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池的恒溫系統。
背景技術:
以電池模塊作為能量單元的設備,一般由若干個單體動力電池組成電池模塊,通過若干電池模塊串、并聯連接來為整車提供能量。電池對工作溫度要求非常苛刻,如果工作溫度過高,則會加快衰減速度,壽命會急劇降低,甚至會引起安全事故,另外動力電池之間的溫度不均勻性還會引起性能差異,加速電池模塊的劣化。為了保證動力電池在安全的溫度范圍內運行并具有較好的溫度均勻性,通常在電池模塊內采取一定的散熱及均衡溫度的措施。目前對動力電池進行溫度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強制空氣對流和相變材料吸熱,但都存在一定缺陷:強制空氣對流的方式雖然能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但是如果風道設計不合理,反而會使得單體動力電池的溫差加大;相變材料吸熱的方式雖然具有較強的吸熱能力,但其傳熱性能較差,均衡溫度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恒溫型電池組[申請號:CN201410633430.7],包括電池框體和電池組,電池框體設置有恒溫保持組件,恒溫保持組件一端設有風機,所述恒溫保持組件另一端端部設有通風孔架;所述電池框體設有放置電池組的電池組腔體,電池組放入電池組腔體中,電池組由形成多排多列的單體電池組成;所述通風孔架設置有與單體電池之間的間隙相通的通風孔。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溫度調節效果不夠理想,且溫度不夠穩定,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利于電池保持恒溫的電池的恒溫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電池的恒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有硅油的電池,所述的電池的一端通過進油軟管與硅油匯集裝置的進油端相連通,電池的另一端通過出油軟管與硅油匯集裝置的出油端相連通,所述的硅油匯集裝置通過水閥與壓縮機相連接,所述的壓縮機通過第一連通管與板式換熱器相連接,所述的板式換熱器通過第二連通管與硅油匯集裝置相連接,所述的板式換熱器通過第三連通管與加熱器相連接,所述的加熱器通過水閥與硅油匯集裝置相連接。當電池溫度較高時,電池內的硅油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然后打開水閥使得硅油進入到壓縮機中,壓縮機對電池里的硅油進行冷卻,冷卻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重新進入到電池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冷卻;當電池溫度較低時,電池內的硅油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然后打開水閥使得硅油進入到加熱器中,加熱器對電池里的硅油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重新進入到電池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加熱,通過對硅油加熱或者是冷卻實現電池的恒溫,能夠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在上述的電池的恒溫系統中,所述的水閥包括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所述的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通過總管體與硅油匯集裝置相連接,所述的第一管體上設有第一控制閥,所述的第二管體上設有第二控制閥。
在上述的電池的恒溫系統中,所述的加熱器和壓縮機之間設有風扇,所述的風扇可拆卸固定在底殼上。
在上述的電池的恒溫系統中,所述的壓縮機通過第四連通管與換熱器相連接,所述的換熱器通過第五連通管與硅油匯集裝置相連接。
在上述的電池的恒溫系統中,所述的進油軟管上設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過第一軟管與變徑鋼管相連接,所述的變徑鋼管通過第二軟管與硅油匯集裝置相連接。
在上述的電池的恒溫系統中,所述的進油軟管上設有總控制閥。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電池的恒溫系統的優點在于:當電池溫度較高時,電池內的硅油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然后打開水閥使得硅油進入到壓縮機中,壓縮機對電池里的硅油進行冷卻,冷卻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重新進入到電池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冷卻;當電池溫度較低時,電池內的硅油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然后打開水閥使得硅油進入到加熱器中,加熱器對電池里的硅油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重新進入到電池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加熱,通過對硅油加熱或者是冷卻實現電池的恒溫,能夠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電池1、進油軟管2、硅油匯集裝置3、出油軟管4、壓縮機5、板式換熱器6、加熱器7、風扇8、水泵9、總控制閥10、水閥11、底殼12、換熱器13、變徑鋼管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電池的恒溫系統包括注有硅油的電池1,電池1的一端通過進油軟管2與硅油匯集裝置3的進油端相連通,電池1的另一端通過出油軟管4與硅油匯集裝置3的出油端相連通,硅油匯集裝置3通過水閥11與壓縮機5相連接,壓縮機5通過第一連通管與板式換熱器6相連接,板式換熱器6通過第二連通管與硅油匯集裝置3相連接,板式換熱器6通過第三連通管與加熱器7相連接,加熱器7通過水閥11與硅油匯集裝置3相連接。當電池溫度較高時,電池1內的硅油在水泵9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2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3,然后打開水閥11使得硅油進入到壓縮機5中,壓縮機5對電池1里的硅油進行冷卻,冷卻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4重新進入到電池1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冷卻;當電池溫度較低時,電池1內的硅油在水泵9的作用下通過進油軟管2進入到硅油匯集裝置3,然后打開水閥11使得硅油進入到加熱器7中,加熱器7對電池1里的硅油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硅油通過出油軟管4重新進入到電池1中,從而實現電池的加熱,通過對硅油加熱或者是冷卻實現電池1的恒溫,能夠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溫度,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其中,水閥11包括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通過總管體與硅油匯集裝置3相連接,第一管體上設有第一控制閥,第二管體上設有第二控制閥。加熱器7和壓縮機5之間設有風扇8,風扇8可拆卸固定在底殼12上。壓縮機5通過第四連通管與換熱器13相連接,換熱器13通過第五連通管與硅油匯集裝置3相連接。進油軟管2上設有水泵9,水泵9通過第一軟管與變徑鋼管14相連接,變徑鋼管14通過第二軟管與硅油匯集裝置3相連接。進油軟管2上設有總控制閥1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