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電壓、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的優勢,成為應用范圍最廣的二次電池之一。但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微型化、長待機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大功率、高能量設備的啟用,都對作為儲能電源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的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在電池的首次充電過程中,由于負極片表面固體電解質膜(SEI膜)的形成會消耗部分從正極片遷移過來的鋰,由此而造成正極材料鋰的損失,從而降低了電池的容量,造成電池首次效率的降低。特別是當負極片中的活性物質為合金材料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為了減少由于電池在首次充放電過程中的不可逆容量帶來的電池容量的降低,已有一些專利文獻報道了一些解決方法。例如申請號為02124684.X的中國專利提到將鋰金屬、負極材料和非水液體混合形成漿料,將漿料涂覆到集流體上,然后干燥漿液,輥壓后灌注電解液,使鋰粉擴散進入活性材料內部。該方法雖然能夠提高首次效率,但由于金屬鋰反應活性較高,整個操作環境需要在無水的干燥環境中進行,而且要嚴格控制溫度,導致工序復雜。另外選擇的非水液體在混合過程中不能和金屬鋰粉反應,此類非水液體大多為易燃易爆的液體,比如該專利申請中提到的四氫呋喃,甲苯和烴類溶劑等。而且后續的涂覆、冷壓和卷繞工藝都必須在干燥環境下進行,對環境要求苛刻,負極片制作成本較高。此外,由于鋰粉較輕,在漿料中很容易上浮,造成添加的困難。
再如申請號為201110268072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包括補鋰正負極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由于補鋰正極的存在而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但是,該申請中主要通過通電的方式對正極片和負極片進行補鋰,會消耗較多的能量,不利于節能環保,而且該申請需要進行兩次補鋰循環,操作較為費時和復雜,不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
此外,還可以采用干粉添加的方法向極片表面添加鋰粉以實現補鋰操作,但是由于鋰粉在空氣中容易飄浮,會對操作人員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而且直接添加鋰粉對環境和設備要求都很高,使得生產成本高,操作難度大。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高效,操作簡便,低成本的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安全高效,操作簡便,低成本的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以提高鋰離子電池首次庫倫效率,改善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降低鋰離子電池不可逆容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殼層材料為橡膠和/或樹脂,核層材料為金屬鋰,所述金屬鋰包覆于所述殼層材料的內部形成鋰膠粒;
步驟二、將步驟一的鋰膠粒與電極活性材料混合制成電極活性漿料,然后將混合后的電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或者先將鋰膠粒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電極活性漿料;或者先將電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鋰膠粒漿料;烘干后即得到富鋰的電池極片。其中,為了更好的去除電池極片內部的殘留溶劑,電池極片在上述烘干步驟后,還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加熱或負壓,以去除溶劑。
需要說明的是,用于包覆金屬鋰的殼層材料最好是具有良好導電性的導電高分子材料,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當然,殼層材料也可以是絕緣高分子材料,因為可在極片制備過程添加導電劑以保證其良好的導電性能;而且殼層材料需對電解液表現出可溶解性,這樣才能把金屬鋰釋放出來,進而補充鋰離子電池在循環過程中消耗的鋰,從而提高鋰離子電池首次庫倫效率,改善鋰離子電池循環性能,降低鋰離子電池不可逆容量。
優選的,所述橡膠為有機氟橡膠、丁腈橡膠和丁苯橡膠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所述樹脂為丙烯酸樹脂、有機硅樹脂、有機氟樹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對苯撐、聚苯硫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上述橡膠和樹脂材料在電解液中均具有較好的溶解性,因此能夠在電池循環過程中釋放出金屬鋰來補充消耗的鋰,有效改善電池的循環性能和首次庫倫效率。
更為優選的,所述樹脂為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對苯撐和聚苯硫醚種的至少一種。因為這些材料均為導電高分子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電解液溶解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
優選的,所述核層材料與所述殼層材料的質量之比為10:1~99:1,更優選為70:1~99:1。
優選的,所述鋰膠粒的制備方法之一為:在反應容器中加入溶劑和殼層材料,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殼層材料完全溶解;而后加入核層材料粉體,充分攪拌使核層材料充分分散,烘烤去除溶劑,完成制備過程。
優選的,所述鋰膠粒的制備方法之二為:先分別配制殼層材料溶液和核層材料分散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核層材料分散液緩慢滴加到殼層材料溶液中,繼續攪拌,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烘烤去除溶劑,完成制備過程。
優選的,所述溶劑為低級脂肪醇、低級脂肪酯、低級脂肪酮、低級砜、低級烷基胺、醚類有機物和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低級脂肪醇包括但不限于:乙醇、丙醇、丁醇。
低級脂肪酯包括但不限于: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γ-丁內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丁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
低級脂肪酮包括但不限于: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2-己酮。
低級砜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砜、二乙基砜、異丙基甲基砜。
低級烷基胺包括但不限于:甲胺、乙胺、丙胺、異丙胺、丁胺、叔丁胺、戊胺、己胺。
醚類有機物包括但不限于:四氫呋喃、四氫吡喃、2-甲基四氫呋喃、1,3-二氧戊環、4-甲基-1,3-二氧戊環、1,4-二氧六環、二甲醚、異丙醚、正丁基醚、二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氧甲烷、二甲氧丙烷、二甘醇二甲醚。
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萘、蒽、菲、聯苯、苯酚。
優選的,所述殼層材料和所述溶劑的質量之比不高于1:3,即所配制殼層材料溶液濃度不超過25%。
優選的,所述核層材料粉體在加入之前進行干燥處理,所述殼層材料粉體的平均粒徑為0.1~100nm。
優選的,所述烘烤溫度為80~160℃,烘烤的時間為4~12h。
優選的,制備過程在惰性氣氛下進行,所述惰性氣氛為氮氣氣氛或氬氣氣氛。由于金屬鋰本身具有較高的活性,若遇到空氣中的水或二氧化碳等,容易發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惰性氣氛中操作,以保證生產安全。
