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施工接地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
背景技術:
輸電是電能利用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在現代化社會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動脈。電力在進行輸送時,都需要運用到輸電線,為了保證電力施工的安全,需要將其中的部分線路進行接地,接地線是為了在已停電的設備和線路上意外地出現電壓時,便攜式接地裝置是電力檢修及施工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臨時接地裝置,其作用是當線路和變電施工時,用于防止設備、線路突然來電、臨近帶電體產生靜電感應而觸電,或者誤合閘時放盡剩余電荷,以確保工作人員在檢修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包括連接筒,所述連接筒的一側通過球形頭與銜接桿轉動連接,所述連接筒的另一側設置有把手,所述銜接桿通過第一鉸鏈與第一活動桿鉸接,所述第一活動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卡口,所述第一活動桿之間之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第一活動桿通過第二鉸鏈與第二活動桿鉸接,所述第二活動桿通過第三鉸鏈與第三活動桿鉸接,所述第三活動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活動拉手,所述第一活動桿的上端面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通過第一固定螺栓與導線固定連接,所述導線的一側設置有導線接頭,所述導線接頭通過第二固定螺栓與接地桿固定連接,所述接地桿的一側設置有柄部。
具體地,所述卡口的形狀為半圓形。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為外六角長螺栓。
具體地,所述卡口、第一活動桿、第二活動桿和第三活動桿均設置為兩組。
優選地,所述第二活動桿、連接筒、活動拉手、把手和第三活動桿均設置為絕緣材料。
具體地,所述接地桿的表面設置有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通過增加多個活動桿和鉸鏈,連接筒通過球形頭與銜接桿轉動連接,使得操作者根據自身與電線的位置判斷并調整卡口角度,然后通過增加復位彈簧,通過人力拉動活動拉桿,使得彈簧拉升,然后彈簧復位,使得卡口復位,卡口的設計使其能緊導線,防止導線滑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連接筒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或圖2所示,一種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包括連接筒16,所述連接筒16的一側通過球形頭14與銜接桿5轉動連接,所述連接筒16的另一側設置有把手18,所述銜接桿5通過第一鉸鏈4與第一活動桿11鉸接,所述第一活動桿1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卡口3,所述第一活動桿11之間之設置有復位彈簧12,所述第一活動桿11通過第二鉸鏈13與第二活動桿15鉸接,所述第二活動桿15通過第三鉸鏈19與第三活動桿20鉸接,所述第三活動桿2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活動拉手17,所述第一活動桿11的上端面設置有固定塊2,所述固定塊2通過第一固定螺栓1與導線6固定連接,所述導線6的一側設置有導線接頭9,所述導線接頭9通過第二固定螺栓8與接地桿10固定連接,所述接地桿10的一側設置有柄部7,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和第二固定螺栓8為外六角長螺栓,所述卡口3、第一活動桿11、第二活動桿15和第三活動桿20均設置為兩組,所述第二活動桿15、連接筒16、活動拉手17、把手18和第三活動桿20均設置為絕緣材料,所述接地桿10的表面設置有螺紋。
本實用新型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據所需要便攜式電力施工接地裝置,通過柄部7將接地桿10接地,拉動活動拉手17使得第三活動桿20向后運動,帶動第二活動桿15向后運動,然后帶動第一活動桿11向兩側打開,使得卡口3打開,然后可通過球形頭14調節位置,然后將電線放入卡口3內,同時放回活動拉手17,使得卡口3卡緊電線。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