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磁芯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鐵氧體電感磁芯。
背景技術:
鐵氧體磁芯是一種高頻導磁材料,具有高磁導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點,其中鐵氧體磁芯中存在矩形氣隙,該氣隙的存在能夠避免磁飽和、減少剩磁、增加伏秒容量,同時還能夠增加磁路等效長度,進而增大儲能。但是,矩形氣隙的存在也使鐵氧體磁芯存在一些弊端,如電感儲能量低、漏感量大、電磁噪音大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鐵氧體電感磁芯,該鐵氧體電感磁芯能夠提高電感儲能、降低漏感,同時還能夠降低電磁噪聲。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鐵氧體電感磁芯,包括磁芯、第一氣隙和第二氣隙;
所述第一氣隙和所述第二氣隙分別開設在所述磁芯兩側;
所述第一氣隙和所述第二氣隙均為平行四邊形氣隙,所述第一氣隙和所述第二氣隙均與所述磁芯上下表面所成的角度為10°~80°。
優選地,所述磁芯為立方體磁芯。
優選地,所述第一氣隙和所述第二氣隙相互平行。
優選地,所述第一氣隙和所述第二氣隙均與所述磁芯上下表面所成的角度為30°~60°。
優選地,所述磁芯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三氣隙和第四氣隙。
優選地,所述第三氣隙和所述第四氣隙均為平行四邊形氣隙。
優選地,所述磁芯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五氣隙和第六氣隙。
優選地,所述第三氣隙和所述第五氣隙相互平行,所述第四氣隙和所述第六氣隙相互平行。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與現有技術中矩形氣隙相比,本發明通過在磁芯兩側設置斜向第一氣隙和第二氣隙,增加了氣隙面積,減小了氣隙,從而提 高了電感儲能。另外,本發明公開的鐵氧體電感磁芯能夠降低漏感量和電磁噪音,同時使得氣隙損耗降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鐵氧體電感磁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磁芯;2、第一氣隙;3、第二氣隙;4、第三氣隙;5、第四氣隙;6、第五氣隙;7、第六氣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鐵氧體電感磁芯,包括磁芯1、第一氣隙2和第二氣隙3。
所述磁芯1用來增加電磁感應強度,所述磁芯1可以為立方體磁芯,當磁芯1為鐵氧體磁芯時,鐵氧體電感磁芯具有較強的電磁感應強度。
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用于增加電感儲能,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均開設在磁芯1兩側,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均為平行四邊形氣隙,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均與所述磁芯1上下表面所成的角度為10°~80°;本發明通過在磁芯1兩側設置的四邊形斜向截面氣隙,增加了氣隙面積和電感儲能。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氣隙2和所述第二氣隙3與所述磁芯1上下表面所成的角度為30°~60°時,電感儲能量較大。
此外,為了均衡磁力線分布,提高了電感儲能,同時降低氣隙損耗和電感噪音,所述磁芯1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三氣隙4和第四氣隙5,所述第三氣隙4和所述第四氣隙5為配合間隙;當所述第三氣隙4和所述第四氣隙5為平行四 邊形氣隙時,磁力線分布的效果最好。需要說明的是,磁芯1上下兩端還可以分別設有第五氣隙6和第六氣隙7;當所述第五氣隙6與所述第三氣隙4相互平行,所述第六氣隙7與所述第四氣隙5相互平行時,磁芯電感儲能較大。
此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第三氣隙4、第四氣隙5、第五氣隙6和第六氣隙7均為50~100μm的小氣隙,小氣隙相較于大氣隙而言,更能提高電感儲能、降低氣隙損耗和噪音。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