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結構,特別是一種連接端子。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與越來越復雜,對于穩定電性連接性能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連接端子,可以稱之為接線端子,是一種用于實現電性連接的重要產品。連接端子,能夠提供穩定的連接,且能夠便于通過插拔實現與不同對配端子之間的連接及分離。特別是在汽車內部的電連接應用時,往往需要對線束的穩定的連接。在此種應用環境中如何精簡結構、占用空間減小,則成為了需要考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連接穩定、結構精簡且承壓能力強的連接端子。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端子。所述連接端子包括本體及電接觸部。所述本體沿所述連接端子的軸向延伸設置。所述本體包括底座、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及頂壁。所述第一側壁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側壁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第一側壁正對且間隔設置。所述頂壁、所述第一側壁、所述底座與所述第二側壁圍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對配端子。所述電接觸部設置在所述插接腔內并沿所述本體的縱向突出設置,以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至少部分所述電接觸部由所述本體的一部分形成。
優選地,所述電接觸部包括底端接觸部及頂端接觸部。所述底端接觸部及所述頂端接觸部沿所述本體的軸向延伸設置;且所述底端接觸部及所述頂端接觸部可用于分別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與所述頂端接觸部沿所述連接端子的軸向錯位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由部分所述底座形成。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呈橋形結構,并具有兩個軸向端部。所述兩個軸向端部分別自所述底座連續延伸地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呈橋形結構,并具有兩個徑向端部。所述兩個徑向端部分別自所述底座連續延伸地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呈橋形結構,并具有兩個徑向端部。所述兩個徑向端部分別與所述底座其余部分間斷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端接觸部包括第一底端接觸部及第二底端接觸部。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沿所述本體的軸向依次排列設置。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及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均可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中的至少一個為自所述底座縱向突出的拱起結構。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底部凹槽。所述第一底部凹槽將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
優選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底部凹槽。所述第二底部凹槽將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具有第一接觸平面。所述第一接觸平面設置在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的頂部,以可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具有第二接觸平面。所述第二接觸平面設置在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的頂部,以可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頂端接觸部包括第一頂端接觸部及第二頂端接觸部。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沿所述本體的軸向依次排列設置。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及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可用于分別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頂部凹槽。所述第一頂部凹槽將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
優選地,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頂部凹槽。所述第二頂部凹槽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
優選地,所述頂端接觸部包括第一接觸片,所述第一接觸片由所述頂壁連續延伸。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及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均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片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觸片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及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均沿所述本體的軸向排列設置。
優選地,所述電接觸部包括第一接觸片,所述第一接觸片與所述頂壁連接并連續延伸地設置。
優選地,所述頂壁的前端包括上層部;及所述第一接觸片的前端包括下層部。所述下層部自所述上層部的一側壁彎折,且延伸至與該上層部至少部分重疊設置。
優選地,所述頂壁的所述上層部具有第一保持凸肋。所述第一保持凸肋自所述頂壁向所述第一接觸片的所述下層部突出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保持凸肋與所述上層部的所述側壁徑向對齊設置。
