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套,特別是涉及一種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
背景技術:
插頭保護套都為與插銷相匹配的塑膠外殼,可套設于插銷上,起到保護插銷的作用;插座保護套都為與插孔相匹配的塑料插頭形狀,可插入插座的插孔內,起到防止灰塵進入和防止觸電的作用。但是,現有的插頭保護套單單起到保護插頭的作用,插座保護套單單起到保護插座的作用,沒有一種保護套既能保護插頭又能保護插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新穎、保護性能良好、安裝拆卸高效、使用方便的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包括外殼,所述外殼上設有插頭插入配合的插孔123,外殼上安裝有對插座進行保護的插腳;當需要對插座進行保護時,插腳伸出外殼插入插座中對插座進行保護。
進一步,一種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還包括壓塊3,壓塊3和插腳安裝于外殼內部,外殼由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扣合而成,插腳位于壓塊3下方,插腳通過壓塊3和下殼體12安裝于外殼內,當需要對插座進行保護時,插腳動作從下殼體12的底部的沉槽124伸出外殼外部。
進一步,所述插腳樞轉連接在外殼內部,壓塊3和下殼體12相互抵接;插腳向兩側凸出延伸設有轉軸202,壓塊3和下殼體12連接部分設有與轉軸202相應的轉軸孔31。
進一步,所述壓塊3的底部凸出設有用于限位轉軸202轉動位置的彈片32,所述轉軸202的外側壁凸出設有與彈片32限位配合的凸起203。
進一步,所述凸起203為三角形凸起,凸起203的兩側設有在插腳旋進旋出時分別與彈片32配合的兩個斜面204。
進一步,所述轉軸202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203,壓塊3的下端延伸設有兩塊平行的彈片32分別伸向轉軸202的兩側與兩側凸起203限位配合;兩個斜面204的夾角為90度。
進一步,所述插腳包括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分別位于外殼內部兩側,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設置轉軸202的一端朝向外殼內中部相向設置。
進一步,USB插腳22包括板狀的USB插腳本體222,USB插腳本體222的一端為圓弧狀,另一端為直角端且直角端的大小與USB插孔的大小相等,轉軸202位于USB插腳本體222的一端,USB插腳本體222的另一端的側壁下部設有便于將其旋出的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
進一步,所述兩插插腳21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板狀的兩插插腳本體221,每個兩插插腳本體221一端為圓弧狀,另一端為斜直邊,轉軸202將兩個兩插插腳本體221連接在一起,轉軸202的兩端伸向兩個兩插插腳本體221的兩側,USB插腳22的側壁下部設有便于將其旋出的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兩插插腳本體221本體的長度小于插座的保護門至插座的面板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上殼體11呈半球狀,下殼體12呈碟狀,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卡扣連接在一起;下殼體12朝向上殼體11延伸設有與上殼體11卡扣連接的卡鉤122,上殼體11的內側壁設有與卡鉤122相應的卡扣凹槽112;下殼體12的端部朝上設有用于限位安裝位置的限位凸起121,上殼體11的內側壁下部凸出設有與限位凸起121安裝配合的限位板111,每塊限位板111安裝于相鄰兩個限位凸起121的間隙內;壓塊3的一側側壁凸出設有固定凸塊38,上殼體11頂部向下延伸設有用于對固定凸塊38的兩側側壁進行限位的壓塊固定板113。
本實用新型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將具有插座保護功能的插腳和具有插頭保護功能的插孔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既能保護插頭又能保護插座的保護套,結構新穎,兼容性能好,插腳在需要時伸出外殼外部,有利于保護套的小型化。插腳通過壓塊和下殼體樞轉安裝于外殼內,在使用時可進行旋進旋出。通過轉軸的凸起與壓塊的彈片彈性配合來達到對轉軸限位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對插腳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彈片防止轉軸應力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的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USB插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兩插插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壓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下殼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至6給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的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
如圖1-6所示,一種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包括外殼,所述外殼上設有插頭插入配合的插孔123,外殼上安裝有對插座進行保護的插腳;當需要對插座進行保護時,插腳伸出外殼插入插座中對插座進行保護。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的一種實施例,整體呈半球狀,包括由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扣合而成的外殼,置于外殼內部的壓塊3和可插入插座中對插座進行保護的插腳,下殼體12的底部設有與插頭插入配合可對插頭進行保護的插孔123。所述插腳位于壓塊3和下殼體12之間,通過壓塊3和下殼體12一起將插腳安裝于外殼內。
