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指一種電池焊接、整形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柱式電池生產制造過程中,電池正負極與集流體焊接前大多采用單獨的機械揉平,再進行單獨超聲焊接,在產品移動過程中,加工位置難于精準確定,導致電池極耳接觸不充分,電池端面不密實、不平整,導致集流體焊接不牢,進而導致接觸不良,內阻增大,不能做高倍率充放電,嚴重影響電池的質量,廢品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池焊接、整形設備,實現電池自動移送、精準定位以及自動焊接、整形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池焊接、整形設備,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上的工作臺,上述工作臺上安裝有電池移送機構,在工作臺上沿著電池移送方向依次安裝有電池超聲焊接機構和電池揉平整形機構,在電池移送機構的正上方設有電池夾持機構,在工作臺上對應焊接工位和揉平整形工位分別安裝有托舉機構,各機構分別與控制系統連接;
上述電池移送機構包括放置電池的承載組件和設于承載組件內的主移送組件,主移送組件將承載組件上的產品逐一向前穩定移送,電池移送到位后,托舉機構托舉起電池,電池夾持機構夾持住電池,電池超聲焊接機構對電池兩端面進行超聲焊接,電池揉平整形機構對電池兩端面進行揉平整形。
優選的,上述承載組件包括一底板和安裝于底板前后兩側的承載板,在承載板頂面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放置電池的承載板凹槽;
上述主移送組件包括設于兩承載板之間的一安裝板、滑動安裝于安裝板上的移送板以及安裝于底板上驅動安裝板進給移動的驅動裝置,在移送板頂面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且位置與承載板凹槽對應的移送板凹槽;
上述驅動裝置包括連接軸一、與連接軸一連接的垂直氣缸、連接軸二和與連接軸二連接的水平氣缸,連接軸一和垂直氣缸分別安裝于底板上,連接軸一上端還與安裝板連接,在安裝板上設有一狹長通孔,連接軸二向上穿過狹長通孔與移送板連接。
優選的,上述電池移送機構還包括過渡移送組件,該過渡移送組件包括一底架、套裝于底架上的過渡支架以及安裝于底架上與過渡支架連接的過渡氣缸,在過渡支架上設有承載電池的過渡支架凹槽,過渡移送組件將一承載組件上的電池移送至另一承載組件上。
優選的,上述電池超聲焊接機構包括安裝于工作臺上的固定架一、安裝于固定架一上橫跨電池移送機構的焊接氣缸、與焊接氣缸連接的底板、安裝于底板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裝于固定座上的焊頭。
優選的,上述電池揉平整形機構包括固定架二、安裝于固定架二上的揉平電機、與揉平電機連接的絲桿、安裝于絲桿兩端的兩旋壓體,兩旋壓體橫跨于電池移送機構上;上述旋壓體上設有壓頭滾子,在固定架二上還安裝有驅動壓頭滾子轉動的整形電機。
優選的,上述電池夾持機構包括一橫板、安裝于橫板底面的滑軌、安裝于滑軌上的兩組夾子,其中一組夾子位置對應電池超聲焊接機構的焊接工位,另一組夾子位置對應電池揉平整形機構的揉平整形工位,每組夾子分別通過夾子氣缸驅動工作,夾子氣缸安裝于橫板上。
優選的,上述工作臺上電池超聲焊接機構和電池揉平整形機構的前面分別安裝有歸正機構,該歸正機構包括歸正支撐板、安裝于歸正支撐板上的歸正氣缸、連接于歸正氣缸上的歸正板和安裝于歸正板上的歸正塊。
優選的,上述工作臺上電池揉平整形機構的后面安裝有吸塵機構,該吸塵機構包括吸塵支撐板、安裝于吸塵支撐板上的吸塵氣缸、連接于吸塵氣缸上的吸塵板和安裝于吸塵板上的吸塵咀。
優選的,上述工作臺上吸塵機構的后面安裝有短路檢測機構,該短路檢測機構包括檢測支撐板、安裝于檢測支撐板上的檢測氣缸、連接于檢測氣缸上的檢測板和安裝于檢測板上的導電塊;上述工作臺上短路檢測裝置的后面安裝有不良品下料機械手結構。
優選的,上述托舉機構包括安裝于工作臺上的托舉支撐板、安裝于托舉支撐板上的托舉氣缸、與托舉氣缸連接的提升板,在提升板上設有托舉凹槽。
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效果:
本發明電池焊接、整形設備結構設計合理、運行穩定,電池移送機構實現了產品有規律、穩定的進給移送,產品定位準確,大大便于產品的焊接、揉平整形,產品在焊接、揉平整形前通過歸正機構對產品兩側端面進行位置歸正,提高了產品的焊接質量和揉平整形質量,防止不合格產品直接進行焊接或揉平整形,提高產品的良品率;另外,吸塵機構實現了產品的自動吸塵,短路檢測機構實現了產品的短路自動檢測,避免了不合格產品流入下一工序中,該設備生產效率高,經焊接、整形的產品良品率高,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主移送組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主移送組件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過渡移送組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電池超聲焊接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電池揉平整形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電池夾持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電池歸正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吸塵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短路檢測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托舉機構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符號說明:
