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組裝系統,特別是一種電源線的組裝系統。
背景技術:
電源線是傳輸電流的電線,電源線的結構主要包括外皮套、內皮套、內芯和插頭。
經檢索,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電源線剪切機【申請號:201510660359.6;公開號:CN 105337142A】。這種全自動電源線剪切機:包括機架、線槽、倒線輪、定位鉗、剝線剪切鉗、四方軸、拉線鉗、鍍錫拐臂、電加熱錫盒、電源線、一號電磁閥、二號電磁閥、倒線臂、連桿、調節盤、減速電機、感應器、電源信號線、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機架上面安裝的有線槽、倒線輪、四方軸、減速電機、控制箱,剝線剪切鉗通過支架安裝于機架的上面,四方軸的上面安裝的有定位鉗、拉線鉗、電加熱錫盒,鍍錫拐臂安裝于拉線鉗的下面,減速電機的上面安裝的有調節盤,連桿的一端與調節盤連接、另一端與倒線臂連接,倒線臂的一端通過支架與機架連接、另一端與拉線鉗連接,一號電磁閥、二號電磁閥、感應器通過電源信號線與控制箱連接。
該專利中公開的剪切機雖然可實現快速剪線,但是,該剪切機的結構過于簡單,需要人工剝皮、鉚接和下料,生產速度慢,因此,設計出一種電源線的組裝系統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電源線的組裝系統,該組裝系統具有生產效率高的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源線的組裝系統,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兩端分別水平設置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主動軸與一能帶動其轉動的動力機構相連,主動軸上固定有主動輪,從動軸上固定有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傳送帶,傳送帶上固定有若干傳送板,傳送板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定位住的定位結構;機架上還依次設置有送線裝置、剝外皮裝置一、檢測裝置一、分線裝置、整形裝置、剝內皮裝置一、鉚接裝置、剝外皮裝置二、檢測裝置二、拍平裝置、拉線裁齊裝置、剝內皮裝置二、擰線裝置、沾助焊劑裝置和沾錫裝置。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送線裝置將所需長度的電線輸送到傳送帶上,定位結構將電線定位住,動力機構使傳送帶轉動,將電線輸送到各個工位上;剝外皮裝置一對電線頭部進行剝外皮,檢測裝置一對電線頭部的內芯進行位置檢測和調整,分線裝置對電線頭部的內芯進行分開,整形裝置對電線頭部的內芯進行整形,剝內皮裝置一對電線頭部進行剝內皮,鉚接裝置對插頭和電線頭部進行鉚接,剝外皮裝置二對電線尾部進行剝外皮,檢測裝置二對電線尾部的內芯進行位置檢測和調整,拍平裝置對電線尾部的內芯進行拍平,拉線裁齊裝置對電線尾部的內芯進行長度裁剪,剝內皮裝置二對電線尾部進行剝內皮,擰線裝置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進行擰緊,沾助焊劑裝置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進行沾助焊劑,沾錫裝置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進行沾錫,能夠實現連續不間斷作業,生產效率高。
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固定塊、活動塊和扭簧,固定塊固定在傳送板上,活動塊通過轉軸設置傳送板上,活動塊和固定塊兩者之間形成用于定位電線的定位部,扭簧設置在轉軸上,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活動塊能與固定塊相抵靠。
采用以上結構,通過扭簧的扭力作用,活動塊和固定塊兩者能將電線夾住,定位方便。
所述送線裝置包括送線架、上輸線帶、下輸線帶、刀架一、上切刀一和下切刀一,送線架固定在機架上,上輸線帶和下輸線帶分別設置在送線架上,且上輸線帶和下輸線帶之間具有供電線通過的間隙,刀架一固定在送線架上,且刀架一位于上輸線帶和傳送帶之間,刀架一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一,氣缸一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一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一相連,刀架一的下端固定有氣缸二,氣缸二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一相連;機架上還設置有能將電線兩端分別壓入到相鄰兩個定位部中的壓入機構。
當需要送線時,上輸線帶和下輸線帶將電線輸送到刀架一的下方,氣缸一帶動上切刀一向下移動,氣缸二帶動下切刀一向上移動,將電線切斷,壓入機構將電線兩端分別壓入到相鄰兩個定位部中,從而完成送線作業,送線方便。