優選地,所述頂壁具有第二保持凸肋;所述第二保持凸肋為自所述頂壁向所述第一接觸片突出設置;及所述第一接觸片上的所述頂端接觸部鄰接一向上突出部,所述向上突出部與所述第二保持凸肋縱向對齊設置。
優選地,所述電接觸部包括頂端接觸部;所述頂端接觸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片上。所述頂端接觸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設置,以可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所述頂端接觸部包括第一頂端接觸部及第二頂端接觸部;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沿所述本體的軸向依次排列設置;及所述向上突出部設置在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之間。
優選地,所述電接觸部包括頂端接觸部;所述頂端接觸部設置在所述第一接觸片上。所述頂端接觸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設置,以可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頂壁的內側面設置有凹陷。
優選地,所述頂端接觸部包括第一頂端接觸部及第二頂端接觸部;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沿所述本體的軸向依次排列設置。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與所述第一接觸片的后端部鄰接,并形成一鄰接部;所述鄰接部與所述凹陷縱向對齊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觸片的后端部具有向上突出設置的抵頂部;所述抵頂部可抵接在所述頂壁的內側面地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中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限位凸肋。所述限位凸肋向所述本體的兩外側突出設置。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后端設置有連接尾部。所述連接尾部具有一對安裝壁。所述安裝壁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連接槽連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連接端子為一體件。
優選地,所述連接端子由一整塊銅板制成的沖壓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連接端子的插設腔能夠穩固地保持對配端子,使得電接觸部與該對配端子形成穩定的電接觸連接。優選地,所述連接端子為一體件,替代了傳統的兩個或多個分離部件組裝一體的結構,從而從整體精簡了結構、提升了承壓及保持性能。尤其地,所述連接端子具有較強的保持性能,能夠抵抗振動,提升了穩定電連接性能。相應地,對應于所述連接端子的模具數量及結構得以精簡,節省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連接端子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連接端子在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連接端子自前端向后端的投影圖。
圖4為圖3的連接端子自后端向前端的投影圖。
圖5為圖1的連接端子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的連接端子自頂部向底部的投影圖。
圖7為圖6的連接端子沿A-A線的剖視圖。
圖8為圖1的連接端子自第一側壁向第二側壁的投影圖。
圖9為圖8的連接端子沿B-B線的剖視圖。
圖10為圖8的連接端子沿C-C線的剖視圖。
圖11為圖8的連接端子沿D-D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請參閱圖1至圖11,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連接端子101。所述連接端子101包括本體10及電接觸部20。所述本體10用于支撐電接觸部20。所述電接觸部20用于與對配端子實現接觸電連接。具體地,所述連接端子101為母端子,可以與另一個公端子(圖中未示出)對配連接。
請繼續參閱圖1,如圖特殊說明,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徑向”、“軸向”及“縱向”分別為圖中箭頭示出的方向。進一步地可以參照圖3及圖4,“徑向”或“橫向”即為圖中的“左右”方向,“縱向”即為圖中的“上下”方向或高度方向。“頂部”與“底部”為一對相對概念,即為圖3中的上、下方向的部分。“軸向”,可以理解為所述連接端子101的長度方向。另外,“徑向”、“軸向”與“縱向”相互兩兩垂直,即構成立體直角坐標系。
請繼續參閱圖4,所述本體10包括底座11、第一側壁13及第二側壁15。所述底座11用于支撐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其他部分。所述底座11的具體形狀根據需要而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1大致為板狀。所述第一側壁13及所述第二側壁15均設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第一側壁13與所述第二側壁15正對設置,且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側壁13、所述底座11及所述第二側壁15由同一塊銅板沖壓彎折制成。具體地,所述本體10大致為矩形凹槽狀。所述本體10還包括頂壁40。所述頂壁40、第一側壁13、所述底座11及第二側壁15圍成插接腔17。也即是,所述頂壁40、第一側壁13、所述底座11與第二側壁15依次連接,并圍成插接腔17。所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插接腔17為通槽。請參閱圖3及圖4,相應地,所述插接腔17具有前端開口(圖中未標示)及后端開口(圖中未標示)。所述前端開口可用于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插設對配端子(圖中未示出)。所述后端開口可用于與其他對配端子的連接,譬如導線。
