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關于一種半導體技術,且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良好隔離能力的高壓半導體裝置。
背景技術:
高壓半導體裝置技術適用于高電壓與高功率的集成電路領域。傳統高壓半導體裝置,例如雙擴散漏極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Double Diffused Drain MOSFET,DDDMOS)及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Lateral diffused MOSFET,LDMOS),主要用于高于或約為18V的元件應用領域。高壓半導體裝置技術的優點在于符合成本效益,且易相容于其他工藝,已廣泛應用于顯示器驅動IC元件、電源供應器、電力管理、通訊、車用電子或工業控制等領域中。
雙擴散漏極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DDDMOS)具有體積小、輸出電流大的特性,廣泛應用在操作電壓為小于30V的源極驅動IC(Source Driver IC)中。雙擴散漏極是由二個注入區形成用于高壓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的一源極或一漏極。此處“高壓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用語所指的是具有高崩潰電壓(breakdown down voltage)的晶體管。
相鄰的DDDMOS通常通過場氧化物(field oxide),例如溝槽隔離結構,提供隔離作用。溝槽隔離結構與其上方的金屬化層(例如,內層介電(ILD)層與內連導線層)及與其下方的井區會構成一寄生MOS晶體管。當DDDMOS進行操作時,施加于內連導線層的電壓容易導通寄生MOS晶體管,使溝槽隔離結構失去隔離作用失效而造成電路功能失效。因此,溝槽隔離結構必須增加寬度及/或深度,以防止寄生MOS晶體管在DDDMOS進行操作時被導通。
然而,增加溝槽隔離結構的寬度會增加裝置的尺寸而使晶片面積增加。另外,增加溝槽隔離結構的深度會增加工藝的困難度及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高壓半導體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夠解決或改善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壓半導體裝置,包括:一半導體基底,其具有一第一導電型的一井區及位于井區內的一隔離結構,其中于隔離結構兩側分別定義出一第一區及一第二區;一第一柵極結構及一第二柵極結構,分別設置于第一區及第二區上;一第一注入區及一第二注入區,分別位于第一區及第二區內且鄰近于隔離結構,其中第一注入區及第二注入區具有不同于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二導電型;以及一反注入區,位于隔離結構下方的井區內且橫向延伸于第一注入區及第二注入區下方,其中反注入區具有第一導電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大于井區的一摻雜濃度。
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壓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導體基底,其具有一第一導電型的一井區及位于井區內的一隔離結構,其中于隔離結構兩側分別定義出一第一區及一第二區;于隔離結構下方的井區內形成具有第一導電型的一反注入區,其中反注入區橫向延伸于第一區及第二區內,且具有一摻雜濃度大于井區的一摻雜濃度;分別于第一區及第二區的反注入區上形成鄰近于隔離結構的一第一注入區及一第二注入區,其中第一注入區及第二注入區具有不同于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二導電型;以及分別于第一區及第二區上形成一第一柵極結構及一第二柵極結構。
本申請的實施例能夠提供一種高壓半導體裝置,例如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其利用反注入區(counter implant region)來提升相鄰的高壓半導體裝置之間的隔離能力,進而藉由縮短高壓半導體裝置之間的距離來縮小裝置尺寸或晶片面積。
附圖說明
圖1A至圖1E繪示出根據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高壓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符號說明:
10 注入掩膜;
20 第一離子注入;
30 第二離子注入;
100 半導體基底;
102 井區;
102a 第一區;
102b 第二區;
104 隔離結構;
106 反注入區;
106a、106b、108a、110a 邊緣;
108 第一注入區;
110 第二注入區;
112 第一柵極結構;
114 第二柵極結構;
115 內層介電層;
116 第三注入區;
117、119 源極/漏極電極;
118 第四注入區;
121 內連導線層;
200 高壓半導體裝置;
W 表面寬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高壓半導體裝置及其制造方法。然而,可輕易了解本申請所提供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以特定方法制作及使用本發明,并非用以局限本發明的范圍。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壓半導體裝置,例如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場效晶體管,其利用反注入區(counter implant region)來提升相鄰的高壓半導體裝置之間的隔離能力,進而藉由縮短高壓半導體裝置之間的距離來縮小裝置尺寸或晶片面積。
