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電線路建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在雨季經常受到雷擊的影響。為避免線路因雷擊造成的跳閘事故,線路設計、施工過程中,通常在輸電鐵塔的腿部設置有接地體將雷電流引入大地。
目前,在我國的輸電線路工程中,通常采用環型、射線型等接地體。且一般環形、射線形的接地體需要占據輸電鐵塔周圍較大的區域,因此安裝時,首先需要進行一次挖掘工作,固定好輸電線路鐵塔,之后在輸電鐵塔四周進行二次挖掘,設置接地溝槽用于安裝環形、射線型接地體,且接地溝槽的范圍要大于輸電鐵塔底部基座的范圍。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設計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現有技術中輸電鐵塔接地裝置較大,因此在安裝輸電鐵塔接地裝置時需要在鐵塔塔腿底部周圍區域進行二次挖掘工作,不僅增加了工人工作量,還易使得鐵塔周圍區域出現水土流失,從而造成接地體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裝置外露等情況,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接地體安裝需要額外開挖作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
所述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如下:
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所述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包括:
接地引下線和與接地引下線連接的接地體,
其中,所述接地引下線的一端固定在鐵塔塔腿的底部,所述接地引下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接地體的端部;
所述接地體包括至少兩個接地棒,且所述至少兩個接地棒沿同一直線首尾連接。
優選地,相鄰所述接地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且每個所述接地棒的長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接地引下線的長度為10m-15m,所述接地引下線的直徑為10mm-15mm。
優選地,所述接地棒的長度為0.5m-1.5m,所述接地棒的直徑為15mm-25mm。
優選地,所述接地引下線和所述鐵塔塔腿的底部通過鋼板連接。
優選地,在所述鋼板的一端設置有引線腔,且所述引線腔的深度大于等于5cm,所述引線腔用于固定所述接地引下線;
在所述鋼板的另一端上設置有至少一個螺栓通孔,所述螺栓通孔用于與螺栓配合將所述鋼板固定在所述鐵塔塔腿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接地引下線與所述接地體通過并溝線夾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將接地體垂直打入地中,再用接地引下線將接地棒和輸電鐵塔的塔腿連接起來,實現了輸電鐵塔的接地操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在安裝時,不需要占據輸電鐵塔周圍過多的面積,因此該輸電鐵塔接地裝置的安裝可與輸電鐵塔的固定同時進行。由此避免了為安裝輸電鐵塔接地裝置進行二次開挖,從而降低輸電鐵塔周圍區域出現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避免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外露,提高了輸電鐵塔接地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地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鋼板的頂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鋼板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接地引下線與接地體的連接示意圖;
圖6-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并溝線夾的左視圖;
圖6-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并溝線夾的主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分別為:
1.接地引下線;2.接地體;3.輸電鐵塔塔腿;4.鋼板;41.引線腔;42.螺栓通孔;5.并溝線夾;51.第一夾板;52.第二夾板;53.穿線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輸電鐵塔接地裝置,
該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包括:接地引下線1和接地體2,其中,接地引下線1的一端固定在鐵塔塔腿3的底部,接地引下線1的另一端連接接地體2的端部;接地體2包括至少兩個接地棒21,且至少兩個接地棒21沿同一直線首尾連接。