所述壓入機構包括升降架、氣缸三、手指氣缸一、電機一和轉動桿,氣缸三固定在送線架上,氣缸三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三的活塞桿端部和升降架相連,且升降架位于刀架一和傳送帶之間,升降架側部固定有能將電線壓入定位部中的壓入件,電機一固定在升降架上端,電機一的輸出軸豎直向下,電機一的輸出軸端部和轉動桿一端相連,轉動桿另一端和手指氣缸一相連,手指氣缸一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夾住的夾塊一。
當需要將電線兩端壓入時,電機一使轉動桿轉動,轉動桿帶動手指氣缸一轉動,手指氣缸一使夾塊一將電線一端夾住,電機一使手指氣缸一復位;電線切斷的同時,氣缸三帶動升降架向下移動,升降架使壓入件和夾塊一同時向下移動,將電線兩端分別壓入到相鄰兩個定位部中,壓入快速。
所述剝外皮裝置一包括支撐架一、刀架二、上切刀二、下切刀二和氣缸四,支撐架一固定在機架上,氣缸四固定在支撐架一上,氣缸四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四的活塞桿端部和移動板相連,刀架二固定在移動板上,刀架二上豎直設置有滑槽,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分別滑動在滑槽內,且移動板上設置有能驅動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同步移動的驅動機構;支撐架一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上的壓塊一,壓塊一與氣缸五相連。
當頭部需要剝外皮時,氣缸五帶動壓塊一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上;氣缸四帶動移動板靠近傳送帶,驅動機構使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相互靠近,將頭部的外皮切斷,氣缸四使移動板復位,將切斷的外皮剝掉。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六和導向板,氣缸六固定在移動板上,氣缸六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六的活塞桿端部和導向板相連,導向板上開設有上導槽和下導槽,且上導槽和下導槽呈八字分布,上切刀二上具有上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上導槽內,下切刀二上具有下限位部,下限位部位于下導槽內。
采用以上結構,氣缸六帶動導向板來回移動,可使上切刀二和下切刀二相互靠近或者遠離。
所述檢測裝置一包括檢測架、照相機、照明燈、計算機和轉盤,檢測架固定在機架上,轉盤設置在檢測架上,轉盤與一能帶動其轉動的驅動件相連,轉盤上設置有用于定位電線的夾緊件,照相機固定在檢測架上,且照相機的拍攝部朝下,照明燈固定在照相機的下部,照相機通過線路與該計算機相連。
當需要檢測時,將電線從傳送帶上松開,夾緊件將電線夾住,驅動件帶動轉盤轉動,轉盤帶動電線轉動,照相機將拍攝到的圖像傳遞給計算機,計算機分析后使驅動件動作,將電線的內芯調整所需位置,檢測方便。
所述分線裝置包括分線架、手指氣缸二、左手指氣缸、右手指氣缸、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分線架固定在機架上,分線架上固定有氣缸七,氣缸七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七的活塞桿端部和手指氣缸二相連,手指氣缸二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壓平的分線捋線塊,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分別設置在分線架上,左擺動板一端和分線架相鉸接,左擺動板另一端和左手指氣缸相連,左手指氣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對電線進行分線的左分線塊,右擺動板一端和分線架相鉸接,右擺動板另一端和右手指氣缸相連,右手指氣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對電線進行分線的右分線塊,分線架上還設置有能使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同步擺動的擺動機構。
當需要分線時,氣缸七帶動手指氣缸二靠近傳送帶,手指氣缸二使分線捋線塊將電線內芯壓住,氣缸七使手指氣缸二復位將整段內芯壓平;同時,左手指氣缸使左分線塊將左側的內芯夾住,右手指氣缸使右分線塊將右側的內芯夾住,擺動機構使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同步向外擺動,左分線和右分線將左右側的內芯分開,分線快速。
所述分線裝置還包括壓塊二和氣缸八,氣缸八固定在分線架上,氣缸八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八的活塞桿端部和壓塊二相連,且壓塊二能與機架相接觸。
采用以上結構,氣缸八帶動壓塊二向下移動,壓塊二將電線壓在機架上。