請繼續參閱圖3及圖4,所述電接觸部20自所述本體1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內。所述電接觸部20用于與延伸進入所述插接腔17的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所述電接觸部20的具體形狀及結構根據相應的應用需求而選擇,只要能夠與相應的對配端子實現接觸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強連接性能,所述電接觸部20包括底端接觸部21及頂端接觸部23。所述底端接觸部21及所述頂端接觸部23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設置。所述底端接觸部21與所述頂端接觸部23至少部分正對設置,從而提供給對配端子上下保持力。所述底端接觸部21及所述頂端接觸部23可用于分別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所述底端接觸部21、所述頂端接觸部23的具體形狀只要能夠實現與對應形狀的對配端子接觸即可。所述底端接觸部21與所述頂端接觸部23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間隔設置,以可容置對配端子。所述電接觸部2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內并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突出設置,以用于與對配端子接觸電連接。也即是,所述電接觸部20的所述頂端接觸部23沿縱向向下突出設置;所述底端接觸部21沿縱向向上突出設置。
請繼續參閱圖2,為了增強所述電接觸部20與所述本體10的穩固性能及便于節省制造成本,至少部分所述電接觸部20由所述本體10的一部分形成。也即是,部分所述電接觸部20由部分所述本體10通過相應加工制成。具體地,所述電接觸部20的所述底端接觸部21由所述本體10的底座11形成。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端接觸部21由部分所述底座11沖壓制成一體件。
為了增強所述底端接觸部21的穩定接觸性能,所述底端接觸部21包括第一底端接觸部211及第二底端接觸部215。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與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依次排列設置,從而能夠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依次與對配端子實現電接觸,而且能夠根據不同對配端子插設在所述插接腔17內不同深度仍然能夠保持電接觸以提升通用性能。為了節省制造成本及提升機械強度,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向頂部突出的沖壓結構。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相頂部突出的沖壓結構。
請參閱圖7及圖9,為了提升所述連接端子101彈性形變性能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觸部21呈橋形結構,并具有兩個軸向端部212。所述兩個軸向端部212分別由所述底座11連續延伸。也即是,所述軸向端部212用于支撐所述底端接觸部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個軸向端部212自所述底座11傾斜向上延伸,且該兩個軸向端部212大致呈八字狀的相對結構。所述軸向端部212能夠提供對所述底端接觸部21的穩固支撐,并加強所述連接端子101對相應對配公端子的保持力。在本實施例中所提及的“橋形結構”為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且具有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拱起的結構。所述拱起的結構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拱起的結構為兩個,且分別為第一底端接觸部211及第二底端接觸部215。所述頂端接觸部21設置為橋形結構,能夠使得對配端子的位置得以固定,以增強穩定連接性能。
同樣地,為了提升所述連接端子101彈性形變性能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觸部21呈橋形結構,并具有兩個徑向端部216。所述兩個徑向端部216分別由所述底座11連續延伸。相應地,所述徑向端部212可用于支撐所述底端接觸部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徑向端部212為自所述底座11向上凸起延伸的豎壁。所述徑向端部212能夠提供對所述底端接觸部21的穩固支撐,并加強所述連接端子101對相應對配公端子的保持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彈性形變性能,作為所述徑向端部216的變形,所述徑向端部216可以分別與所述底座11其余部分間斷設置。此處“底座11其余部分”指的是除了所述徑向端部216之外的部分。此處“間斷設置”,指的是所述徑向端部216在所述底座11上形成由孔洞,譬如拱橋形成的孔洞。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端接觸部21的橋形結構由沖壓形成的凹陷,沒有形成孔洞。
為了節省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制造材料、提升承壓及保持性能,所述底端接觸部21由部分所述底座11形成。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1的部分通過沖壓制成所述底端接觸部21。
請參閱圖6,為了增強所述電接觸部20的穩定接觸性能,尤其是在所述連接端子20發生震動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穩定接觸,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具有第一底部凹槽213。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能夠保持將對配端子的相應接觸部分的限定,從而實現穩固的電接觸。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設置,從而對配端子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來回滑動時仍然能夠保持電接觸。根據所述連接端子101與相應公端子的連接需要,為了增大電接觸面積,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具有底面(圖中未標示)。所述底面設置在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的底部。所述底面只要為平面即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面為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的矩形平面。