請參照圖1E,其繪示出根據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高壓半導體裝置200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包括一半導體基底100,其具有一井區102及至少一隔離結構104,其中于隔離結構104兩側的井區102內定義出的一第一區102a及一第二區102b。在本實施例中,井區102作為高壓半導體裝置200的一高壓井區且具有一第一導電型,例如P型或N型。在一范例中,井區102為P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為1.0× 1016ions/cm3。在另一范例中,井區102為N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為9.0×1015ions/cm3。
在一實施例中,隔離結構104可為場氧化物,例如溝槽隔離(trench isolation)結構。在一范例中,溝槽隔離結構的深度大于4000埃,且不超過8000埃。亦即,溝槽隔離結構的深度大于典型的淺溝槽隔離結構,但小于典型的深溝槽隔離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隔離結構104為局部硅氧化層(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LOCOS)。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更包括一第一柵極結構112及一第二柵極結構114。第一柵極結構112設置于半導體基底100的第一區102a上,而第二柵極結構114設置于半導體基底100的第二區102b上。每一柵極結構包括與半導體基底100的井區102接觸的柵極介電層、位于柵極介電層上的柵極電極以及位于柵極電極側壁的柵極間隙壁。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更包括一第一注入區108及一第二注入區110。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作為高壓半導體裝置200的雙擴散漏極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注入區108位于第一區102a內,其延伸于第一柵極結構112下方且鄰近于隔離結構104。再者,第二注入區110位于第二區102b內,其延伸于第二柵極結構112下方且鄰近于隔離結構10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的深度小于隔離結構104的深度。再者,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具有不同于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二導電型。在一范例中,第一導電型可為P型,而第二導電型則為N型。在另一范例中,第一導電型可為N型,而第二導電型則為P型。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更包括一第三注入區116及一第四注入區118,其具有第二導電型。第三注入區116位于第一注入區108內,而第四注入區118位于第二注入區110內。第三注入區116及第四注入區118作為源極/漏極注入區,其摻雜濃度大于作為雙擴散漏極區的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更包括一反注入區106,其位于隔離結構104下方的井區102內且橫向延伸于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下方。在一實施例中,反注入區106具有二個相對的邊緣106a及106b(標示于圖1C)。邊緣106a及106b分別大體上對準于第一注入區108的一邊緣108a(標示于圖1C)與第二注入區110的一邊緣110a(標示于圖1C)。在本實施例中,反注入區106具有第一導電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大于井區102的摻雜濃度。在一范例中,反注入區106為P型,且摻雜濃度為5.0×1016ions/cm3。在另一范例中,反注入區106為N型,且摻雜濃度為6.0×1016ions/cm3。
在本實施例中,高壓半導體裝置200更包括一金屬化層位于半導體基底100上,且覆蓋第一柵極結構112及第二柵極結構114。金屬化層可包括一內層介電(ILD)層115及一內連接結構。內連接結構至少包括分別耦接至第三注入區116及第四注入區118的源極/漏極電極117及119,及位于隔離結構104上方的ILD層115上的內連導線層121。
接著,請參照圖1A至圖1E,其繪示出根據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高壓半導體裝置200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A,提供一半導體基底100,其具有一井區102及至少一隔離結構104,其中于隔離結構104兩側的井區102內定義出的一第一區102a及一第二區102b。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基底100可為硅基底、鍺化硅(SiGe)基底、塊體半導體(bulk semiconductor)基底、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基底、絕緣層上覆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基底或其他現有的半導體基底。
井區102作為高壓半導體裝置200的一高壓井區且具有一第一導電型,例如P型或N型。在一范例中,井區102為P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為1.0×1016ions/cm3。在另一范例中,井區102為N型,且具有一摻雜濃度為9.0×1015ions/cm3。
隔離結構104可為場氧化物,例如溝槽隔離(trench isolation)結構。在一范例中,溝槽隔離結構的深度大于4000埃,且不超過8000埃。
請參照圖1B,利用一注入掩膜10進行一第一離子注入20,以在鄰近隔離結構104底部下方的井區102內形成具有第一導電型的一反注入區106,其具有一摻雜濃度大于井區102的摻雜濃度。在一范例中,反注入區106為P型,且摻雜濃度為5.0×1016ions/cm3。在另一范例中,反注入區106為N型,且摻雜濃度為6.0×1016ions/cm3。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注入掩膜10具有一開口,露出隔離結構104及鄰近隔離結構104的一部分的第一區102a及一部分的第二區102b,因此形成的反注入區106橫向延伸于第一區102a及第二區102b內。