優選的,所述電池極片為正極極片或負極極片,所述集流體為銅箔或鋁箔,所述電極活性材料為正極活性材料或負極活性材料。其中,正極活性材料為錳酸鋰、鈷酸鋰、磷酸鐵鋰、鎳酸鋰及鈷鎳錳酸鋰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所述負極活性材料為軟碳、硬碳、單質硅、硅氧化合物、硅合金化合物、單質錫、錫氧化物、錫合金化合物、過渡金屬氧化物、鋰金屬氮化物、鋰金屬氧化物和鈦酸鋰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殼層材料為橡膠和/或樹脂,核層材料為金屬鋰,所述金屬鋰包覆于所述殼層材料的內部形成鋰膠粒;步驟二、將步驟一的鋰膠粒與電極活性材料混合制成電極活性漿料,然后將混合后的電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或者先將鋰膠粒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電極活性漿料;或者先將電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鋰膠粒漿料;烘干后即得到富鋰的電池極片。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補鋰方法將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用于電池極片中制得富鋰電池極片,該補鋰方法操作簡單,安全高效,避免了金屬鋰被氧化的風險,而且對環境和設備的要求低,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使得采用該富鋰電池極片的鋰離子電池的首次庫倫效率和循環性能均得到明顯的提升,也大大降低了由不可逆循環帶來的容量損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及其有益效果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苯胺,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50;在氮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聚苯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其質量比為1:3,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聚苯胺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100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8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苯胺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正活性材料LiCoO2、導電劑Super P、粘結劑PVDF按重量比5:85:5: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正極活性漿料,并將正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鋁箔的表面,然后烘干正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丁苯橡膠,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99;在氬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丁苯橡膠和N-甲基吡咯烷酮,其質量比為1:5,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丁苯橡膠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0.1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2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丁苯橡膠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正活性材料LiCoO2、導電劑Super P、粘結劑PVDF按重量比5:85:5: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正極活性漿料,并將正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鋁箔的表面,然后烘干正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吡咯,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80;在氮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聚吡咯和四氫呋喃,其質量比為1:5,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聚吡咯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0.1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2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吡咯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正活性材料LiCoO2、導電劑SuperP、粘結劑PVDF按重量比90:5: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正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鋰膠粒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鋁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正極活性漿料,然后烘干正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偏氟乙烯,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90;在氬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聚偏氟乙烯和乙二醇二甲醚,其質量比為1:8,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聚偏氟乙烯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0.1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2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偏氟乙烯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正活性材料LiCoO2、導電劑SuperP、粘結劑PVDF按重量比90:5: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正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鋰膠粒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鋁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正極活性漿料,然后烘干正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有機氟樹脂,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70;在氮氣氣氛中,將有機氟樹脂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殼層材料溶液;將金屬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核層材料分散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核層材料分散液緩慢滴加到殼層材料溶液中,繼續攪拌,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有機氟樹脂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正活性材料LiCoO2、導電劑SuperP、粘結劑PVDF按重量比90:5: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正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正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鋁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鋰膠粒漿料,然后烘干正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苯硫醚,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60;在氬氣氣氛中,將聚苯硫醚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殼層材料溶液;將金屬鋰