為了使得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與對配公端子實現穩定地接觸電連接,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具有第一接觸平面214。所述第一接觸平面214只要為相應的平面,既能夠增大與相應對配公端子接觸面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觸平面214被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分隔為左側接觸平面、右側接觸平面。
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將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211a、211b。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可以為兩個或更多個。第一底部凹槽213可沿所述本體10的徑向排列設置,或沿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或其他不規律的設置方式。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分部211a為左側的分部。所述分部211b為右側的分部。也即是,所述分部211a為第一底部接觸左分部。所述分部211b為第一底部接觸右分部。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的上述設置,增強了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的機械承壓強度。
出于所述第一底端接觸部211的上述進一步所要解決的問題的考慮,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具有第二底部凹槽217。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設置。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具有第二接觸平面218。所述第二接觸平面218設置在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底部。所述第二接觸平面218為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的矩形平面。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具體形狀及規格可以與所述第一底部凹槽213相同。
為了使得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與對配公端子實現穩定地接觸電連接,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具有第二接觸平面218。所述第二接觸平面218只要為相應的平面,既能夠增大與相應對配公端子接觸面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觸平面218被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分隔為左側接觸平面、右側接觸平面。
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將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215a、215b。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可以為兩個或更多個。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可沿所述本體10的徑向排列設置,或沿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或其他不規律的設置方式。如圖4及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分部215a為左側的分部。所述分部215b為右側的分部。也即是,所述分部215a為第二底部接觸左分部。所述分部215b為第二底部接觸右分部。所述第二底部凹槽217的上述設置,增強了所述第二底端接觸部215的機械承壓強度。
請繼續參閱圖7、圖10及圖11,為了增強所述頂端接觸部23的電接觸性能,所述頂端接觸部23包括第一頂端接觸部231及第二頂端接觸部235。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可用于分別與對配端電接觸連接。從而能夠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依次與對配端子實現電接觸,而且能夠根據不同對配端子插設在所述插接腔17內不同深度仍然能夠保持電接觸以提升通用性能。為了節省制造成本及提升機械強度,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向頂部突出的沖壓結構。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為自所述底座11的底部相頂部突出的沖壓結構。
請繼續參閱圖10,為了增強所述電接觸部20的穩定接觸性能,尤其是在所述連接端子20發生震動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穩定接觸,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頂部凹槽23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頂部凹槽233可以為兩個或更多個。第一頂部凹槽233可沿所述本體10的徑向排列設置,或沿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或其他不規律的設置方式。所第一頂部凹槽233能夠保持將對配端子的相應接觸部分的限定,從而實現穩固的電接觸。所述第一頂部凹槽233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延伸設置,從而對配端子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來回滑動時仍然能夠保持電接觸。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頂部凹槽233為光滑凹槽,也即是連續彎折延伸的凹槽,從而與對配端子在該第一頂部凹槽233的最低點仍然能夠保持電接觸,從而增強了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上對對配端子的保持限位。為了增強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的機械承壓能力,所述第一頂部凹槽233將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231a、231b。如圖9所示,所述分部231a為第一頂端接觸左分部。所述分部231b為第一頂端接觸右分部。