請參照圖1C,利用同一注入掩膜10進行一第二離子注入30,以在分別于第一區102a及第二區102b內形成鄰近于隔離結構104的一第一注入區108及一第二注入區1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的深度小于隔離結構104的深度且分別位于延伸于第一區102a及第二區102b的反注入區106上。再者,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具有不同于第一導電型的一第二導電型。在一范例中,第一導電型可為P型,而第二導電型則為N型。在另一范例中,第一導電型可為N型,而第二導電型則為P型。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與形成反注入區106 利用同一注入掩膜制作,因此反注入區106的二個相對的邊緣106a及106b分別大體上對準于第一注入區108的一邊緣108a與第二注入區110的一邊緣110a。
請參照圖1D,利用現有MOS工藝,分別于第一區102a及第二區102b上形成一第一柵極結構112及一第二柵極結構114。再者,分別于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內形成具有第二導電型的一第三注入區116及一第四注入區118。第三注入區116及第四注入區118作為源極/漏極注入區,其摻雜濃度大于作為雙擴散漏極區的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
請參照圖1E,利用現有金屬化工藝,于半導體基底100上形成一金屬化層,并覆蓋第一柵極結構112及第二柵極結構114。如此一來,便形成高壓半導體裝置200。在一實施例中,金屬化層可包括一內層介電(ILD)層115及一內連接結構。在一實施例中,內連接結構至少包括分別耦接至第三注入區116及第四注入區118的源極/漏極電極117及119,及位于隔離結構104上方的ILD層115上的內連導線層121。
在高壓半導體裝置200中,內連導線層121、ILD層115、隔離結構104及井區102構成一寄生金屬氧化物半晶體管。當高壓半導體裝置200進行操作時,可通過反注入區106阻止施加于內連導線層121的高電壓導通寄生MOS晶體管,進而幫助隔離結構104維持其隔離作用。再者,由于第一注入區108及第二注入區110下方具有反注入區106,因此可改善降低表面電場效應(reduced surface electric field,RESURF)。
請參照表1,其顯示不具反注入區的N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與具反注入區的N型高壓MOS晶體管(如圖1E所示)的寄生MOS晶體管在工作電壓為40伏特(V)時,不同的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所對應的漏極電流(A)。
表1
如表1所示,當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2μm,不具有反注入區的N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的漏極電流(A)由4.2×10-6A快速增加至2.2×10-3A。然而,當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0μm,具有反注入區的N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的漏極電流(A)則維持在2.7×10-12至2.8×10-12的范圍且遠小于4.2×10-6A。亦即,即使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0μm,N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反注入區仍可有效防止寄生MOS晶體管導通。
請參照表2,其顯示不具有反注入區的P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與具有反注入區的P型高壓MOS晶體管(如圖1E所示)的寄生MOS晶體管在工作電壓為-40伏特(V)時,不同的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所對應的漏極電流(A)。
表2
如表2所示,當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0μm,不具有反注入區的P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的漏極電流(A)由-3.7×10-8A快速增加至-4.1×10-4A。然而,當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0μm,具有反注入區的P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寄生MOS晶體管的漏極電流(A)則維持在-7.4×10-13至 -1.3×10-12的范圍且遠小于-3.7×10-8A。亦即,即使隔離結構的表面寬度(μm)由2.0μm縮減至1.0μm,P型高壓MOS晶體管中的反注入區同樣可有效防止寄生MOS晶體管導通。
根據上述實施例,由于高壓半導體裝置200內具有反注入區106,因此相較于不具有反注入區的P型或N型高壓半導體裝置,隔離結構104的表面寬度W可至少縮減50%以上。如此一來,可通過降低隔離結構104的平面尺寸而有效縮小晶片面積,進而增加每一晶圓中的晶片數量。再者,相較于使用深溝槽隔離結構的高壓半導體裝置,具有反注入區106的高壓半導體裝置200中深度大于4000埃且不超過8000埃的溝槽隔離結構可相對降低工藝的困難度及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反注入區106與第一及第二注入區108及110是利用同一注入掩膜而形成,因此無需使用額外的注入掩膜。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申請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范圍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