1工作臺 2電池移送機構 21承載組件 211底板 212承載板 2121承載板凹槽 22主移送組件 221安裝板 2211狹長通孔 222移送板 2221移送板凹槽 223驅動裝置 2231連接軸一 2232垂直氣缸 2233連接軸二 2234水平氣缸 224導軌 225滑塊 23過渡移送組件 231底架 232過渡支架 2321過渡支架凹槽 233過渡氣缸 3電池超聲焊接機構 31焊接氣缸 32底板 33固定座 34焊頭 4電池揉平整形機構 41固定架二 42揉平電機 43絲桿 44兩旋壓體 441壓頭滾子 45整形電機 5電池夾持機構 51橫板 52滑軌 53兩組夾子 54夾子氣缸 6歸正機構 61歸正支撐板 62歸正氣缸 63歸正板 64歸正塊 7吸塵機構 71吸塵支撐板 72吸塵氣缸 73吸塵板 74吸塵咀 8短路檢測機構 81檢測支撐板 82檢測氣缸 83檢測板 84導電塊 9不良品下料機械手結構 10托舉機構 101托舉支撐板 102托舉氣缸 103提升板 1031托舉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12所示,一種電池焊接、整形設備,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上的工作臺1,工作臺1上安裝有電池移送機構2、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電池夾持機構5、歸正機構6、吸塵機構7、短路檢測機構8、不良品下料機械手結構9和托舉機構10,各機構分別與控制系統連接。
如附圖3-4所述,電池移送機構2包括放置電池的承載組件21和設于承載組件21內的主移送組件22,承載組件21包括一底板211和安裝于底板211前后兩側的承載板212,在承載板212頂面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放置電池的承載板凹槽2121,待傳送產品初始上料時,待傳送產品放置于首個承載板凹槽2121上。主移送組件22包括設于兩承載板212之間的一安裝板221、滑動安裝于安裝板221上的移送板222以及安裝于底板211上驅動安裝板221進給移動的驅動裝置223,在安裝板221上安裝有導軌224,導軌224上安裝有滑塊225,移送板222安裝于滑塊225上,從而移送板222通過導軌224、滑塊225可以在安裝板221上滑動;在移送板222頂面設有若干個間隔均勻且位置與承載板凹槽2121對應的移送板凹槽2221,移送板凹槽2221與承載板凹槽2121位置對應,便于移送板222向上托起產品;驅動裝置223包括連接軸一2231、與連接軸一2231連接的垂直氣缸2232、連接軸二2233和與連接軸二2233連接的水平氣缸2234,連接軸一2231和垂直氣缸2232分別安裝于底板211上,連接軸一2231上端還與安裝板221連接,故垂直氣缸2232工作時,驅動連接軸一2231向上移動,連接軸一2231帶動移送板222向上移動,則移送板222的移送板凹槽2221可以將承載板凹槽2121上第一工位的產品向上托舉;在安裝板221上設有一狹長通孔2211,連接軸二2233向上穿過狹長通孔2221與移送板222連接,水平氣缸2234工作時,驅動連接軸二2233向前移動,產品則穩定向前移送一個工位,待垂直氣缸2232回復位置時,產品落于第二工位的承載板凹槽2121中。
如附圖5所示,該電池移送機構2還包括過渡移送組件23,該過渡移送組件23包括一底架231、套裝于底架231上的過渡支架232以及安裝于底架231上與過渡支架232連接的過渡氣缸233,在過渡支架232上設有承載電池的過渡支架凹槽2321。使用時,將兩承載組件21并行排列放置,將過渡移送組件23放置于兩承載組件21的尾端頭,初始狀態,過渡支架232位于一承載組件21尾部,一主移送組件22將末端工位的產品移送至過渡支架凹槽2321上,過渡氣缸233再工作,驅動過渡支架232移動至另一承載組件21尾部,另一主移送組件22再將過渡支架凹槽2321上的產品移送至承載組件21上,再通過主移送組件22進行逐序移送。
本實施例移送板222作有規律的進給移動移送產品,實現產品的穩定傳送,產品定位準確,裝置運行穩定,大大便于產品的其他操作工序,生產效率高。
如附圖6所示,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安裝于工作臺1上電池移送機構2起始端位置,該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包括安裝于工作臺1上的固定架一31、安裝于固定架一31上橫跨電池移送機構2的焊接氣缸31、與焊接氣缸連接的底板32、安裝于底板32上的固定座33以及安裝于固定座33上的焊頭34,焊頭34為兩個,分別用于電池左右兩側焊接。
如附圖7所示,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安裝于工作臺1上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的后面,該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包括固定架二41、安裝于固定架二41上的揉平電機42、與揉平電機42連接的絲桿43、安裝于絲桿43兩端的兩旋壓體44,兩旋壓體44橫跨于電池移送機構2上;在旋壓體44上設有壓頭滾子441,在固定架二41上還安裝有驅動壓頭滾子441轉動的整形電機45。
