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抗器,尤其涉及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
背景技術:
在高壓電的輸送中,存在電壓升高的情況,電壓升高是由于空載或輕載時,線路的電容(對低電容和相間電容)電流在線路的電感上的壓降所引起的。它將使線路電壓高于電源電壓。當愈嚴重,通常線路愈長,則電容效應愈大,工頻電壓升高也愈大。對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線路而言,空載或輕載時線路電容的充電功率是很大的,通常充電功率隨電壓的平方面急劇增加,巨大的充電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頻電壓升高現象之外,還將增大線路的功率和電能損耗以及引起自勵磁,同期困難等問題。則需要在輸送中添加電抗器補償這部分充電功率。傳統的鐵芯電感器的鐵芯體積均不可調節,不能適應不同安裝位置的補償需求,因此可能出現浪費的情況,影響高壓電的輸送,同時采用單一的冷卻方式對電抗器進行冷卻,可能影響其冷卻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包括電感線圈、油箱、內鐵芯、中層鐵芯和外層鐵芯,所述內鐵芯豎直設置在所述電感線圈內,所述內鐵芯的中心處設置有通孔,所述內鐵芯的兩端的外表面通過密封板與所述電感線圈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中層鐵芯和所述外層鐵芯依次套裝在所述內鐵芯上,所述內鐵芯與所述電感線圈之間的空腔通過油管與所述油箱連通,所述內鐵芯的通孔通過氣管與大氣接通。
具體地,所述內鐵芯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豎直的插槽,所述中層鐵芯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內鐵芯上的插槽對應的插棱,所述中層鐵芯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豎直的插槽,所述外層鐵芯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中層鐵芯的插槽對應的插棱。
優選地,所述內鐵芯上的插槽與所述中層鐵芯上的插槽錯位設置。
具體地,所述內鐵芯的外徑小于所述中層鐵芯的內徑,所述中層鐵芯的外徑小于所述外層鐵芯的內徑,所述內鐵芯與所述中層鐵芯之間、所述中層鐵芯與所述外層鐵芯之間設置有存油間隙。
進一步,所述外層鐵芯和所述內層鐵芯上均交錯設置有多個過油通槽。
更進一步,所述中層鐵芯的數量為多個,且從內至外的依次層疊套裝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通過設置多層結構的鐵芯使其實現對鐵芯體積的調節,并且在鐵芯的內外層分別施加干濕兩種不同的冷卻方法,能有效的提升電抗器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中層鐵芯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包括電感線圈1、油箱、內鐵芯2、中層鐵芯3和外層鐵芯4,內鐵芯2豎直設置在電感線圈1內,內鐵芯2的中心處設置有通孔,內鐵芯2的兩端的外表面通過密封板11與電感線圈1的內側壁固定連接,中層鐵芯3和外層鐵芯4依次套裝在內鐵芯2上,內鐵芯2與電感線圈1之間的空腔通過油管與油箱連通,內鐵芯2的通孔通過氣管與大氣接通,內鐵芯2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豎直的插槽,中層鐵芯3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與內鐵芯2上的插槽對應的插棱6,中層鐵芯3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豎直的插槽,外層鐵芯4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多個與中層鐵芯3的插槽對應的插棱6,內鐵芯2上的插槽與中層鐵芯3上的插槽錯位設置,內鐵芯2的外徑小于中層鐵芯3的內徑,中層鐵芯3的外徑小于外層鐵芯4的內徑,內鐵芯2與中層鐵芯3之間、中層鐵芯3與外層鐵芯4之間設置有存油間隙5,外層鐵芯4和內層鐵芯上均交錯設置有多個過油通槽7,中層鐵芯3的數量為多個,且從內至外的依次層疊套裝設置。
本實用新型一種鐵芯體積可調的油氣混合式鐵芯電抗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據具體的使用情況,選擇一定數量的中層鐵芯3,并將其依次插入固定在內鐵芯2上,使其起到正常的鐵芯電抗器的作用,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對鐵芯與電感線圈1之間的區域進行油冷,對鐵芯內部進行干冷,提升電抗器的冷卻效率,并且減少其產生的電磁場,能減小其安裝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