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輔助定位的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包括傳輸帶,傳輸帶通過轉動軸設置在機架上,轉動軸端部與電機二相連,傳輸帶上設置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具有與電線內芯相對應的定位槽。
采用以上結構,傳輸帶和傳送帶為同步轉動,可將電線內芯定位在定位板的定位槽中,定位效果好。
所述整形裝置包括整形架、整形上模、整形下模、內側整形塊和外側整塊,整形架固定在機架上,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分別設置在整形架上,整形上模與氣缸九相連,整形下模與氣缸十相連,內側整形塊設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內側整形塊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一相連,外側整形塊設置在整形上模上,且外側整形塊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二相連;整形架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上的壓塊三,壓塊三與氣缸十三相連。
當需要整形時,氣缸十三帶動壓塊三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上;氣缸九帶動整形上模向下移動,氣缸十帶動整形上模向上移動,通過內側整形塊和外側整形塊將電線導入到整形上模和整形下模之間,從而實現其整形。
所述剝內皮裝置一包括支撐架二、刀架三、上切刀三和下切刀三,支撐架二固定在機架上,刀架三固定在支撐架二上,刀架三的上端固定有氣缸十四,氣缸十四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十四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三相連,刀架三的下端固定有氣缸十五,氣缸十五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十五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三相連;支撐架二還固定有氣缸十六,氣缸十六的活塞桿端部和限位氣缸相連,限位氣缸的活塞桿端部和安裝板相連,安裝板上具有凸出的限位片,安裝板上還固定有手指氣缸三,手指氣缸三的手指上能將電線內皮夾住的剝皮塊;支撐架二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定位板上的壓塊四,壓塊四與氣缸十七相連。
當頭部需要剝內皮時,氣缸十七帶動壓塊四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上;氣缸十四帶動上切刀三向下移動,氣缸十五帶動下切刀三向上移動,可將電線切斷;限位氣缸帶動限位片移動,使限位片位于上切刀三和下切刀三之間,氣缸十四帶動上切刀三向下移動,氣缸十五帶動下切刀三向上移動,可將電線內皮切斷;氣缸十六帶動手指氣缸三移動,剝皮塊將電線內皮夾住并將切斷的內皮剝掉。
所述鉚接裝置包括用于存放插頭的振動盤、送料軌道、導料板和鉚接架,鉚接架固定在機架上,導料板固定在鉚接架上,導料板上開設有用于對插頭進行的導向槽,導向槽中設置有推送塊,推送塊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八相連,振動盤固定在鉚接架上,送料軌道一端和振動盤相連通,送料軌道另一端能位于導料槽正上方,鉚接架上設置有沖鉚機構;導料板上還設置有導向塊和夾緊塊。
當需要鉚接時,振動盤中的插頭通過送料軌道輸送到導料板的導料槽中,氣缸十八帶動推送塊靠近定位板,使電線內芯插入到插頭中,沖鉚機構將電線內芯和插頭鉚接在一起,鉚接快速。
所述拍平裝置包括拍平架、拍打板和支撐板,拍平架固定在機架上,支撐板設置在拍平架下端,支撐板與一能帶動其往復移動的往復機構相連,拍平架上端固定有氣缸十九,氣缸十九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十九的活塞桿端部和拍打板相連,且拍打板能與支撐板相接觸;拍平架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上的壓塊五,壓塊五與氣缸二十相連。
當需要將電線拍平時,氣缸二十帶動壓塊五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定位板上;氣缸十九帶動拍打板向下移動,拍打板和支撐板接觸,往復機構帶動支撐板往復移動,將電線內芯拍平。
