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
背景技術:
汽車用戶在將車載天線安裝于汽車上時,需要使用到車載天線固定座,而為防止在安裝天線的過程中汽車車身被劃傷并且加強車載天線固定座的固定,需要在固定座內設置一個墊片,現有的墊片與車載天線固定座是分開設置的,也就是安裝固定座時需要另行放置一塊墊片,如此,一方面,給安裝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另一方面,另行放置的墊片較易掉落或者移位,故而無法對車身進行有效的保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包括:
用于固定車載天線的固定部、用于將所述固定部夾持固定于車身的夾緊部及用以加強夾緊度的墊片;
其中,所述夾緊部設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并與所述固定部固定連接;所述墊片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所述夾緊部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固定部用于固定車載天線,夾緊部用于將固定部固定于車身,墊片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夾緊部內,如此,墊片與夾緊部一體設置,安裝時操作更加方便,同時也能夠有效防止墊片從夾緊部內掉出,有利于對車身的保護,防止車身劃傷。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緊部整體呈橫置的U型結構,包括上夾邊、下夾邊及用以連接所述上夾邊與所述下夾邊的連接部;所述墊片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所述下夾邊的上端面,所述墊片與所述上夾邊之間形成為夾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夾邊的中部沿其長度方向均勻的設置有多個螺孔,每個所述螺孔內分別螺紋旋接有一螺桿;每個所述螺桿的頂部分別與所述墊片的下底面相抵貼;
當向上擰動多個所述螺桿時,所述墊片的高度可調,以使所述墊片與所述上夾邊之間所形成的夾口的大小可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夾邊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側沿下夾邊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墊片背對所述連接部的一側向下設置有多個適于插入相對位置的所述通孔內的支腳,所述支腳的長度與所述墊片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上夾邊與所述下夾邊之間的間距,以使所述墊片通過所述支腳的固定而免拆拿的設置于所述下夾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墊片的遠離所述連接部的一側向外均勻的向外突出形成有多個突出部,多個所述突出部的位置與多個所述螺桿的位置相對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夾邊包覆有柔性防護層。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底座及支撐座,所述底座與所述夾緊部的所述上夾邊相連,所述底座兩側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兩耳座,所述支撐座兩側豎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兩連接座,所述耳座及所述連接座上均開設有連接孔,所述耳座及所述連接座通過穿設于所述連接孔內的第一固定螺栓轉動連接;
當擰松所述第一固定螺栓時,所述支撐座相對所述底座可圍繞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上開設有弧形導向槽,所述弧形導向槽的弧心位置開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夾緊部的上夾邊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底座通過穿設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內的第二固定螺栓與所述夾緊部的上夾邊轉動連接,所述弧形導向槽內設置有固定于所述夾緊部的上夾邊的導向螺栓;
當所述導向螺栓及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均擰松時,所述底座可相對所述夾緊部的上夾邊沿所述夾緊部的上夾邊的上端面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夾緊部及墊片均為不銹鋼材料制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支撐座10;
連接座100;
第一固定螺栓110;
底座20;
耳座200;
弧形導向槽210;
導向螺栓220;
第二固定螺栓230;
上夾邊30;
下夾邊40;
螺孔400;
通孔410;
墊片50;
支腳500;
突出部510;
夾口60;
螺桿70。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包括用于固定車載天線的固定部、用于將固定部夾持固定于車身的夾緊部及用以加強夾緊度的墊片50;
