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涉及一種過載報警電力電纜。
背景技術:當前電力電纜只是采用了導體、絕緣及護層結構,在使用過程中,若電纜出現熱過載情況,無法進行有效的監控,導致最后電纜熱擊穿造成大量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過載報警電力電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過載報警電力電纜,包括:纜芯,所述纜芯包括若干根芯線,所述芯線包括導體,所述導體外包裹絕緣層;保護層,其包裹在所述纜芯外,所述保護層由內往外具有包帶層及外護層;填充體,其填充于所述纜芯與所述保護層之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纜芯之間設置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所述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沿著所述纜芯軸線方向延伸,且端部與探測器連接。進一步,所述探測器接于報警裝置和/或電纜電源切斷開關。進一步,所述纜芯具有三根芯線,所述三根芯線呈“品”字形分布,所述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設置在纜芯中部。進一步,所述導體采用緊壓型導體制成。進一步,所述填充體為阻燃玻璃絲纖維。進一步,所述包帶層采用玻璃絲包帶制成。進一步,所述外護層采用低煙無鹵環保型高聚物制成。進一步,保護層外表面沿著電纜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若干個呈矩形的標識區,所述標識區表面涂設發光涂層,兩相鄰的標識區間設置線狀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上設置刻度線。進一步,每個標識區處設置連接體,所述連接體采用鋁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連接體包括筒狀體,所述筒狀體上設置若干橢圓形開孔,所述筒狀體套在電纜上,所述筒狀體頂部設置垂直部,垂直部頂部對稱布置向下傾斜的鉤掛部,固定結構包括截面呈矩形的散熱體,所述散熱體上設置與所述鉤掛部匹配的槽結構,所述散熱體頂部設置呈倒T型的絕緣體,所述絕緣體與墻體連接,所述連接體通過鉤掛部與所述固定結構的散熱體上的槽結構連接。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電力電纜可有效杜絕由于電纜過載引起的火災及財產損失,減少各種原材料損耗。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中過載報警電力電纜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中標識區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中連接體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中固定結構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圖1,一種過載報警電力電纜,包括纜芯,所述纜芯包括若干根芯線,所述芯線包括導體2,所述導體2外包裹絕緣層3;保護層包裹在所述纜芯外,所述保護層由內往外具有包帶層5及外護層6;填充體4填充于所述纜芯與所述保護層之間;在所述纜芯之間設置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1,所述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1沿著所述纜芯軸線方向延伸,且端部與探測器(控制器)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探測器接于報警裝置和/或電纜電源切斷開關。本實施例中,所述纜芯具有三根、四根、五根芯線,所述芯線呈“品”字形分布,所述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設置在纜芯中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體采用緊壓型導體(退火緊壓型導體)制成。本實施例中,所述填充體為阻燃玻璃絲纖維。本實施例中,所述包帶層采用玻璃絲包帶制成。本實施例中,所述外護層采用低煙無鹵環保型高聚物制成。.感溫組件采用四芯模擬量定溫式感溫電纜,由四根線芯組成,溫度變化時,四芯導線間電阻發生變化,在電阻變化達到設定的報警閾值時,探測器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或切斷電源。采用退火緊壓型導體作為線芯導體。導體外擠包絕緣層,三芯分為紅、黃、綠,四芯分為紅、黃、綠、蘭。接地線芯顏色為黑色。成纜時放置阻燃玻璃絲纖維填充圓整。同時繞包一層玻璃絲包帶。擠出一層低煙無鹵環保型高聚物作為電纜的外護層。另外,參見圖2,保護層外表面(即外護層6外表面)沿著電纜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若干個呈矩形的標識區61,所述標識區表面涂設發光涂層。兩相鄰的標識區間設置線狀連接結構62,所述連接結構上設置刻度線。由于設置了帶發光涂層的標識區,故電纜識別度較高,尤其針對光線昏暗環境,提高電纜的安全性,由于標識區等間距布置,當電纜局部受外力拉伸后,易于識別被拉伸處,當標識區間設計刻度線后,識別度更高。參見圖3和圖4,每個標識區處設置連接體(兩相鄰的連接體的間距均相等),所述連接體采用鋁合金材料制成(質輕且散熱效果較佳),所述連接體包括筒狀體100,所述筒狀體上設置若干橢圓形開孔(提高散熱效果的同時,便于識別標識區的發光涂層),所述筒狀體套在(也可箍緊,可防被拉伸)電纜上,所述筒狀體頂部設置垂直部200,垂直部頂部對稱布置向下傾斜的鉤掛部300,固定結構包括截面呈矩形的散熱體400(采用鋁合金材料制成,優選地,散熱體可制成蜂窩狀,提高散熱效率),所述散熱體上設置與所述鉤掛部匹配的槽結構,所述散熱體頂部設置由橡膠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呈倒T型的絕緣體500(固定結構與墻體連接后,由于絕緣體呈倒T型,避免散熱體與墻面接觸,提高安全性),所述絕緣體與墻體連接,所述連接體通過鉤掛部與所述固定結構的散熱體上的槽結構連接(每個連接體與一個固定結構對應,即連接體的數量與固定結構的數量一致)。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