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種電池。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池通過激光焊接、電弧焊接等焊接方式將殼體密封。焊接的主流方式為頂焊,因頂蓋片與殼體裝配后存在一定的間隙,在焊接時焊接過程產熱的熱源(例如激光焊接的激光、電弧焊接產生的焊弧,頂蓋片和殼體焊接在一起時二者的焊接部分熔融產生的熱源)容易透過頂蓋片與殼體銜接處的間隙而燙傷收容在電池殼體內的裸電芯的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導致裸電芯的內部性能下降,并存在裸電芯內部短路的風險。又因目前電池的內部容量提升,裸電芯的高度提高,而裸電芯與頂蓋片間的距離被縮短,裸電芯與頂蓋板的距離更加接近,從而使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因焊接而被燙傷的風險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其能在殼體內遮擋焊接過程產生熱的熱源,防止殼體內的裸電芯的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燙傷,從而進一步防止因殼體內的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燙傷造成的極片與殼體的內部短路的風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池,其包括:殼體,具有收容腔,收容腔具有上開口;頂蓋片,頂蓋片的整個周緣焊接于殼體的上開口處的內壁,以將殼體的上開口密封。電池還包括:密封件,位于頂蓋片的下方、固定于頂蓋片且收容于殼體的收容腔內,密封件的整個周緣與殼體的內壁貼合,以在密封件的整個周緣與殼體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實用新型的電池中,固定于頂蓋片且收容于殼體的收容腔內的密封件能與殼體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可以有效地遮擋焊接過程產生熱的熱源,防止殼體內的裸電芯的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燙傷,從而進一步防止因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燙傷造成的極片與殼體的內部短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組裝剖視圖;
圖2是圖1的部分分解圖,其中將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殼體移開;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頂蓋片、第一絕緣下塑膠、第二絕緣下塑膠與密封件的組裝立體圖;
圖4是圖3的部分分解立體圖,其中將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密封件移開;
圖5是圖4中的密封件的前視圖;
圖6是圖5的沿A-A線作出的剖視圖;
圖7是圖6的圓圈處的放大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第一絕緣下塑膠的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的第二絕緣下塑膠的立體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殼體 6第一絕緣下塑膠
11收容腔 61第一穿孔
12上開口 7第二絕緣下塑膠
2頂蓋片 71第二穿孔
3密封件 8防爆閥
31本體部 9安全翻轉閥
311第一通孔 C拐角處
312第二通孔 T1過渡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32突部 T2貼合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322過渡部 B卡釘
321貼合部 G扣槽
4第一極柱 O開口
5第二極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池。
參照圖1和圖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池包括:殼體1,具有收容腔11,收容腔11具有上開口12;頂蓋片2,頂蓋片2的整個周緣焊接于殼體1的上開口12處的內壁,以將殼體1的上開口12密封。電池還包括:密封件3,位于頂蓋片2的下方、固定于頂蓋片2且收容于殼體1的收容腔11內,密封件3的整個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貼合,以在密封件3的整個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
在本實用新型的電池中,固定于頂蓋片2且收容于殼體1的收容腔11內的密封件3能與殼體1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可以有效地遮擋焊接過程產生熱的熱源(例如激光焊接的激光、電弧焊接產生的焊弧等,這些為直接熱源,還有將頂蓋片2和殼體1焊接在一起時二者的焊接部分熔融產生的熱源(這些為間接熱源),防止殼體1內的裸電芯(未示出)的絕緣片(未示出)、隔離膜(未示出)以及極片(未示出)燙傷,從而進一步防止因絕緣片、隔離膜以及極片燙傷造成的極片與殼體1的內部短路。
參照圖1和圖7,密封件3具有本體部31,位于頂蓋片2的下方、固定于頂蓋片2且收容于殼體1的收容腔11內;以及突部32,從本體部31的周緣向殼體1的內壁突出并向下延伸,突部32的整個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貼合,以在突部32的整個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在一實施例中,突部32呈環形,從而節省材料和成本。
參照圖1、圖3至圖7,頂蓋片2設置有沿上下方向貫穿頂蓋片2的第一極柱孔(未示出)和第二極柱孔(未示出);電池還包括:第一極柱4,裝配于頂蓋片2且穿設于第一極柱孔;以及第二極柱5,與第一極柱4極性相反,裝配于頂蓋片2且穿設于第二極柱孔,且第一極柱4和第二極柱5中的至少一個與頂蓋片2絕緣;第一絕緣下塑膠6,位于殼體1的收容腔11內,從頂蓋片2的下方裝配于第一極柱4;以及第二絕緣下塑膠7,位于殼體1的收容腔11內,從頂蓋片2的下方裝配于第二極柱5;密封件3的本體部31設置有: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沿上下方向貫通本體部31,收容并固定第一絕緣下塑膠6和第二絕緣下塑膠7。
如圖8和圖9所示,第一絕緣下塑膠6具有第一穿孔61,供第一極柱4穿設;第二絕緣下塑膠7具有第二穿孔71,供第二極柱5穿設。
如圖1、圖8和圖9所示,在一實施例中,突部32具有:貼合部321,貼合部321的整個外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貼合;過渡部322,連接在本體部31和貼合部321之間,過渡部322的外周緣與殼體1的內壁間隔開。
如圖9所示,為了使密封件3更好的與殼體1裝配,貼合部321在向下且面向殼體1的內部的拐角處C設有倒角或圓角。
如圖9所示,過渡部322沿過渡部322的厚度方向的尺寸T1小于貼合部321沿貼合部32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T2,以使密封件3的凸部32與殼體1的內壁能夠有效地彈性貼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池中,密封件3的本體部31在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處分別與第一絕緣下塑膠6和第二絕緣下塑膠7卡扣固定。如圖4所示,密封件3的本體部31形成第一通孔311的內壁和第二通孔312的內壁設置有卡釘B;第一絕緣下塑膠6和第二絕緣下塑膠7背離頂蓋片2的表面上設置有與密封件3的卡釘B對應且卡扣結合的扣槽G。
在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此處卡釘和扣槽的對應位置設計也可相反,即在密封件3的本體部31形成第一通孔311的內壁和第二通孔312的內壁設置扣槽,在第一絕緣下塑膠6和第二絕緣下塑膠7背離頂蓋片2的表面上設置與密封件3的扣槽對應且卡扣結合的卡釘。
參照圖1至圖4,電池還包括:防爆閥8,設置于頂蓋片2;密封件3的本體部31貫穿設置有與防爆閥8位置對應且形狀適應的開口O。
參照圖1至圖4,電池還包括:安全翻轉閥9,設置于頂蓋片2和第二絕緣下塑膠7之間。
密封件3可以為彈性體也可為塑性體,在本實施例中,密封件3為彈性體。密封件3的材質選自聚丙烯、酚醛樹脂及其復合材料、聚酰亞胺及其復合材料、聚四氟乙烯及其復合材料、聚甲醛及其復合材料、聚醚醚酮及其復合材料、云母及其復合材料、陶瓷、橡膠以及金屬中的一種或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