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客車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水通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實際工程中,經常會遇到給艙室內的物件散熱問題,如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散熱,動力電池通常裝在電池箱內,然后將電池箱裝在車輛的電池艙內,電池箱內部安裝風機并自帶進風管,通常需要從乘客艙內引風,這就需要防水通風格柵。當艙室的固定格柵面高度較小、同時又要接直徑較大的通風管時,即通風管的直徑大于固定格柵面的高度,這時傳統的格柵很難做到既通風又防水,本發明可以實現固定格柵面高度小同時又要實現通風管直徑大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的一種防水通風裝置,實現了既通風又防水,也實現了固定格柵面高度小同時又要實現通風管直徑大的要求。
本發明的一種防水通風裝置,包括引風防水裝置和出風裝置,所述引風防水裝置由設置在前部的格柵、設置在中部的防水盒和設置在后部的圓形漏水管構成,所述格柵上開設有百葉窗和固定孔,所述防水盒后壁上方設有出風口、后壁底部邊緣處設有圓形漏水孔,所述出風裝置由密封殼體和無縫連接在密封殼體上的出風管構成,所述密封殼體后壁表面開設有圓形出風口、后壁底部邊緣處設有通孔以及四個側壁帶有垂直的翻邊,所述翻邊上設置有多個固定孔。
所述格柵、防水盒、圓形漏水管間彼此無縫連接。
所述防水盒的高度與格柵相同,長度小于格柵。
所述擋水板的固定連接在防水盒內壁上側且高度小于防水盒高度。
所述密封殼體后壁的長度和寬度都略大于防水盒后壁的長度和寬度,且密封殼體后壁與防水盒后壁間無縫連接
所述通孔與漏水管位置對應且直徑略大于漏水管直徑且通孔與漏水管無縫連接。
所述的出風管其外徑大于圓形出風口的直徑且與密封結構的底部無縫連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能夠實現在高度較小的固定面上通風管直徑大的要求,利用引風防水裝置實現從艙室外引風和防水,利用出風裝置實現與需要冷卻物件直接相連,因此通風和防水性能良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引風防水裝置前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引風防水裝置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引風防水裝置后視圖;
圖5是圖2中A-A剖視圖;
圖6是圖2中B-B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出風裝置前視圖;
圖8是本發明的出風裝置俯視圖。
圖中:1、引風防水裝置;2、出風裝置;3、矩形框體;4、漏水軟管;5、通風軟管;10、格柵;11、百葉窗;12、固定孔;13、防水盒;14、漏水管;15、出風口;16、圓形漏水孔;17、擋水板;20、密封殼體;22、出風管;23、圓形出風口;24、通孔;25、翻邊;26、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如圖1 所示,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防水通風裝置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防水通風裝置,包括引風防水裝置1和出風裝置2,所述引風防水裝置1由設置在前部的格柵10、設置在中部的防水盒13和設置在后部的圓形漏水管16構成,所述出風裝置2由密封殼體20和無縫連接在密封殼體上的出風管22構成。所述的格柵10是指正面設置有百葉窗11且兩側設置有固定孔12的矩形片狀結構;所述的防水盒13是一種底部帶有出風口15和圓形漏水孔16的盒狀結構,防水盒13的后壁與其四個側壁之間是無縫連接的;出風口15在圓形漏水孔16的上部,且圓形漏水孔16底部圓弧與后壁底部邊緣平齊;在防水盒13內側上臂向下設置有擋水板17,所述的擋水板17與防水盒上臂、左臂、右臂間無縫連接;防水盒13的高度與格柵10相同,長度小于格柵10,所述的防水盒13的四個側壁與格柵10內側是無縫連接的;所述漏水管14其外徑大于漏水孔(122)的直徑,且與圓形漏水孔16同心,和防水盒13后壁無縫連接,且漏水管14圓弧最底部不低于防水盒13后壁底部的邊緣。所述的密封殼體20是一種后壁帶有圓形出風口23和通孔24的盒狀結構,該密封殼體20后壁的長度和寬度都大于防水盒13后壁的長度和寬度,且通孔24與漏水管14位置相對應,直徑大于漏水管14的直徑,同時該盒狀結構的四個側壁帶有垂直的翻邊25,在翻邊上設置有固定孔26。出風管22其外徑大于圓形出風口23的直徑,且與密封殼體20的底部無縫連接。
本發明還包括緊貼艙室內壁由四棱柱組成的矩形框狀結構3,艙室立面內壁在與矩形框狀結構3的接觸處上部去掉艙壁。本發明在使用時將引風防水裝置有百葉窗的面向外固定在艙室的矩形框狀結構3外側固定面上,此時將防水盒13和漏水管14就升入到艙室內部,將出風裝置2矩形框狀結構3內側固定面上,此時圓形漏水管14透過密封殼體20的通孔24,填堵好圓形漏水管14與通孔24之間的間隙,用漏水軟管4的一端連接圓形漏水管14露出在密封殼體20外面的部分,另一端接到艙室底部的開孔,使漏水軟管4的另一端開口突出艙室底部下表面;用通風軟管5連接出風管22和需要冷卻物件的進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