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線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裂縫天線,又可稱之為縫隙天線或開槽天線。縫隙天線一般用于微波波段的雷達、導航、電子對抗和通信等設備中,并因能制成共形結構而特別適宜于用在高速飛行器上。在金屬面上要制作裂縫天線,經典的方法要求裂縫的長度應等于或大于半個無線電的工作波長。因而,現有技術中的裂縫天線往往因為尺寸較大而限制了應用場合。特別是在移動終端領域,譬如手機,人們對于體積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需要質量輕、體積小的移動終端設備,從而便于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尺寸小、通信性能較佳的移動終端。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裂縫天線。所述裂縫天線包括天線骨架及第一電容;所述天線骨架上具有裂縫;所述裂縫的長度小于無線電的半波長;所述第一電容跨接在所述裂縫之間。
優選地,所述裂縫天線的工作頻率設置為可調節。
優選地,所述裂縫天線還包括第二電容及開關;所述第二電容跨接在所述裂縫之間;所述開關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電容與第二電容中的任一個與所述裂縫之間。
優選地,所述裂縫天線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開關連接,以控制所述開關的通斷。
優選地,所述開關為電子開關。
優選地,所述裂縫天線還包括第一電感;所述第一電感跨接在所述裂縫之間。
優選地,所述裂縫天線還包括第二電感;所述第二電感跨接在所述裂縫之間。
優選地,所述裂縫的寬度小于無線電的四分之一波長。
優選地,所述裂縫的兩相對側設置有第一饋電部及第二饋電部。
優選地,所述移動終端的通信頻率為470MHZ。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裂縫天線實現了在裂縫尺寸小于半個無線電的工作波長時仍然保持良好的通信性能,使得尺寸更小、結構更緊湊且節省了材料。所述裂縫天線的工作頻率通過電感及電容的通斷還能夠實現調整,從而具有更大的通用性能、適用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的實施方式之一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的實施方式之二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的裂縫的其中一種尺寸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在進行仿真后得到的電壓駐波比的示意圖。
圖5為圖3的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在進行仿真后得到的E面方向圖。
圖6為圖3的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在進行仿真后得到的H面方向圖。
圖7為圖2的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的實施方式之三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移動終端的裂縫天線的實施方式之四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裂縫天線100的截面示意圖。所述裂縫天線100包括天線骨架1及裂縫2。所述天線骨架1可以導電介質基板。所述裂縫2開設在所述天線骨架1上。所述裂縫2具有如圖示L標示的長度。所述裂縫2的長度L小于或原小于半個無線電工作波長。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裂縫2形狀為矩形。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半波長均為所述裂縫天線100用于通信的電磁波的半波長。所述裂縫2跨接(即連接裂縫2的兩側)有電容C。所述電容C的電容值以及具體跨接位置根據工作頻率、應用條件進行相應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容C跨接在所述裂縫2的五分之三長度至五分之四長度之間的位置。此時,所述裂縫天線100的工作性能較佳。
本實施例進行了相應仿真以驗證可行性及實際效果。本實施例仿真所采用的所述裂縫天線100用于通信的電磁波的頻率為470MHZ。工作帶寬為2MHZ。金屬外殼裂縫為150×10mm。470MHZ對應的無線電波長為638.3mm,半波長為319.1mm,裂縫2長度150mm還小于四分之一波長。也即是,作為一種優選地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所述裂縫2的長度L小于四分之一波長。
本實施例中,所述裂縫2的兩側上還分別設置有第一饋電部A及第二饋電部B。可以想到的是,饋電部,也可稱之為饋電點,或饋點。所述第一饋電部A及第二饋電部B的設置根據所工作頻率、應用條件而選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饋電部A與二第饋電部B正對,且設置在所述所述裂縫2的十分之一長度到八分之一長度之間。可以想到的是,射頻信號從所述第一饋電部A及第二饋電部B潰入,電磁波沿裂縫2的兩側輻射出去。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2至6,本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二提供的裂縫天線100的工作頻率能夠調節。具體地,所述裂縫天線100采用電感L實現工作頻率調節。所述電感L跨接在所述裂縫2之間,從而使得所述裂縫天線100的工作頻率發生變化。所述電感L的電感值的大小根據需要調整的工作頻率而選擇。譬如,所述電感L的電感值可以80NH。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裂縫天線100的進行仿真的效果:請一并參閱圖4,其為本實用新型仿真小型化裂縫天線駐波圖。該圖4示出,帶內駐波小于3時,帶寬為7M。電壓駐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也可簡稱為駐波比。圖5為本實用新型仿真小型化裂縫天線E面方向圖。圖5示出E面最大增益(Gain)為4.5dB,且3dB波束寬度(Pha)為118度(deg)。圖6為仿真小型化裂縫天線H面方向圖。圖6示出H面最大增益為4.5dB,且3dB波束寬度為66度。可以理解地是,E面是指的遠場最大輻射方向上與電場矢量平行的面,H面是與其垂直的面。
實施例三:
請一并參閱圖7,在另一種實現方式(譬如實際批量生產的產品)中,所述裂縫天線100包括第一電感L1及第二電感L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感L1及第二電感L2分別跨接在裂縫2上。電容C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感L1與第二電感L2之間。
實施例四:
請一并參閱圖8,本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四提供的裂縫天線100實現工作頻率調節的具體實現方式不同。本實施例四的裂縫天線100通過設置開關K以控制電容C的通斷。具體地,所述裂縫2之間設置有第一電容C1及第二電容C2。所述K與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中的任意一個連接,以控制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中的任意一個的通斷,從而使得所述裂縫天線100能夠在兩種不同工作頻率之間切換,以適應不同的通信需求。所述開關K可以為電子開關,從而方便控制。所述裂縫天線100還包括控制模塊(圖中未示出)。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開關K的通斷。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控制模塊可以為單片機。
下面具體說明圖示中所標示的天線骨架1及裂縫2的尺寸:天線骨架1的長度為200mm,寬度為50mm。裂縫2的長度d為150mm,寬度W為10mm。所述裂縫2設置在所述天線骨架1的中部以獲得均衡、穩定的通信性能。
實施例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圖中未示出)。所述移動終端包括前述的裂縫天線100。所述移動終端可以為手機(即移動電話)。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裂縫天線100實現通信。所述裂縫天線100為移動終端的封閉的金屬外殼。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的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