出于與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的考慮,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頂部凹槽23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頂部凹槽237可以為兩個或更多個。第二頂部凹槽237可沿所述本體10的徑向排列設置,或沿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或其他不規律的設置方式。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頂部凹槽237為光滑凹槽。為了增強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的機械承壓能力,所述第二頂部凹槽237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部235a、235b。如圖10所示,所述分部235a為第二頂端接觸左分部。所述分部235b為第二頂端接觸右分部。
為了提升對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及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的定位支撐性能,所述連接端子101還包括第一接觸片30。所述第一接觸片30自所述本體10延伸至所述插接腔17內。所述第一接觸片30大致為自所述本體10的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傾斜板狀。為了減少與對配端子插拔的摩擦阻力,所述第一接觸片30上設置有第一通孔32。所述第一通孔32能夠減少與對配端子的摩擦面積,從而減小摩擦阻力,進而便利于實現對對配端子的插拔。所述第一通孔32與所述第一頂部接觸部231及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所述第一通孔32的數量根據應用需求而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2為三個。該三個所述第一通孔32與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交錯排列。
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1與所述第一接觸片30的后端部30b鄰接,并形成一鄰接部38。也即是,在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上,所述鄰接部38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1與所述第一接觸片30的后端部30b。所述鄰接部38與所述凹陷54縱向對齊(即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正對設置),從而使得該鄰接部38在與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即底面)發生接觸時前在沿本體10的縱向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彈性形變空間。即,所述鄰接部38的上述設置能夠避免過早地與所述頂壁40的內側接觸,防止所述電接觸部20發生過載。
所述第一接觸片30的后端部30b向上延伸呈一抵頂部39。在對配公端子插入在所述連接端子101上時,所述抵頂部39可與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相抵接地設置。所述抵頂部39可彈性形變,并可移動至抵接在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上。所述抵頂部39能夠形成支點,提供支撐及增強對公端子的保持力,并且能夠將電流導通至所述頂壁40,從而增強了所述連接端子101的載流能力及抗振動能力。
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7,為了進一步提升所述連接端子101的連接保持及承壓性能,所述連接端子101還包括頂壁40。所述頂壁40自所述本體10的所述第一側壁13向第二側壁15延伸,以與所述本體10圍成具有前端開口18的插接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頂壁40能夠形成對對配端子的保持限位,且增大了所述前端開口18發生彈性形變的能力,從而方便插拔。
所述頂壁40的前端40a包括上層部41。也即是,所述上層部41設置于所述頂壁40的前端40a。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層部41大致為平板狀。即,所述上層部41為沿本體10的軸向及徑向圍成的平面延伸為平板狀。所述頂壁40的前端40a可用于指示本體10的前部方向。
為了進一步增強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前部的承壓性能及對對應公端子的保持力,所述第一接觸片30的前端30a包括下層部43。也即是,所述下層部43設置于第一接觸片30的前端30a。所述下層部43自所述上層部41的一側壁412彎折,且延伸至與該上層部41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至少部分重疊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下層部43及所述上層部41均為平板狀,且所述下層部43為矩形平板狀。即,所述下層部43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與徑向限定的平面方向延伸。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得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前端增強對對配公端子的彈性保持力以便于插拔配合,所述上層部41與所述下層部43為自第一側壁13的頂端沿本體10徑向延伸的第一懸臂。也即是,所述下層部43自所述上層部41的一側壁412發生了180度折彎。所述下層部43可與所述上層部41在沿本體10的縱向上間隔設置。
為了增強所述頂壁40的承壓性能,所述頂壁40具有第一保持凸肋42。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自所述頂壁40的頂部向底部沖壓而成,從而增強了承壓能力。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與所述上層部41的所述側壁412徑向對齊。也即是,在沿所述本體10的徑向上,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與所述側壁412對齊。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的左端部與所述側壁412對齊。所述第一保持凸肋42的上述設置能夠進一步保護所述下層部43與所述上層部41之間的連接,增強機械承壓性能,及在對配公端子自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前端插入所述插接腔11時增強對該對配公端子的保持力。
