔可以為螺紋孔,使定位銷與底板9螺紋連接,定位孔也可以不是螺紋孔,通過其他方式使定位銷固定在定位孔內,所述定位銷的內徑與所述上軸孔5和下軸孔8的內徑匹配。芯軸2采用定位銷,可以使上芯模3、下芯模6和底板9之間快速連接。
本實施例中芯模的上芯模3和下芯模6是由兩塊具有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兩個半圓形組成,鐵木是一種電工絕緣材料,具有密度大、強度高、不易變形等特點,因此,本實施例芯模選擇鐵木材質制成,類似的還有特氟龍棒、尼龍棒等,也可以選擇鐵、鋁、銅、木頭、塑料等。兩個部分的斜面可以完全貼合,貼合后為一個整圓,兩個部分各自有一個圓孔,圓孔的圓心與兩部分組合后的圓周同心。
使用時,首先將上芯模3的上貼合面4和下芯模6的下貼合面7貼合,使上軸孔5和下軸孔8對齊,用一根螺栓或定位銷同時穿過兩個部分的孔即可將兩部分結合為一個圓形帶繞芯模,并將固定好的上芯模3和下芯模6固定在底板9上,并且使上芯模3和下芯模6與底板9緊密貼合;
接著,將非晶帶繞制在上芯模3和下芯模6形成的圓柱體表面,拉緊非晶帶使各層之間具有一定的預緊力,并且保證繞制的層數與鐵芯10厚度之間的匹配關系,當繞制的厚度達到設置要求時,停止繞制。
繞好鐵芯10后,只需將螺栓或定位銷取下,由于鐵芯10對芯模產生一個徑向力,由于斜面的存在,將徑向力的一部分轉化為軸向力,芯模的兩個部分即可實現自滑動,從而輕易的取出芯模。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的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