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停車管理系統,特別是一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公交車在夜間停止運行時,需要回到停車庫停放。如果同一時間段有多輛無人駕駛公交車同時到達,現有的控制系統很難同時引導多輛車有序停放,容易引起主干道的堵塞甚至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碰撞。如果在停車庫配置工作人員,成本支出比較高,因此亟需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該停車管理系統能夠引導無人駕駛公交車在停車庫有序停放、有序駛出,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該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設置于停車庫中,所述停車庫包括車庫入口、車庫出口。所述停車管理系統包括后臺服務器和控制系統,所述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設有導航系統,導航系統用于指揮無人駕駛公交車按照指定路線行駛。所述控制系統、導航系統均與后臺服務器信號連接,后臺服務器用于接收停車庫現場信息以及無人駕駛公交車車輛信息。所述停車管理系統還包括視覺感知系統和傳感裝置,所述傳感裝置置于停車位上,所述視覺感知系統、傳感裝置均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前述的車庫入口設有入口道閘,所述車庫出口設有出口道閘,所述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上均設有視覺感知系統,所述視覺感知系統包括圖像采集裝置和攝像頭。所述圖像采集裝置通過掃描無人駕駛公交車車窗處的專屬電子標簽,完成車輛識別及信息寫入。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工作原理與高速路口ETC工作原理類似。所述攝像頭用于采集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視覺感知系統將車輛信息及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通過控制系統實時存儲到后臺服務器中。
前述的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上還設有感應開關,所述感應開關與控制系統電連接,感應開關用于控制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的開啟與關閉。
前述的傳感裝置為磁性傳感裝置或光傳感裝置中的一種,或者兩者的組合,其中所述光傳感裝置為激光發射自返回接收傳感器。所述傳感裝置用于感應所述停車位是否有車輛停靠并獲取停靠信息。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停車位時,磁性傳感裝置被磁場觸發導通,向控制系統發送傳感信息,即判斷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成功,車位被占用。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停車位時,激光發射自返回接收傳感器失去光信號,被觸發向控制系統發送傳感信息,即判斷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成功,車位被占用。
前述的后臺服務器內設有路線圖數據系統,所述路線圖數據系統與導航系統信號連接。所述路線圖數據系統用于實時接收后臺服務器的信息,生成車庫入口到每個停車位的路線圖以及每個停車位到車庫出口的地圖,并將引導地圖數據傳遞給導航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后臺服務器、控制系統、路線圖數據系統等的設置,引導無人駕駛公交車依次有序進入停車庫,并按照指定路線停放。同時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需要駛出停車庫時,引導無人駕駛公交車依次有序駛出,做到了真正的無人操縱,實現了高效率、低成本的運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電路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的含義:1-后臺服務器,2-控制系統,3-視覺感知系統,4-傳感裝置,5-導航系統,6-感應開關,7-路線圖數據系統。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該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設置于停車庫中,停車庫包括車庫入口、車庫出口,車庫入口設有入口道閘,車庫出口設有出口道閘。停車管理系統包括后臺服務器1和控制系統2,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設有導航系統5,導航系統5用于指揮無人駕駛公交車按照指定路線行駛。控制系統2、導航系統5均與后臺服務器1信號連接,后臺服務器1用于接收停車庫現場信息以及無人駕駛公交車車輛信息。停車管理系統還包括視覺感知系統3和傳感裝置4。