為了便于制造及節省材料,所述下層部43與所述頂端接觸部23連接設置。具體地,所述下層部43通過所述第一接觸片30與所述頂端接觸部23連接。即,所述第一接觸片3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層部43及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連接。也即是,所述第一接觸片30自所述下層部43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向該本體10的后端延伸。
請繼續參閱圖1及圖5至圖7,為了進一步提升所述連接端子101的連接保持及承壓性能,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設置有凹陷54。即,所述凹陷54自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向上凹陷。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凹陷54自所述頂壁40的內側面向上沖壓呈凸肋狀。所述頂壁40包括第二懸臂50。所述第二懸臂50設置在所述頂壁40的后部。所述凹陷54設置在所述第二懸臂50上。所述第二懸臂50自所述本體10的第一側壁13向第二側壁15延伸設置。所述第二懸臂50作為保持結構,增強了所述連接端子101的一體性能提高了承壓性能。為了增強所述第二懸臂50受到自該第二懸臂50的頂部向底部方向的壓力,所述第二懸臂50的自由端延伸至可與所述第二側壁15的頂端相接觸。也即是,所述第二懸臂50承壓過大時,所述第二側壁15的頂端提供對該第二懸臂50的部分支撐力。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壁40的前端與所述第二懸臂50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排列設置。
為了增強所述第二懸臂50的承壓及保持性能,所述第二懸臂具有第二保持凸肋52。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為自所述第二懸臂50的頂部向底部凹陷的沖壓結構。也即是,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經過沖壓,在所述第二懸臂50的頂部形成凹陷,而在該第二懸臂50的底部形成凸起。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具有前端缺口521。所述前端缺口521與所述頂壁40的后端正對設置。為了進一步增強所述第二懸臂50的承壓及保持性能,所述第二懸臂50具有凹陷54。所述凹陷54為自所述第二懸臂50的底部向頂部凸起的沖壓結構。所述凹陷54與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間隔設置。所述凹陷54位于所述第二懸臂50的中部。
所述第一接觸片30上的所述頂端接觸部23鄰接一向上突出部36。也即是,所述向上突出部36與所述頂端接觸部23的后端相連接。所述向上突出部36與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縱向對齊設置。也即是,在沿所述本體10的縱向(上下方向)上,所述向上突出部36與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正對設置。在對配公端子插設在所述連接端子101上時,所述向上突出部36可移動至與所述第二保持凸肋52相接觸,從將電流傳導至所述頂壁40上,以增強所述連接端子101的載流性能。進一步地,所述向上突出部36設置在所述第一頂端接觸部231與所述第二頂端接觸部235之間,從而均衡所述電接觸部20受到的對配公端子的抵接力,且充分利用空間,增強與對配公端子接觸電連接的穩定性能。
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7,為了便于實現與其他電子部件的穩固連接,所述本體10的后端設置有連接尾部60。所述連接尾部60具有一對安裝壁62。所述一對安裝壁62正對設置。且,所述一對安裝壁62間隔設置,以形成容置電子部件穿過的空間。具體地,所述第一安裝壁62相對彼此設置為倒“八”字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端子101為連線端子,以與導線電連接。相應地,所述一對安裝壁62形成容置槽64。所述容置槽64與所述插接腔17連通。所述容置槽64用于穿設導線。所述安裝壁62上設置有第二通孔66。所述第二通孔66與所述容置槽64連通,以用于確保導線壓接到位。所述第二通孔66沿所述安裝壁62的高度方向延伸呈矩形通孔或橢圓形通孔。
為了增強所述連接端子101安裝至安裝殼體(圖中未示出)時的對配性能,所述第一側壁13與所述第二側壁15中的至少一個上設置有限位凸肋70。所述限位凸肋70自所述第一側壁13、第二側壁15的內側向外側突出的沖壓結構。所述限位凸肋70的數量根據需要而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肋70為四個。其中兩個所述限位凸肋70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13上。另外兩個所述凸肋70沿所述本體10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側壁15上。所述限位凸肋70可與安裝殼體相抵接,從而提升穩定組裝一體性能,及便于插拔組裝。
為了節省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制造材料、提升承壓性能,至少部分所述電接觸部20由所述本體10的一部分形成。具體地,所述電接觸部20由本體10上的一部分經沖壓制成。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端子101為一體件。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端子101為沖壓件。也即是,所述連接端子101通過沖壓工藝制造成一體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連接端子101可以采用任意導體材料制成,譬如鋁。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減小阻值及提升承壓能力,所述連接端子101為一整塊銅板經沖壓制成。也即是,所述連接端子101為銅板沖壓一體件。為了節省所述連接端子101的制造成本及獲得均衡承壓性能,所述銅板為厚度均勻的平板。所述銅板可以為黃銅板。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的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