如圖1、2、6所示,殼體11呈半球狀,下殼體12呈碟狀,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卡扣連接在一起,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也可采用其他連接方式。下殼體12朝向上殼體11延伸設有與上殼體11卡扣連接的卡鉤122,上殼體11的內側壁設有與卡鉤122相應的卡扣凹槽112;下殼體12的端部朝上設有用于限位安裝位置的限位凸起121,上殼體11的內側壁下部凸出設有與限位凸起121安裝配合的限位板111,每塊限位板111安裝于相鄰兩個限位凸起121的間隙內。壓塊3的一側側壁凸出設有固定凸塊38,上殼體11頂部向下延伸設有用于對固定凸塊38的兩側側壁進行限位的壓塊固定板113,壓塊固定板113設有兩塊,可以從壓塊3的固定凸塊38的兩側進行限位,壓塊3的安裝結構穩固可靠。
如圖1-6所示,插頭可直接插入插孔123起到保護作用,當需要對插座進行保護時,插腳伸出外殼外部插入插座中對插座進行保護。本實用新型插座與插頭共用的保護套,將具有插座保護功能的插腳和具有插頭保護功能的插孔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既能保護插頭又能保護插座的保護套,結構新穎,兼容性能好,插腳在需要時伸出外殼外部,有利于保護套的小型化。
特別地,作為另一實施例,所述插腳也可滑動安裝于外殼的外側壁,當需要對插座進行保護時,將插腳伸出外殼插入插座即可對插座進行保護。
如圖1-5所示,插腳通過壓塊3和下殼體12樞轉安裝于外殼內。所述下殼體12底部設有沉槽124,插腳可穿過沉槽124旋進或旋出。本實施例,插腳包括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的側邊分別凸出延伸設有轉軸202,壓塊3安裝于下殼體12上后形成與轉軸202相應的轉軸孔31,轉軸202插入轉軸孔31內形成樞轉連接,使得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樞轉連接在外殼內部,當需要時,旋轉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即可伸出外殼,可充分利用保護套內部空間,提高內部空間的使用率。顯然,插腳也可以是三插插腳或其它結構插腳。具體地,所述轉軸孔31由位于壓塊3下端的半圓形孔和位于下殼體12上的半圓形孔相互扣合形成,加工方便,可使轉軸202的轉動更加靈活。
如圖3-5所示,壓塊3的底部凸出設有用于限位轉軸202轉動位置的彈片32,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的轉軸202的外側壁凸出設有與彈片32配合的凸起203,通過轉軸202的凸起203與壓塊3的彈片32彈性配合來達到對轉軸202限位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對插腳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彈片32防止轉軸應力損壞。
如圖3、4所示,所述凸起203為三角形凸起,凸起203的兩側為兩個斜面204,兩個斜面204分別在插腳旋進旋出時與彈片32配合,對插腳進行定位。凸起203的端部為弧面205,減小插腳轉動時的摩擦力,使得插腳的轉動更加靈活。兩個斜面204的夾角為90度,使得插腳可以進行90度旋進旋出。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轉軸202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起203,壓塊3的下端延伸設有兩塊平行的彈片32分別伸向轉軸202的兩側與兩側凸起203限位配合;轉軸202的兩側分別設置凸起203與兩塊彈片32限位配合,使得轉軸202的安裝結構更加穩定,轉軸202的定位更加精確。轉軸202的兩側凸起203沿轉軸202軸向對稱設置,兩側凸起203的夾角為180度,其中一側凸起203位于轉軸202一側的上部,另一側凸起203位于轉軸202另一側的下部。
如圖3所示,USB插腳22的具體結構。所述USB插腳包括USB插腳本體222,USB插腳本體222為板狀,USB插腳本體222的一端為圓弧狀,另一端為直角端,上述轉軸202位于USB插腳本體的一端,USB插腳本體的另一端側壁設有便于將其旋出的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位于另一端側壁的下部。USB插腳的結構簡單,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便于對USB插腳旋轉取出,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設于另一端側壁的下部便于取出的位置。USB插腳22的另一端的端口截面的大小與USB插孔的大小相契合,旋出USB插腳22時,該端即可插入到USB插孔中實現對USB插孔的保護功能,而且該端截面下方設有一個小斜面206,USB插腳22插入到USB插孔時可起到導向作用。
如圖4所示,兩插插腳21的具體結構。兩插插腳21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板狀的兩插插腳本體221,每個兩插插腳本體221一端為圓弧狀,另一端為斜直邊,轉軸202將兩個兩插插腳本體221連接在一起,轉軸202的兩端伸向兩個兩插插腳本體221的兩側,兩插插腳21的側壁下部設有便于將其旋出的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使用時只需旋轉其中一個兩插插腳本體221即可實現整個兩插插腳的旋進旋出;固定凹槽201或者固定凸起可以設置于兩個兩插插腳本體22的一側側壁,也可以只設于一個兩插插腳本體22的一側側壁。兩插插腳的插腳本體221的另一端斜直邊的端口截面的尺寸大小與兩極插座的插孔尺寸大小相契合,旋出兩插插腳21時,該端即可插入到兩極插座的插孔中實現對兩極插座的保護功能,而且該端截面下方設有一個小斜面206,可以實現插腳插入到插孔時的導向作用,使插入更加方便。另一端設為斜直邊使得兩插插腳21方便插入插座內。兩插插腳本體221本體的長度小于插座的保護門至插座的面板的距離,避免兩插插腳插入插座后開啟插座保護門。
如圖5所示,所述壓塊3的結構。壓塊3為長方體空腔結構,下端可與下殼體12拼接成軸孔31,用于樞接插腳上的轉軸202;軸孔31內還設有長方形的彈片32,可與轉軸202上的凸起203互相配合而對轉軸202起到限位作用。壓塊3的一側側壁凸出設有固定凸塊38,與上殼體11頂部的壓塊固定板113共同作用對壓塊3進行限位。
安裝時,先將USB插腳22和兩插插腳21樞轉安裝于壓塊3和下殼體12之間,然后,再將上殼體11卡扣連接于下殼體12上,每塊限位板111安裝于相鄰兩個限位凸起121的間隙內,上殼體頂部的兩塊壓塊固定板113從壓塊3的固定凸塊38的兩側對壓塊3進行限位,壓塊3的安裝結構穩固可靠。整個安裝過程快速,整體結構穩固可靠。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