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呆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磁吸充電頭的防呆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設備的充電方式越出現些變化。原來的充電頭都是插拔式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帶來的問題是:接口與插頭進過頻繁的插拔動作,容易造成接口松動、接觸不良等問題;同時,這種插接的方式在操作上也不便利。
于是,現有提出了一種磁吸充電頭,通過磁鐵的吸附力將充電頭與接口進行連接固定,這種磁吸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充電頭與接口連接的便利性,目前,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大都是通過這種磁吸充電頭來進行連接充電。然而,這種磁吸充電頭雖然在使用上十分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磁吸充電頭一般通過插針或彈針與智能設備的接口接觸,而通過插針或者彈針不能分辨出正、負端口,用戶在使用時將磁吸充電頭與接口的正、負極容易接反,導致損壞智能設備的內部電路,存在充電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磁吸充電頭的防呆結構,其目的在于防止磁吸充電頭反接,確保智能設備的充電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磁吸充電頭的防呆結構,其包括:設于充電頭上的四豎直設置的彈針,與四彈針相配合且設于被充電設備上的接觸片,彈針用于給被充電設備充電。充電頭上設有兩相對設置的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被充電設備上設有與第一磁鐵相對應的第一磁吸片,以及與第二磁鐵相對應的第二磁吸片。充電頭還上設有環形的凸起部,凸起部沿彈針的軸向延伸并形成一空心圓柱,其中一彈針穿過該空心圓柱。被充電設備上設有與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當充電頭與被充電設備連接時,凸起部插入凹槽內。
優選地,凸起部沿彈針的軸向延伸的高度不小于彈針的高度。
優選地,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的高度均小于或等于每一彈針的高度。
優選地,第一磁吸片與第二磁吸片均具有N、S極。第一磁鐵的N極與第二磁鐵的S極朝向被充電設備。第一磁鐵的N極與第一磁吸片的S極相對,第二磁鐵的S極與第二磁吸片的N極相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一彈針的周圍設置凸起部,在被充電設備上設置與該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由凸起部與凹槽的構成防呆結構,約束充電頭與被充電設備的連接方式。只有在凸起部對準凹槽時,充電頭才能夠與被充電設備連接進行充電。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防止充電頭與被充電設備的充電接口反接,確保安全用電;其防呆結構簡單,便于推廣生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充電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被充電設備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充電頭與被充電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磁吸充電頭的防呆結構。
參照圖1-2,圖1為充電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被充電設備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防呆結構包括:四彈針11與四接觸片21,第一磁鐵12與第二磁鐵13,第一磁吸片22與第二磁吸片23,凸起部14,以及凹槽24。四彈針11豎直設置且并排固定在充電頭1上。四接觸片21 設置在被充電設備2的充電接口處,與四彈針11一一對應配合。當四彈針11與四接觸片21接觸,可以給被充電設備2進行充電。第一磁鐵12與第二磁鐵13相對設置在四彈針11的兩側并固定在充電頭1上,且與四彈針11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磁吸片22與第二磁吸片23均固定在被充電設備2的充電接口處,分別與第一磁鐵12、第二磁鐵13相配合,用以將充電頭1固定在被充電設備2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吸片22與第二磁吸片23均具有N、S極,第一磁鐵12與第一磁吸片22對應的磁極相反,第二磁鐵13與第二磁吸片23對應的磁極相反,通過磁鐵的異性相吸原理,使得充電頭1可被吸附固定在被充電設備2上。凸起部14呈環形設置,并沿彈針11的軸向延伸形成一空心圓柱,其中一彈針11穿過該空心圓柱。凹槽24設置在被充電設備2上,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連接固定時,凸起部14插入凹槽24內。
本實用新型的防呆原理:僅當凸起部14對準凹槽24的位置,四彈針11與四接觸片21才可對應接觸連接,才可對被充電設備2進行充電;若凸起部14未對準凹槽24的位置,則穿過凸起部14的彈針11無法與其對應的接觸片21完全接觸連接,無法對被充電設備2進行充電。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通過凸起部14與凹槽24的配合關系,限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的連接方式。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正接(即凸起部14對準凹槽24)可進行充電;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反接(即凸起部14未對準凹槽24),無法進行充電。故,本實用新型可防止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的充電接口反接,確保安全用電;其防呆結構簡單,便于推廣生產。
進一步地,為了防止穿過凸起部14的彈針11與其對應的接觸片21誤觸。凸起部14沿彈針11的軸向延伸的高度不小于彈針11的高度。這樣以確保在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反接時,穿過凸起部14的彈針11與其對應的接觸片21不會有接觸,從而進一步保證充電安全。
進一步地,為了確保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之間具有穩定的電壓傳輸。如圖3所示,第一磁鐵12與第二磁鐵13的高度均小于或等于每一彈針11的高度,即彈針11的高度部大于第一磁鐵12與第二磁鐵13的高度。當充電頭1被固定在被充電設備2的充電接口處,彈針11會被壓縮,彈針11受彈力作用抵接在接觸片21,保證了彈針11與接觸片21的良好接觸,從而保證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之間具有穩定的電壓傳輸。
進一步地,為了達到更好的防反接效果。優選地,第一磁鐵12的N極與第二磁鐵13的S極朝向被充電設備2。第一磁鐵12的N極與第一磁吸片22的S極相對,第二磁鐵13的S極與第二磁吸片23的N極相對。將第一磁鐵12與第二磁鐵13的磁極相反設置,若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反接,那么第一磁鐵12的N極會與第二磁吸片23的N極相對,第二磁鐵13的S極會與第一磁吸片22的S極相對,受磁鐵“同性相斥”的作用,使得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相排斥而無法連接,間接提醒用戶充電頭1與被充電設備2連接錯誤,從而防止用戶把充電頭1反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