所述拉線裁齊裝置包括支架、刀架四、上切刀四和下切刀四,支架固定在機架上,支架上固定有氣缸二十一,氣缸二十一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二十一的活塞桿端部和手指氣缸四相連,手指氣缸四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內芯夾住的夾塊二,刀架四固定在安放板上,刀架四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二,氣缸二十二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二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四相連,刀架四下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三,氣缸二十三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十三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四相連;支架上還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定位板上的壓塊六,壓塊六與氣缸二十四相連。
當需要將電線拉線裁齊時,氣缸二十四帶動壓塊六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定位板上;氣缸二十一帶動手指氣缸四移動,將電線內芯拉出所需長度;氣缸二十二帶動上切刀四向下移動,氣缸二十三帶動下切刀四向上移動,可將電線內芯切斷。
所述擰線裝置包括擰線架、上擰線板、下擰線板、導流罩和收集箱,擰線架固定在機架上,下擰線板固定在擰線架上,擰線架上固定有氣缸二十五,氣缸二十五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五的活塞桿端部和升降基板相連,上擰線板設置在升降基板上,上擰線板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二十六相連,且上擰線板能與下擰線板相接觸,導流罩固定在擰線架上,導流罩的進口朝向下擰線板,導流罩的出口通過連接管和收集箱相連通,連接管中設置有抽氣泵。
當需要將擰線時,氣缸二十五帶動升降基板向下移動,上擰線板和下擰線板接觸,氣缸二十六帶動上擰線板來回移動,導流罩將電線的外皮收集在收集箱,從而可實現擰線作業。
所述沾助焊劑裝置包括定位架一、助焊劑盒、助焊劑槽和壓線板一,定位架一固定在機架上,助焊劑盒固定在定位架一的下端,定位架一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七,氣缸二十七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七的活塞桿端部和助焊劑槽相連,且助焊劑槽能位于助焊劑盒內;壓線板一設置在定位架上,壓線板一與一能帶動其上下升降的氣缸二十八相連,且壓線板一能位于助焊劑盒內。
當需要沾助焊劑時,氣缸二十七帶動助焊劑槽向上移動,氣缸二十八帶動壓線板一向下移動,將助焊劑盒中的助焊劑沾涂到電線的內芯上。
所述沾錫裝置包括定位架二、錫爐、沾錫槽和壓線板二,定位架二固定在機架上,錫爐固定在定位架二的下端,錫爐內設置有電加熱管,定位架二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九,氣缸二十九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十九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升降板,沾錫槽固定在升降板上,且沾錫槽能位于錫爐內;壓線板二設置在定位架上,壓線板二與一能帶動其上下升降的氣缸三十相連,且壓線板二能位于沾錫槽內。
當需要沾錫時,氣缸二十九帶動沾錫槽向上移動,氣缸三十帶動壓線板二向下移動,將錫爐中的錫沾涂到電線的內芯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電源線的組裝系統具有該優點:將所需長度的電線輸送到傳送帶上,傳送帶轉動將電線輸送到各個工位上;可對電線頭部剝外皮,可對電線頭部的內芯位置檢測和調整,可對電線頭部的內芯分開,可對電線頭部的內芯整形,可對電線頭部剝內皮,可對插頭和電線頭部鉚接,可對電線尾部剝外皮,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位置檢測和調整,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拍平,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長度裁剪,可對電線尾部進行剝內皮,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擰緊,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沾助焊劑,可對電線尾部的內芯分別沾錫,能夠實現連續不間斷作業,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送線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壓入機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送線裝置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剝外皮裝置一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剝外皮裝置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中檢測裝置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