其中,夾緊部設置于固定部的底部,并與固定部固定連接;墊片50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夾緊部內,也即使用時,墊片50可以不被拆卸下來,如此,則說明墊片50實際上與卡緊部一體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的車載天線固定座,將墊片50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夾緊部內,如此,墊片50與夾緊部一體設置,能夠有效防止墊片50從夾緊部內掉落出的問題,有利于通過墊片50對汽車車身進行保護,防止汽車車身被劃傷,在將固定座安裝于汽車上時,因墊片50不易從夾緊部內掉落,故而也更便于將固定座固定于汽車車身,使得操作更為方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夾緊部整體呈橫置的U型結構,包括上夾邊30、下夾邊40及用以連接上夾邊30與下夾邊40的連接部;墊片50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下夾邊40的上端面,墊片50與上夾邊30之間形成為夾口60。在安裝車載天線固定座時,U型結構的夾緊部易于夾緊車身,從而將固定部固定于車身上;墊片50免拆卸且可活動的設置于下夾邊40上端面并與上夾邊30之間形成有夾口60,也就是,汽車車身實際上夾持于夾口60內,如此,通過墊片50可加強固定時的緊度,又可對與墊片50相接觸的汽車車身進行保護,防止在夾緊部夾緊時將汽車車身劃傷。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下夾邊40的中部沿其長度方向均勻的設置有多個螺孔400,每個螺孔400內分別螺紋旋接有一螺桿70;每個螺桿70的頂部分別與墊片50的下底面相抵貼;當向上擰動多個螺桿70時,墊片50的高度可調,以使墊片50與上夾邊30之間所形成的夾口60的大小可調。也即是,通過擰緊螺桿70,來調節夾口60的大小,對應的調節夾緊部固定于汽車車身的緊度,而螺孔400設置于下夾邊40的中部,那么將夾緊部固定于汽車車身上時,可使得墊片50對汽車車身的作用力較為均勻,如此,不僅有利于固定部將車載天線更為穩定且緊固的固定于汽車車身上,也有利于墊片50對汽車車身的保護。
更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下夾邊40遠離連接部的一側沿下夾邊40長度方向開設有多個通孔410;墊片50背對連接部的一側向下設置有多個適于插入相對位置的通孔410內的支腳500,支腳500的長度與墊片50的厚度之和大于上夾邊30與下夾邊40之間的間距,以使墊片50通過支腳500的固定而免拆拿的設置于下夾邊40。支腳500的數量與通孔410的數量相等且兩者的位置一一對應且每個支腳500適于插入與之相對應的通孔410內,而支腳500的長度與墊片50的厚度之和大于上夾邊30與下夾邊40之間的間距,如此,當墊片50的高度升高至最高也即墊片50的的頂端與上夾邊30的下端面相貼合時,因墊片50厚度及支腳500的長度大于上夾邊30與下夾邊40之間的間距,因此,支腳500仍然處于通孔410內,如此就可使得墊片50始終處于卡緊部內,如此,一方面,在安裝固定座時避免了重復拆裝墊片50,另一方面,在擰緊螺桿70時,支腳500始終處于通孔410內,也可防止墊片50發生易位。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墊片50的遠離連接部的一側均勻的向外突出形成有多個突出部510,多個突出部510的位置與多個螺桿70的位置相對應。突出部510用于局部增大墊片50的面積,對應的增加墊片50與螺桿70相抵貼的面積,如此,有利于通過螺桿70調節夾口60的大小。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夾邊30包覆有柔性防護層。安裝固定座時,車身夾持與夾口60內,而夾口60由上夾邊30及墊片50形成,墊片50從車身的一側對車身進行保護,而柔性防護層則用于對汽車車身的另一側進行保護,柔性防護層與墊片50相互配合,使得安裝固定座的過程中,不易將汽車車身劃傷。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20及支撐座10,底座20與夾緊部的上夾邊30相連,底座20兩側豎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兩耳座200,支撐座10兩側豎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兩連接座100,耳座200及連接座100上均開設有連接孔,耳座200及連接座100通過穿設于連接孔內的第一固定螺栓110轉動連接;當擰松第一固定螺栓110時,支撐座10相對底座20可圍繞第一固定螺栓110轉動。實際在安裝車載天線時,車載天線是固定于支撐座10上的,而耳座200與連接座100通過第一固定螺栓110轉動連接,那么,在擰松第一固定螺栓110后,支撐座10相對底座20可圍繞第一固定螺栓110轉動就可對車載天線接收信號的角度的進行調節,如此有利于車載天線對信號的接收,其中,支撐座10相對于底座20轉動的角度范圍為0°~180°,對應的,車載天線角度的調節范圍也為0°~180°。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底座20上開設有弧形導向槽210,弧形導向槽210的弧心位置開設有第一固定孔,夾緊部的上夾邊30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底座20通過穿設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內的第二固定螺栓230與夾緊部的上夾邊30轉動連接,弧形導向槽210內設置有固定于夾緊部的上夾邊30的導向螺栓220;當導向螺栓220及第二固定螺栓230均擰松時,底座20可相對夾緊部的上夾邊30沿夾緊部的上夾邊30的上端面轉動,因此,當車載天線固定于支撐座10上時,轉動底座20使得底座20相對于夾緊部的上夾邊30轉動也就可對車載天線接收信號的方向進行調節。底座20轉動的角度與弧形導向槽210的弧度有關,弧度越大,底座20轉動的范圍就越大,對應的,車載天線接收信號的方向就越多,當弧形導向槽210的弧度為360°時,也即弧形導向槽210為圓槽,那么底座20轉動的角度就可為360°,如此,即可實現360°接收信號。在底座20轉動的過程中,導向螺栓220可為底座20轉動的軌跡導向,使得底座20沿著弧形導向槽210的軌跡轉動,當底座20轉動合適的角度時,擰緊第二固定螺栓230及導向螺栓220,即可將底座20固定。
作為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夾緊部及墊片50均為不銹鋼材料制成,不銹鋼材料耐磨,耐腐蝕,故而使得本裝置更為耐用,使用壽命更長。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