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核層材料分散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核層材料分散液緩慢滴加到殼層材料溶液中,繼續攪拌,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苯硫醚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負活性材料硬碳、導電劑SuperP、分散劑CMC、粘結劑SBR按重量比90:3:2: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負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負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銅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鋰膠粒漿料,然后烘干負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7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丁腈橡膠,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40;在氮氣氣氛中,將丁腈橡膠溶于碳酸甲乙酯中,制得殼層材料溶液;將金屬鋰分散于碳酸丙烯酯中,制得核層材料分散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核層材料分散液緩慢滴加到殼層材料溶液中,繼續攪拌,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2h去除溶劑,即得到丁腈橡膠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負活性材料硬碳、導電劑SuperP、分散劑CMC、粘結劑SBR按重量比90:3:2: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負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負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銅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鋰膠粒漿料,然后烘干負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8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對苯撐,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30;在氮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聚對苯撐和正丁基醚,其質量比為1:6,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聚對苯撐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50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0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對苯撐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負活性材料硬碳、導電劑Super P、分散劑CMC、粘結劑SBR按重量比5:88:2:2:3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負極活性漿料,并將負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銅箔的表面,然后烘干負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9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20;在氬氣氣氛中,向反應容器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乙基砜,其質量比為1:10,控制溫度在60℃以下,充分攪拌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而后加入經過干燥處理的金屬鋰粉體,其顆粒粒徑為80nm,充分攪拌使金屬鋰粉體充分分散,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0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分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鋰膠粒漿料;將負活性材料硬碳、導電劑SuperP、分散劑CMC、粘結劑SBR按重量比90:3:2:5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負極活性漿料;
步驟(3)、將鋰膠粒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銅箔的表面,然后再均勻涂覆負極活性漿料,然后烘干負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實施例10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向鋰離子電池負極片補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鋰膠粒,其中殼層材料為聚噻吩,核層材料為金屬鋰,其質量比為1:10;在氮氣氣氛中,將聚噻吩溶于4-甲基-1,3-二氧戊環中,制得殼層材料溶液;將金屬鋰分散于乙醇中,制得核層材料分散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核層材料分散液緩慢滴加到殼層材料溶液中,繼續攪拌,直至形成均一的分散溶液,在溫度為100℃下烘烤10h去除溶劑,即得到聚噻吩包覆金屬鋰的鋰膠粒。
步驟(2)、將步驟(1)制得的鋰膠粒、負活性材料硬碳、導電劑Super P、分散劑CMC、粘結劑SBR按重量比5:88:2:2:3溶于溶劑N-甲基吡咯烷酮中,經攪拌獲得均勻的負極活性漿料,并將負極活性漿料均勻涂覆于集流體銅箔的表面,然后烘干負極片,即完成補鋰操作。
分別將實施例1~5中經過補鋰操作的正極片與負極片和隔膜經過卷繞的方式組裝成電芯,之后經過頂封、注液(鋰鹽濃度為1mol/L)、靜置、化成、整形和除氣等工序,制備得到鋰離子電池。其中,采用實施例1~5的正極片制成的電池依次編號為S1-S5。
將實施例1~5中補鋰操作前的正極片(即未經過補鋰的正極片)與負極片和隔膜經過卷繞的方式組裝成電芯,之后經過頂封、注液(鋰鹽濃度為1mol/L)、靜置、化成、整形和除氣等工序,制備得到鋰離子電池,電池的編號依次為D1-D5。
分別將實施例6~10中經過補鋰操作的負極片與正極片和隔膜經過卷繞的方式組裝成電芯,之后經過頂封、注液(鋰鹽濃度為1mol/L)、靜置、化成、整形和除氣等工序,制備得到鋰離子電池。其中,采用實施例6~10的負極片制成的電池依次編號為S6-S10。
將實施例6~10中補鋰操作前的負極片(即未經過補鋰的負極片)與正極片和隔膜經過卷繞的方式組裝成電芯,之后經過頂封、注液(鋰鹽濃度為1mol/L)、靜置、化成、整形和除氣等工序,制備得到鋰離子電池,電池的編號依次為D6-D10。
分別對編號為S1-S10和D1-D10鋰離子電池進行首次效率測試及循環測試。
其中,首次效率測試為:先以0.02C充電至3.4V,再以0.1C充電至3.85V,最后以0.2C充至4.1V,然后放電時以0.2C放電至3.0V,通過以放電容量除以充電容量,得到首次效率。循環測試時以0.7C充至4.1V,再以4.1V恒壓至0.02C,然后以0.5C放電至3.0V。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編號為S1-S10和D1-D10的鋰離子電池的首次效率和循環性能
從表1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相比于D1-D10,本發明S1-S10經過對鋰離子電池的正/極片進行補鋰之后,鋰離子電池的首次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顯著降低了其不可逆容量,且500個循環后依然具有較高的容量保持率(≥89%),有效地提升了鋰離子電池的壽命。這是因為正/負極補的鋰可以有效替代本來應從正極釋放出來的鋰,在負極成為SEI膜的組分,實現了首次效率的提高。此外,因為減少了從正極釋放出來的鋰的消耗,所以對正極的結構穩定性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從而能有效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循環性能。本發明向鋰離子電池極片補鋰的方法操作簡單,重復性好,成本低廉,且安全高效,對環境的污染小,適合于規模化生產。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