中分線裝置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中分線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中整形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中整形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中剝內皮裝置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中鉚接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中拍平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中拉線裁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中擰線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中沾助焊劑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中沾錫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送線架;3、下輸線帶;4、上輸線帶;5、固定塊;6、傳送板;7、活動塊;8、夾塊一;9、手指氣缸一;11、轉動桿;12、電機一;13、刀架一;14、氣缸二;15、下切刀一;16、上切刀一;17、氣缸一;18、支撐架一;19、移動板;21、氣缸四;22、氣缸三十二;23、氣缸六;24、刀架二;25、導向板;26、上切刀二;27、下切刀二;28、手指氣缸六;29、夾緊件;30、照明燈;31、照相機;32、轉盤;33、檢測架;34、氣缸七;35、手指氣缸二;36、左手指氣缸;37、分線捋線塊;38、左分線塊;39、右分線塊;41、右手指氣缸;42、分線架;43、氣缸八;44、壓塊二;45、整形架;46、氣缸十;47、內側整形塊;48、整形上模;49、氣缸九;50、氣缸十一;51、氣缸十二;52、整形下模;53、外側整塊;54、支撐架二;55、氣缸十五;56、下切刀三;57、上切刀三;58、氣缸十四;59、刀架三;61、限位片;62、限位氣缸;63、氣缸十六;64、鉚接架;65、氣缸十八;66、導料板;67、送料軌道;68、振動盤;69、拍平架;71、支撐板;72、拍打板;73、氣缸十九;74、氣缸二十三;75、下切刀四;76、上切刀四;77、氣缸二十二;78、刀架四;79、氣缸二十一;81、手指氣缸四;82、支架;83、擰線架;84、下擰線板;85、上擰線板;86、導流罩;87、定位架一;88、助焊劑槽;89、氣缸二十七;91、氣缸二十八;92、壓線板一;93、定位板;94、助焊劑盒;95、定位架二;96、氣缸二十九;97、升降板;98、沾錫槽;99、壓線板二;101、氣缸三十;102、錫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18所示,本電源線的組裝系統,包括機架1,機架1兩端分別水平設置有主動軸和從動軸,主動軸與一能帶動其轉動的動力機構相連,根據實際情況,動力機構可直接采用電機驅動;主動軸上固定有主動輪,從動軸上固定有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設置有傳送帶,傳送帶上固定有若干傳送板6,在本實施例中,傳送板6的數量為四十個;傳送板6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定位住的定位結構;機架1上還依次設置有送線裝置、剝外皮裝置一、檢測裝置一、分線裝置、整形裝置、剝內皮裝置一、鉚接裝置、剝外皮裝置二、檢測裝置二、拍平裝置、拉線裁齊裝置、剝內皮裝置二、擰線裝置、沾助焊劑裝置和沾錫裝置;本組裝系統中的剝外皮裝置二、檢測裝置二和剝內皮裝置二可以分別采用剝外皮裝置一、檢測裝置一和剝內皮裝置一的結構。
定位結構包括固定塊5、活動塊7和扭簧,固定塊5固定在傳送板6上,固定塊5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在傳送板6上;活動塊7通過轉軸設置傳送板6上,活動塊7和固定塊5兩者之間形成用于定位電線的定位部,扭簧設置在轉軸上,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活動塊7能與固定塊5相抵靠;機架1上還固定有若干氣缸三十一,氣缸三十一的活塞桿向下,氣缸三十一的活塞桿端部和頂塊相連,頂塊能和活動塊7相接觸。
送線裝置包括送線架2、上輸線帶4、下輸線帶3、刀架一13、上切刀一16和下切刀一15,送線架2固定在機架1上,上輸線帶4和下輸線帶3分別設置在送線架2上,且上輸線帶4和下輸線帶3之間具有供電線通過的間隙,上輸線帶4和下輸線帶3可直接通過電機驅動;刀架一13固定在送線架2上,且刀架一13位于上輸線帶4和傳送帶之間,刀架一13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一17,氣缸一17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一17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一16相連,刀架一13的下端固定有氣缸二14,氣缸二14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14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一15相連;機架1上還設置有能將電線兩端分別壓入到相鄰兩個定位部中的壓入機構。