通過接地引下線1將輸電鐵塔塔腿3和接地體2連接起來,實現了輸電鐵塔的接地操作。同時接地引下線1可靈活布置,減少了對該鐵塔接地裝置在安裝時位置布局上的約束,便于施工。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在使用時不需占用輸電鐵塔周圍過多的面積,使得該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在安裝時可與輸電鐵塔的固定同時進行,即固定鐵塔塔腿3時在合適區域將接地體2垂直打入地中,之后再用接地引下線1將接地體2與輸電鐵塔塔腿3的底部連接,最后澆筑水泥進行固定。不難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在安裝時無需對鐵塔塔腿3周圍的區域進行二次挖掘,從而保證了鐵塔塔腿3周圍區域的穩定性,避免因水土流失而造成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外露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其中需要說明的是,接地體2為分段式接地體,即由至少兩個接地棒21沿同一直線首尾連接而成,通過改變所使用的接地棒21的數量可以調整接地體2的長度。具體地,接地棒21的數量可根據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進行設定:若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高,可增加所使用的接地棒21的數量,增加了接地體2的長度;若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低,可減少所使用的接地棒21的數量,減小了接地體2的長度。分段式接地體2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并且多個接地棒2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具體地,參見圖2,接地棒21的一端具有直徑為12mm的螺紋孔,接地棒21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紋段,該外螺紋段可與相鄰接地棒21的端部的螺紋孔相配合,由此實現了各個接地棒21之間可沿同一直線首尾相連。
關于接地引下線1和接地體2的尺寸,具體地,接地引下線1的長度為10m-15m,接地引下線1的直徑為10mm-15mm,優選為12mm。并且為了便于計算接地體2的長度,本實施例所采用的接地棒21具有同樣的長度,即不同的接地棒21的整體長度相同,且不同的接地棒21均具有相同長度的外螺紋段。更具體地,接地棒21的整體長度為0.5m-1.5m,優選為1.2m,接地棒21中具有外螺紋段的長度為0.1m-0.3m,優選為0.2m。此外,接地棒21的直徑為15mm~25mm,優選為20mm。
關于接地引下線1與輸電鐵塔塔腿3的連接方式,不做具體限定。在本實施例中采用鋼板4將接地引下線1固定在鐵塔塔腿3的底部。具體地,參見圖3、圖4,該鋼板4的一端具有引線腔41,且該引線腔41的深度大于等于5cm,引線腔41用于連接接地引下線1。更具體地,將接地引下線1的端部放置于引線腔41中,通過擠壓引線腔41將接地引下線1壓接在鋼板4的端部。鋼板4的另一端具有兩個螺栓通孔42,該螺栓通孔42與螺栓配合將鋼板4固定在鐵塔塔腿3的底部。
關于接地引下線1與接地體2的連接方式,不做具體限定。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并溝線夾5連接接地引下線1和接地體2。具體地,參見圖5,接地引下線1和接地體2分別連接在并溝線夾5的兩側。參見圖6-1和圖6-2,該并溝線夾5由第一夾板51和第二夾板52組成。在第一夾板51上設置有兩個螺栓通孔,在第二夾板52上相應位置同樣設置有兩個螺栓通孔,即當第一夾板51和第二夾板52上下對齊時,第一夾板51上的螺栓通孔與第二夾板52上的螺栓通孔共軸線。在第一夾板51的下表面,沿第一夾板51的長度方向,位于螺栓通孔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條弧形凹槽;在第二夾板52的上表面,沿第二夾板52的長度方向,位于螺栓通孔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條弧形凹槽。且第一夾板51的下表面上的弧形凹槽與第二夾板52的上表面上的弧形凹槽位置相對,即當第一夾板51和第二夾板52合并后,在螺栓通孔兩側分別形成了兩條沿夾板長度方向的穿線孔53。采用該并溝線夾5連接接地引下線1與接地體2時,分別將接地引下線1和接地體2穿過第一夾板51和第二夾板52合并后形成的穿線孔53,之后將螺栓穿過第一夾板51和第二夾板52上的螺栓通孔,擰緊螺母,穩固夾緊接地引下線1與接地體2。
此外,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輸電鐵塔接地裝置時,對于每個輸電鐵塔所配備的接地裝置的數量不做限定,具體地,每個鐵塔所需要的接地裝置的數量根據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來確定。例如,當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較小時,可在其中一個鐵塔塔腿3的底部連接一個接地裝置;當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較大時,可在每個鐵塔塔腿3的底部分別連接一個接地裝置,參見圖7。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輸電鐵塔接地裝置通過將接地體2垂直打入地下,再通過接地引下線1將輸電鐵塔塔腿3和接地體2連接起來,實現了輸電鐵塔的接地操作。同時接地引下線1可靈活布置,減少了對該鐵塔接地裝置在安裝時位置布局上的約束,便于施工;分段式的接地體2由多個等長的接地棒21首尾連接而成,因此可根據待安裝區域的土壤電阻率設定接地棒21的數量,靈活可靠,便于操作。
綜上,該輸電鐵塔接地裝置結構簡單,節省材料,易于施工。在安裝時,不需占用輸電鐵塔周圍過多的面積,從而無需對鐵塔塔腿3周圍的區域進行二次挖掘,保證了鐵塔塔腿3周圍區域的穩定性,避免了因水土流失而造成輸電鐵塔接地裝置外露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