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上均設有視覺感知系統3,視覺感知系統3包括圖像采集裝置和攝像頭。圖像采集裝置通過掃描無人駕駛公交車車窗處的專屬電子標簽,完成車輛識別及信息寫入。圖像采集裝置的工作原理與高速路口ETC工作原理類似。攝像頭用于采集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視覺感知系統3將車輛信息及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通過控制系統2實時存儲到后臺服務器1中。傳感裝置4置于停車位上,傳感裝置4為磁性傳感裝置和光傳感裝置的組合,傳感裝置4用于感應停車位是否有車輛停靠并獲取停靠信息。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停車位時,磁性傳感裝置被磁場觸發導通,向控制系統2發送傳感信息,即判斷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成功,車位被占用。光傳感裝置為激光發射自返回接收傳感器,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停車位時,激光發射自返回接收傳感器失去光信號,被觸發向控制系統2發送傳感信息,即判斷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成功,車位被占用。視覺感知系統3、傳感裝置4均與控制系統2電連接。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上還設有感應開關6,感應開關6與控制系統2電連接,感應開關6用于控制入口道閘和出口道閘的開啟與關閉。后臺服務器1內設有路線圖數據系統7,路線圖數據系統7與導航系統5信號連接。路線圖數據系統7用于實時接收后臺服務器1的信息,生成車庫入口到每個停車位的路線圖以及每個停車位到車庫出口的地圖,并將引導地圖數據傳遞給導航系統5。
實施例2:如圖1所示,該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停車管理系統設置于停車庫中,停車庫包括車庫入口、車庫出口。停車管理系統包括后臺服務器1和控制系統2,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設有導航系統5,導航系統5用于指揮無人駕駛公交車按照指定路線行駛。控制系統2、導航系統5均與后臺服務器1信號連接,后臺服務器1用于接收停車庫現場信息以及無人駕駛公交車車輛信息。停車管理系統還包括視覺感知系統3和傳感裝置4,傳感裝置4置于停車位上,視覺感知系統3、傳感裝置4均與控制系統2電連接。視覺感知系統3包括圖像采集裝置和攝像頭。圖像采集裝置通過掃描無人駕駛公交車車窗處的專屬電子標簽,完成車輛識別及信息寫入。圖像采集裝置的工作原理與高速路口ETC工作原理類似。攝像頭用于采集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視覺感知系統3將車輛信息及停車庫內的視頻信息通過控制系統2實時存儲到后臺服務器1中。傳感裝置4用于感應停車位是否有車輛停靠并獲取停靠信息。
實施例3:如圖1和圖2所示,應用該種停車管理系統的無人駕駛公交車管理辦法包括停車管理辦法和出車管理辦法,停車管理辦法包括以下步驟:
F001,停車庫內的傳感裝置4實時檢測停車位是否有車,將有無車位信號通過控制系統2傳遞給后臺服務器1,后臺服務器1接收車位信號,分析信號后將信息輸入路線圖數據系統7;
F002,夜間,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車庫入口時,視覺感知系統3掃描無人駕駛公交車車窗處的專屬電子標簽,獲取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登記信息,并將車輛信息通過控制系統2傳遞給后臺服務器1存儲;
F003,后臺服務器1指揮控制系統2開啟感應開關6,感應開關6開啟入口道閘,僅允許一輛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停車庫,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入后,入口道閘立即關閉;
F004,路線圖數據系統7形成最優空車位引導地圖,并將地圖信息傳送給導航系統5,導航系統5引導無人駕駛公交車行駛到指定停車位;
F005,下一輛需要駛入停車庫的無人駕駛公交車返回F001步驟繼續。
該種無人駕駛公交車出車管理辦法包括以下步驟:
F006,后臺服務器1分析停放在停車庫中的所有無人駕駛公交車的位置信號,將位置信號輸入路線圖數據系統7,路線圖數據系統7生成每輛無人駕駛公交車到車庫出口的車輛引導地圖,并將引導地圖數據輸送到相應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導航系統5中;
F007,白天,當無人駕駛公交車需要駛出停車庫運營時,后臺服務器1分時間段發送信號給停車庫內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導航系統5接收信號后指揮無人駕駛公交車按照引導地圖、根據距離車庫出口由近及遠的原則依次行駛到車庫出口;
F008,視覺感知系統3采集無人駕駛公交車車窗處的專屬電子標簽,并將車輛信息傳遞給控制系統2,控制系統2指揮感應開關6開啟出口道閘,無人駕駛公交車駛出停車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