壓入機構包括升降架、氣缸三、手指氣缸一9、電機一12和轉動桿11,氣缸三固定在送線架2上,氣缸三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三的活塞桿端部和升降架相連,且升降架位于刀架一13和傳送帶之間,升降架側部固定有能將電線壓入定位部中的壓入件,在本實施例中,壓入件包括上壓入片、下壓入片和手指氣缸五,手指氣缸固定在升降架側部,上壓入片和下壓入片分別固定在手指氣缸五的手指上;電機一12固定在升降架上端,電機一12的輸出軸豎直向下,電機一12的輸出軸端部和轉動桿11一端相連,轉動桿11另一端和手指氣缸一9相連,手指氣缸一9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夾住的夾塊一8。
剝外皮裝置一包括支撐架一18、刀架二24、上切刀二26、下切刀二27和氣缸四21,支撐架一18固定在機架1上,氣缸四21固定在支撐架一18上,氣缸四21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四21的活塞桿端部和移動板19相連,刀架二24固定在移動板19上,刀架二24上豎直設置有滑槽,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分別滑動在滑槽內,且移動板19上設置有能驅動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同步移動的驅動機構;支撐架一18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的壓塊一,壓塊一與氣缸五相連;根據實際情況,移動板19上還設置有剝皮定長機構,剝皮定長機構包括氣缸三十二22和手指氣缸六28,氣缸三十二22固定在移動板19上,氣缸三十二22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三十二22的活塞桿端部和手指氣缸六28相連,手指氣缸六28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夾住的夾塊三,從而可控制電線的長短。
驅動機構包括氣缸六23和導向板25,氣缸六23固定在移動板19上,氣缸六23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六23的活塞桿端部和導向板25相連,導向板25上開設有上導槽和下導槽,且上導槽和下導槽呈八字分布,上切刀二26上具有上限位部,上限位部位于上導槽內,下切刀二27上具有下限位部,下限位部位于下導槽內;采用該結構,氣缸六23帶動導向板25來回移動,可使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相互靠近或者遠離。
檢測裝置一包括檢測架33、照相機31、照明燈30、計算機和轉盤32,檢測架33固定在機架1上,轉盤32設置在檢測架33上,轉盤32與一能帶動其轉動的驅動件相連,根據實際情況,驅動件可以采用電機直接驅動;轉盤32上設置有用于定位電線的夾緊件29,在本實施例中,夾緊件29包括夾緊桿,夾緊桿的數量至少為兩根,夾緊桿一端和轉盤32相鉸接,夾緊桿另一端為夾緊部;照相機31固定在檢測架33上,且照相機31的拍攝部朝下,照明燈30固定在照相機31的下部,照相機31通過線路與該計算機相連。
分線裝置包括分線架42、手指氣缸二35、左手指氣缸36、右手指氣缸41、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分線架42固定在機架1上,分線架42上固定有氣缸七34,氣缸七34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七34的活塞桿端部和手指氣缸二35相連,手指氣缸二35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壓平的分線捋線塊37,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分別設置在分線架42上,左擺動板一端和分線架42相鉸接,左擺動板另一端和左手指氣缸36相連,左手指氣缸36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對電線進行分線的左分線塊38,右擺動板一端和分線架42相鉸接,右擺動板另一端和右手指氣缸41相連,右手指氣缸41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對電線進行分線的右分線塊39,分線架42上還設置有能使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同步擺動的擺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擺動機構可以采用現有技術。