本實施例中,在工作臺1上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對應的焊接工位和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對應的揉平整形工位分別安裝有托舉機構10,如附圖12所示,該托舉機構10包括安裝于工作臺1上的托舉支撐板101、安裝于托舉支撐板101上的托舉氣缸102、與托舉氣缸102連接的提升板103,在提升板103上設有托舉凹槽1031。
本實施例中,在電池移送機構2的正上方設有電池夾持機構5,如附圖8所示,該電池夾持機構5包括一橫板51、安裝于橫板51底面的滑軌52、安裝于滑軌52上的兩組夾子53,其中一組夾子位置對應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的焊接工位,另一組夾子位置對應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的揉平整形工位,每組夾子分別通過夾子氣缸54驅動工作,夾子氣缸54安裝于橫板51上。
當電池移送機構2將產品移送至焊接工位時,托舉機構10的托舉氣缸102驅動提升板103上升,使托舉凹槽1031托舉住產品并向上升;然后,電池夾持機構5的夾子氣缸54驅動夾子53在滑軌52上移動,并夾取住托舉凹槽1031中的產品;接著,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的焊接氣缸31驅動底板32移動,底板32帶動固定座33和焊頭34向產品端面移動,兩焊頭34分別對產品兩端面進行焊接工作;焊接工作完成后,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電池夾持機構5和托舉機構10依序回復,焊接完成后的產品放回至電池移送機構2的承載板凹槽2121上。焊接完成后的產品繼續往前移送,當電池移送機構2將產品移送至揉平整形工位時,揉平整形工位的托舉機構10的托舉氣缸102驅動提升板103上升,使托舉凹槽1031托舉住產品并向上升;然后,電池夾持機構5的夾子氣缸54驅動夾子53在滑軌52上移動,并夾取住托舉凹槽1031中的產品;接著,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的焊接氣缸31驅動底板32移動,底板32帶動固定座33和焊頭34向產品端面移動,兩焊頭34分別對產品兩端面進行焊接工作;焊接工作完成后,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電池夾持機構5和托舉機構10依序回復,焊接完成后的產品放回至電池移送機構2的承載板凹槽2121上。焊接完成后的產品繼續往前移送,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的揉平電機42驅動絲桿43轉動,絲桿43帶動兩旋壓體44相向移動,待兩旋壓體44接觸產品兩端面時,整形電機45再工作驅動壓頭滾子441工作對電池端面進行揉平整形,產品揉平整形質量好。
本實施例中,在工作臺1上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和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的前面分別安裝有歸正機構6,如附圖9所示,該歸正機構6包括歸正支撐板61、安裝于歸正支撐板61上的歸正氣缸62、連接于歸正氣缸62上的歸正板63和安裝于歸正板63上的歸正塊64。電池超聲焊接機構3對產品焊接前以及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對產品揉平整形前,歸正機構6的歸正氣缸62驅動歸正板63移動,歸正板63帶動歸正塊64接觸產品兩端面,并對產品兩端面進行位置歸正,保證了產品后續的焊接和揉平整形的準確位置,提高產品質量。
本實施例中,在工作臺1上電池揉平整形機構4的后面安裝有吸塵機構7,如附圖10所示,該吸塵機構7包括吸塵支撐板71、安裝于吸塵支撐板71上的吸塵氣缸72、連接于吸塵氣缸72上的吸塵板73和安裝于吸塵板73上的吸塵咀74。產品焊接、揉平整形完成后,產品移送至吸塵工位,吸塵機構7的吸塵氣缸72驅動吸塵板73移動,吸塵板73帶動吸塵咀74靠近產品兩端面,吸塵咀74吸取產品兩端面焊接產生的灰塵、雜質,便于短路檢測機構8對產品進行準確的短路檢測,保證了產品質量,
短路檢測機構8位于吸塵機構7的后面,如附圖11所示,該短路檢測機構8包括檢測支撐板81、安裝于檢測支撐板81上的檢測氣缸82、連接于檢測氣缸82上的檢測板83和安裝于檢測板83上的導電塊84。產品吸塵后,產品移送至短路檢測工位,短路檢測機構8的檢測氣缸82驅動檢測板83移動,檢測板83帶動導電塊84移動,導電塊84接觸產品兩端面進行短路檢測,檢測信息反饋至控制系統。在短路檢測裝置8的后面安裝有不良品下料機械手結構9,不良品下料機械手結構9根據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對經短路檢測不合格產品取走下料,實現對不良品的剔除,避免了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中,保證了產品質量。
本發明電池焊接、整形設備結構設計合理,電池移送機構2實現了產品有規律、穩定的進給移送,產品定位準確,大大便于產品的焊接、揉平整形,產品在焊接、揉平整形前通過歸正機構6對產品兩側端面進行位置歸正,提高了產品的焊接質量和揉平整形質量,防止不合格產品直接進行焊接或揉平整形,提高產品的良品率;另外,吸塵機構實現了產品的自動吸塵,短路檢測機構實現了產品的短路自動檢測。該設備運行穩定,生產效率高,經焊接、整形的產品良品率高,避免了不合格產品流入下一工序中,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實現的優選方案,并非限定性窮舉,在相同構思下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變換形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