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災害監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山洪災害研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山洪災害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山洪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過提高防洪標準、調整人類活動方式、增強山區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可以達到減少山洪災害發生頻率或減輕其危害的目的。
[0003]通常在發生山洪災害后,水勢迅猛,人們往往很難逃避,因此需要提前多山洪災害進行預警,現有技術中的山洪災害預警裝置通常較為復雜,設備成本較高,布置在山區成本較高,需求長期進行維護,且維護麻煩。
[0004]綜上所述,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0005]在現有技術中,現有的山洪災害預警裝置存在成本較高、維護不便的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山洪災害監測裝置,解決了現有的山洪災害預警裝置存在成本較高、維護不便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山洪災害監測裝置成本較低,便于維護的技術效果O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山洪災害監測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0008]水箱、錐形外殼,所述水箱為空心結構,所述水箱中部設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水箱分為上下兩半部分,所述錐形外殼的兩端均為開口狀,所述錐形外殼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設有一進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側面設有一出水孔,進水管一端與所述錐形外殼的下端連接,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進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出水管一端與所述出水孔連接,所述進水管的直徑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徑,所述隔板上設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對應設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設有一浮塊,拉線一端與所述浮塊連接,所述拉線另一端與所述孔塞連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兩側內壁分別設有第一觸頭和第二觸頭,第一導線一端與所述第一觸頭連接,所述第一導線的另一端與蓄電池正極連接,第二導線一端與第二觸頭連接,所述第二導線的另一端與報警器連接后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連接。
[0009]其中,所述水箱為長方體狀,所述水箱采用角鋼制成,所述水箱表面涂有防銹漆。
[0010]其中,所述錐形外殼豎直放置,所述錐形外殼的上端開口面積大于所述錐形外殼的下端開口面積。
[0011]其中,所述進水孔、所述出水孔處均設有密封圈。
[0012]其中,所述浮塊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
[0013]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14]由于采用了將山洪災害監測裝置設計為包括:水箱、錐形外殼,所述水箱為空心結構,所述水箱中部設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水箱分為上下兩半部分,所述錐形外殼的兩端均為開口狀,所述錐形外殼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設有一進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側面設有一出水孔,進水管一端與所述錐形外殼的下端連接,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進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出水管一端與所述出水孔連接,所述進水管的直徑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徑,所述隔板上設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對應設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設有一浮塊,拉線一端與所述浮塊連接,所述拉線另一端與所述孔塞連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兩側內壁分別設有第一觸頭和第二觸頭,第一導線一端與所述第一觸頭連接,所述第一導線的另一端與蓄電池正極連接,第二導線一端與第二觸頭連接,所述第二導線的另一端與報警器連接后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連接的技術方案,即當出現暴雨時,錐形外殼對雨水進行收集,然后通過進水管流入水箱上半部分,一部分由出水管流出,設置出水管是為了保障只有在大雨暴雨的時候,雨量特別大,進水速度大雨出水速度,水箱上半部分水位才能升高,雨水較少的時候,則雨水從出水管全部排出,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不會上升,當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逐漸上升,將浮塊淹沒,由于浮塊的浮力將拉線向上拉伸,進而將孔塞從排水孔內拔出,水流入水箱下半部分內,進而通過雨水使得第一觸頭和第二觸頭間距接觸,進而使得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電路導通,使得報警器工作,發出警報,對人們進行山洪預警,由于本裝置并沒有采用復雜的結構,且設備價格便宜,維護方便,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的山洪災害預警裝置存在成本較高、維護不便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山洪災害監測裝置成本較低,便于維護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山洪災害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1-水箱,2-錐形外殼,3-隔板,4-支架,5-進水管,6_出水管,7_孔塞,8_浮塊,9_拉線,10-第一觸頭,11_第二觸頭,12-第一導線,13-蓄電池,14-第二導線,15-報敬翌
m TiFT 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山洪災害監測裝置,解決了現有的山洪災害預警裝置存在成本較高、維護不便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山洪災害監測裝置成本較低,便于維護的技術效果O
[0018]本申請實施中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0019]采用了將山洪災害監測裝置設計為包括:水箱、錐形外殼,所述水箱為空心結構,所述水箱中部設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水箱分為上下兩半部分,所述錐形外殼的兩端均為開口狀,所述錐形外殼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上表面設有一進水孔,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側面設有一出水孔,進水管一端與所述錐形外殼的下端連接,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穿過所述進水孔延伸至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出水管一端與所述出水孔連接,所述進水管的直徑大于所述出水管的直徑,所述隔板上設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對應設有一孔塞,所述水箱上半部分內設有一浮塊,拉線一端與所述浮塊連接,所述拉線另一端與所述孔塞連接,所述水箱下半部分左右兩側內壁分別設有第一觸頭和第二觸頭,第一導線一端與所述第一觸頭連接,所述第一導線的另一端與蓄電池正極連接,第二導線一端與第二觸頭連接,所述第二導線的另一端與報警器連接后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連接的技術方案,即當出現暴雨時,錐形外殼對雨水進行收集,然后通過進水管流入水箱上半部分,一部分由出水管流出,設置出水管是為了保障只有在大雨暴雨的時候,雨量特別大,進水速度大雨出水速度,水箱上半部分水位才能升高,雨水較少的時候,則雨水從出水管全部排出,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不會上升,當水箱上半部分的水位逐漸上升,將浮塊淹沒,由于浮塊的浮力將拉線向上拉伸,進而將孔塞從排水孔內拔出,水流入水箱下半部分內,進而通過雨水使得第一觸頭和第二觸頭間距接觸,進而使得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電路導通,使得報警器工作,發出警報,對人們進行山洪預警,由于本裝置并沒有采用復雜的結構,且設備價格便宜,維護方便,所以,有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