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原位包覆改性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已被廣泛應用于小型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等設備中,其性能主要取決于正極材料。因此,開發出能量密度高且結構穩定的正極材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NCA正極材料)的可逆容量接近200 mAh/g,是目前商業化正極材料中比容量最高的材料。
但NCA正極材料最致命的缺點是極易吸水,暴露在空氣中會快速與水和CO2反應,在顆粒表面形成LiOH和LiCO3雜質,使材料的殘余堿升高,嚴重影響其加工性能。在充放電過程中,殘余堿與電解液中的HF發生副反應釋放出氣體,又大大降低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因此,NCA正極材料需增加后處理工藝如表面包覆等方法來減少副反應的發生。目前常用的包覆物為TiO2、Al2O3、MgO等金屬氧化物,雖然經改性后的材料界面穩定性得到了提高,但是這些包覆物質本身為電化學惰性材料,不僅阻礙鋰離子的遷移,而且降低了NCA材料的比容量;另外常規的包覆方法均為先制備NCA正極材料,再進行包覆,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原位包覆改性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在不增加制備工序、不降低材料比容量的前提下,制備出表面包覆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使得再生出的正極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和循環性能。
一種原位包覆改性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鈦源溶于無水乙醇中,制備鈦包覆液;
步驟2,將Ni0.80Co0.15Al0.05(OH)2前驅體、鋰源和絡合劑加入上述鈦包覆液中,并在60-80℃下加熱攪拌得到溶膠;
步驟3,將上述溶膠依次經干燥、研磨和過篩所得粉末混合材料置于電阻爐中在800~900℃下燒結10~20h,冷卻后得到燒結料;
步驟4,將上述燒結料破碎、過篩,得到表面包覆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所述步驟1中鈦源為鈦酸四丁酯、四氯化鈦或鈦酸四異丙酯中的一種。
所述步驟2中鋰源為碳酸鋰、氫氧化鋰、硝酸鋰或醋酸鋰中的一種。
所述步驟2中絡合劑為檸檬酸、冰醋酸或氨水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所述步驟4中表面包覆物Li4Ti5O12的質量占表面包覆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質量的0.5-3 wt.%。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Li4Ti5O12為尖晶石結構,具有三維鋰離子遷移的特性,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而且Li4Ti5O12是一種零應變材料,即在鋰離子的嵌入與脫嵌過程中本發明制備的包覆材料(下稱包覆材料)的結構不發生變化,因此該包覆材料具有突出的結構穩定性能。另外本發明制備的包覆材料為含鋰化合物,以Li4Ti5O12作為包覆層,可在不顯著影響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容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其循環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制備的表面包覆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XRD圖;
圖2為實施例1制備的表面包覆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的循環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26.5g鈦酸四丁酯溶于2L無水乙醇中并攪拌10min。向溶液中加入500g Ni0.80Co0.15Al0.05(OH)2前驅體、245g LiOH·H2O和15g檸檬酸,在60℃下加熱攪拌得到溶膠。將溶膠放置在鼓風干燥箱中110℃干燥12h,研磨后過300目篩網。將過篩后的材料置于電阻爐中于850℃保溫12h,待物料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經氣流破碎后過400目篩網,得到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圖1為實施例1制備的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XRD圖。包覆Li4Ti5O12后材料的XRD圖譜不發生明顯變化,(006)/(102)和(110)/(108)兩對分裂峰分裂明顯,無雜相存在,為六方晶系的α-NaFeO2層狀結構。
圖2為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未包覆材料)、實施例1制備的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包覆材料)的循環曲線。以未包覆材料/包覆材料為正極,金屬鋰片為負極,聚乙烯和聚丙烯復合膜(Celgard 2300)為隔膜,1M LiPF6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質量比為1:1)混合溶液為電解液,在手套箱中組裝成扣式模擬電池。靜置12h后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在2.5~4.25 V/0.2C倍率條件下進行測試,1C按180 mA/g計算。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包覆層的存在,40周之前包覆材料的容量略低于未包覆材料,但在后續的循環中包覆物發揮其優勢,經100次循環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達87%,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
實施例2
取15g四氯化鈦溶于2L無水乙醇中并攪拌10min。向溶液中加入500g Ni0.80Co0.15Al0.05(OH)2前驅體、245g LiOH·H2O和15g檸檬酸,在60℃下加熱攪拌得到溶膠。將溶膠放置在鼓風干燥箱中110℃干燥12h,研磨后過300目篩網。將過篩后的材料置于電阻爐中于850℃保溫12h,待物料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經氣流破碎后過400目篩網,得到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對實施例2所得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進行了XRD測試。測試所得XRD圖具有與圖1相同的特征:包覆Li4Ti5O12后材料的XRD圖譜不發生明顯變化,(006)/(102)和(110)/(108)兩對分裂峰分裂明顯,無雜相存在,為六方晶系的α-NaFeO2層狀結構。
對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未包覆材料)以及實施例2所得表面包覆1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包覆材料)分別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方法及測試條件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測試所得循環曲線具有與圖2相類似的特征:由于包覆層的存在,40周之前包覆材料的容量略低于未包覆材料,但在后續的循環中包覆物發揮其優勢,經100次循環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達 84.8%,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
實施例3
取53g鈦酸四丁酯溶于2L無水乙醇中并攪拌10min。向溶液中加入500g Ni0.80Co0.15Al0.05(OH)2前驅體、248g LiOH·H2O和10g冰醋酸,在80℃下加熱攪拌得到溶膠。將溶膠放置在鼓風干燥箱中110℃干燥12h,研磨后過300目篩網。將過篩后的材料置于電阻爐中于880℃保溫15h,待物料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經氣流破碎后過400目篩網,得到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對實施例3所得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進行了XRD測試。測試所得XRD圖具有與圖1相同的特征:包覆Li4Ti5O12后材料的XRD圖譜不發生明顯變化,(006)/(102)和(110)/(108)兩對分裂峰分裂明顯,無雜相存在,為六方晶系的α-NaFeO2層狀結構。
對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未包覆材料)以及實施例3所得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包覆材料)分別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方法及測試條件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測試所得循環曲線具有與圖2相類似的特征:由于包覆層的存在,40周之前包覆材料的容量略低于未包覆材料,但在后續的循環中包覆物發揮其優勢,經100次循環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達 85.5%,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
實施例4
取22g鈦酸四異丙酯溶于2L無水乙醇中并攪拌10min。向溶液中加入500g Ni0.80Co0.15Al0.05(OH)2前驅體、248g LiOH·H2O和3g氨水,在80℃下加熱攪拌得到溶膠。將溶膠放置在鼓風干燥箱中110℃干燥12h,研磨后過300目篩網。將過篩后的材料置于電阻爐中于880℃保溫10h,待物料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經氣流破碎后過400目篩網,得到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
對實施例4所得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進行了XRD測試。測試所得XRD圖具有與圖1相同的特征:包覆Li4Ti5O12后材料的XRD圖譜不發生明顯變化,(006)/(102)和(110)/(108)兩對分裂峰分裂明顯,無雜相存在,為六方晶系的α-NaFeO2層狀結構。
對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未包覆材料)以及實施例4所得表面包覆2 wt.% Li4Ti5O12的鎳鈷鋁酸鋰正極材料(包覆材料)分別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方法及測試條件進行了電化學性能測試,測試所得循環曲線具有與圖2相類似的特征:由于包覆層的存在,40周之前包覆材料的容量略低于未包覆材料,但在后續的循環中包覆物發揮其優勢,經100次循環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達 86.2%,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