分線裝置還包括壓塊二44和氣缸八43,氣缸八43固定在分線架42上,氣缸八43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八43的活塞桿端部和壓塊二44相連,且壓塊二44能與機架1相接觸。
機架1上設置有輔助定位的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包括傳輸帶,傳輸帶通過轉動軸設置在機架1上,轉動軸端部與電機二相連,傳輸帶上設置有若干固定板,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板的數量為二十個;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板93,定位板93上具有與電線內芯相對應的定位槽。
整形裝置包括整形架45、整形上模48、整形下模52、內側整形塊47和外側整塊53,整形架45固定在機架1上,整形上模48和整形下模52分別設置在整形架45上,整形上模48與氣缸九49相連,整形下模52與氣缸十46相連,內側整形塊47設置在整形上模48上,且內側整形塊47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一50相連,外側整形塊設置在整形上模48上,且外側整形塊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二51相連;整形架45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的壓塊三,壓塊三與氣缸十三相連。
剝內皮裝置一包括支撐架二54、刀架三59、上切刀三57和下切刀三56,支撐架二54固定在機架1上,刀架三59固定在支撐架二54上,刀架三59的上端固定有氣缸十四58,氣缸十四58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十四58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三57相連,刀架三59的下端固定有氣缸十五55,氣缸十五55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十五55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三56相連;支撐架二54還固定有氣缸十六63,氣缸十六63的活塞桿端部和限位氣缸62相連,限位氣缸62的活塞桿端部和安裝板相連,安裝板上具有凸出的限位片61,安裝板上還固定有手指氣缸三,手指氣缸三的手指上能將電線內皮夾住的剝皮塊;支撐架二54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定位板93上的壓塊四,壓塊四與氣缸十七相連。
鉚接裝置包括用于存放插頭的振動盤68、送料軌道67、導料板66和鉚接架64,鉚接架64固定在機架1上,導料板66固定在鉚接架64上,導料板66上開設有用于對插頭進行的導向槽,導向槽中設置有推送塊,推送塊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十八65相連,振動盤68固定在鉚接架64上,送料軌道67一端和振動盤68相連通,送料軌道67另一端能位于導料槽正上方,鉚接架64上設置有沖鉚機構,在本實施例中,沖鉚機構可以采用現有技術;導料板66上還設置有導向塊和夾緊塊。
拍平裝置包括拍平架69、拍打板72和支撐板71,拍平架69固定在機架1上,支撐板71設置在拍平架69下端,支撐板71與一能帶動其往復移動的往復機構相連,在本實施例中,往復機構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凸輪機構;拍平架69上端固定有氣缸十九73,氣缸十九73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十九73的活塞桿端部和拍打板72相連,且拍打板72能與支撐板71相接觸;拍平架69上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的壓塊五,壓塊五與氣缸二十相連。
拉線裁齊裝置包括支架82、刀架四78、上切刀四76和下切刀四75,支架82固定在機架1上,支架82上固定有氣缸二十一79,氣缸二十一79的活塞桿水平設置,氣缸二十一79的活塞桿端部和手指氣缸四81相連,手指氣缸四81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將電線內芯夾住的夾塊二,刀架四78固定在安放板上,刀架四78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二77,氣缸二十二77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二77的活塞桿端部和上切刀四76相連,刀架四78下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三74,氣缸二十三74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十三74的活塞桿端部和下切刀四75相連;支架82上還設置有能將電線壓在定位板93上的壓塊六,壓塊六與氣缸二十四相連。
擰線裝置包括擰線架83、上擰線板85、下擰線板84、導流罩86和收集箱,擰線架83固定在機架1上,下擰線板84固定在擰線架83上,擰線架83上固定有氣缸二十五,氣缸二十五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五的活塞桿端部和升降基板相連,上擰線板85設置在升降基板上,上擰線板85與一能帶動其來回移動的氣缸二十六相連,且上擰線板85能與下擰線板84相接觸,導流罩86固定在擰線架83上,導流罩86的進口朝向下擰線板84,導流罩86的出口通過連接管和收集箱相連通,連接管中設置有抽氣泵。
沾助焊劑裝置包括定位架一87、助焊劑盒94、助焊劑槽88和壓線板一92,定位架一87固定在機架1上,助焊劑盒94固定在定位架一87的下端,定位架一87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七89,氣缸二十七89的活塞桿豎直向下,氣缸二十七89的活塞桿端部和助焊劑槽88相連,且助焊劑槽88能位于助焊劑盒94內;壓線板一92設置在定位架上,壓線板一92與一能帶動其上下升降的氣缸二十八91相連,且壓線板一92能位于助焊劑盒94內。
沾錫裝置包括定位架二95、錫爐102、沾錫槽98和壓線板二99,定位架二95固定在機架1上,錫爐102固定在定位架二95的下端,錫爐102內設置有電加熱管,定位架二95的上端固定有氣缸二十九96,氣缸二十九96的活塞桿豎直向上,氣缸二十九96的活塞桿端部固定有升降板97,沾錫槽98固定在升降板97上,且沾錫槽98能位于錫爐102內;壓線板二99設置在定位架上,壓線板二99與一能帶動其上下升降的氣缸三十101相連,且壓線板二99能位于沾錫槽98內。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上輸線帶4和下輸線帶3將電線輸送到刀架一13的下方,氣缸一17帶動上切刀一16向下移動,氣缸二14帶動下切刀一15向上移動,將電線切斷;電機一12使轉動桿11轉動,轉動桿11帶動手指氣缸一9轉動,手指氣缸一9使夾塊一8將電線一端夾住,電機一12使手指氣缸一9復位;電線切斷的同時,氣缸三帶動升降架向下移動,升降架使壓入件和夾塊一8同時向下移動,將電線兩端分別壓入到相鄰兩個定位部中;
氣缸五帶動壓塊一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氣缸四21帶動移動板19靠近傳送帶,氣缸六23帶動導向板25來回移動,使上切刀二26和下切刀二27相互靠近,將頭部的外皮切斷,氣缸四21使移動板19復位,將切斷的外皮剝掉;
氣缸三十一帶動頂塊向下移動,頂塊和活動塊7相接觸,將電線從傳送帶上松開,夾緊件29將電線夾住,驅動件帶動轉盤32轉動,轉盤32帶動電線轉動,照相機31將拍攝到的圖像傳遞給計算機,計算機分析后使驅動件動作,將電線的內芯調整所需位置;
氣缸八43帶動壓塊二44向下移動,壓塊二44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氣缸七34帶動手指氣缸二35靠近傳送帶,手指氣缸二35使分線捋線塊37將電線內芯壓住,氣缸七34使手指氣缸二35復位將整段內芯壓平;同時,左手指氣缸36使左分線塊38將左側的內芯夾住,右手指氣缸41使右分線塊39將右側的內芯夾住,使左擺動板和右擺動板同步向外擺動,左分線和右分線將左右側的內芯分開;
氣缸十三帶動壓塊三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氣缸九49帶動整形上模48向下移動,氣缸十46帶動整形上模48向上移動,通過內側整形塊47和外側整形塊將電線導入到整形上模48和整形下模52之間,實現其整形;
氣缸十七帶動壓塊四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機架1上;氣缸十四58帶動上切刀三57向下移動,氣缸十五55帶動下切刀三56向上移動,可將電線切斷;限位氣缸62帶動限位片61移動,使限位片61位于上切刀三57和下切刀三56之間,氣缸十四58帶動上切刀三57向下移動,氣缸十五55帶動下切刀三56向上移動,將電線內皮切斷;氣缸十六63帶動手指氣缸三移動,剝皮塊將電線內皮夾住并將切斷的內皮剝掉;
振動盤68中的插頭通過送料軌道67輸送到導料板66的導料槽中,氣缸十八65帶動推送塊靠近定位板93,使電線內芯插入到插頭中,沖鉚機構將電線內芯和插頭鉚接在一起;剝外皮裝置二對電線尾部進行剝外皮,檢測裝置二對電線尾部的內芯進行位置檢測和調整;
氣缸二十帶動壓塊五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定位板93上;氣缸十九73帶動拍打板72向下移動,拍打板72和支撐板71接觸,往復機構帶動支撐板71往復移動,將電線內芯拍平;
氣缸二十四帶動壓塊六向下移動,將電線壓在定位板93上;氣缸二十一79帶動手指氣缸四81移動,將電線內芯拉出所需長度;氣缸二十二77帶動上切刀四76向下移動,氣缸二十三74帶動下切刀四75向上移動,可將電線內芯切斷;剝內皮裝置二對電線尾部進行剝內皮;
氣缸二十五帶動升降基板向下移動,上擰線板85和下擰線板84接觸,氣缸二十六帶動上擰線板85來回移動,導流罩86將電線的外皮收集在收集箱,實現其擰線;
氣缸二十七89帶動助焊劑槽88向上移動,氣缸二十八91帶動壓線板一92向下移動,將助焊劑盒94中的助焊劑沾涂到電線的內芯上;
氣缸二十九96帶動沾錫槽98向上移動,氣缸三十101帶動壓線板二99向下移動,將錫爐102中的錫沾涂到電線的內芯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