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備方法、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備方法、觸控顯示屏。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觸控屏(Touch Panel)技術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由于電容 式觸控屏具有定位精確靈敏、觸摸手感好以及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目 前,觸控屏主要以外掛式觸控屏為主。
[0003] 然后,為了提高觸控屏的響應靈敏度和識別觸控位置的精確度,會采用較為復雜 的響應機理和算法,這樣就會導致相應的1C更加耗電,大大降低了觸控顯示屏的使用時間, 因此,如何提升觸控顯示屏的使用時間,稱為業界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備方法、觸控顯示屏,可延長觸控顯示 屏的使用時間。
[0005]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 -方面,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觸控區域和周邊區域,所述觸控區域包括設置在 襯底基板上的觸控結構,所述周邊區域包括設置在所述襯底基板上的多個壓電發電器件, 所述壓電發電器件用于至少向所述觸控結構提供電能;所述壓電發電器件包括第一電極、 第二電極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發電層,所述發電層的材料為壓電 材料。
[0007]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平行且同層設置;所述發電層包括氧化鋅 納米線陣列,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包括氧化鋅納米線,所述氧化鋅納米線的一端與所述 第一電極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極接觸。
[0008]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間距為5~15mi;所述第一電 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的寬度為3~8mi。
[0009] 優選的,所述觸控結構包括交叉設置的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所述第一 觸控電極包括多個直接連接的第一觸控子電極;所述第二觸控電極包括多個第二觸控子電 極,相鄰所述第二觸控子電極之間通過搭橋連接;所述第一觸控電極和所述第二觸控電極 相互絕緣。
[0010]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一觸控子電極或所述搭橋 同層設置。
[0011] 基于上述,優選的,所述周邊區域還包括與所述襯底基板接觸的黑色光阻層,或者 白色光阻層;其中,當為白色光阻層時,所述周邊區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白色光阻層遠離所 述襯底基板一側的遮光層。
[0012]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在觸控區域形成位于襯底基板上 的觸控結構,還包括:在周邊區域形成位于所述襯底基板上的多個壓電發電器件,所述壓電 發電器件用于至少向所述觸控結構提供電能;其中,形成所述壓電發電器件包括:通過構圖 工藝形成平行且同層的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通過印刷工藝,形成氧化鋅納米線陣列, 使所述氧化鋅納米線陣列中的氧化鋅納米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極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 二電極接觸。
[0013] 優選的,所述觸控結構包括交叉的第一觸控電極和第二觸控電極,所述第一觸控 電極包括多個直接連接的第一觸控子電極,所述第二觸控電極包括多個第二觸控子電極, 相鄰所述第二觸控子電極之間通過搭橋連接;所述第一觸控電極和所述第二觸控電極相互 絕緣;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一觸控子電極或所述搭橋通過同一次構圖工 藝形成。
[0014] 再一方面,提供一種觸控顯示屏,包括顯示面板和上述的觸控面板;所述觸控面板 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側。
[0015] 優選的,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對盒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 觸控面板設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屏蔽層,所述屏蔽層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襯底的表面 且完全覆蓋所述襯底。
[0016] 優選的,所述觸控顯示屏還包括儲電器,所述儲電器用于收集所述觸控面板中的 壓電發電器件產生的電能,并至少向所述觸控面板中的觸控結構提供電能。
[0017]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備方法、觸控顯示屏,通過在周邊區域設 置壓電發電器件,可基于在觸控區域發生觸控而使觸控面板形變時,使壓電發電器件發電, 從而可以為觸控區域的觸控結構提供電能,甚至當其應用在觸控顯示屏時,可為顯示面板 提供電能,從而可延長觸控顯示屏的使用時間。此外,由于觸控面板發生形變是基于手指的 觸摸而發生的,因此,觸控面板受力有限,作用到壓電材料的機械力也不會太大,因此不易 損壞壓電發電器件,使得該壓電發電器件的壽命較長。
【附圖說明】
[0018]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0020]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壓電發電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a為圖2中AA向示意圖一;
[0022] 圖3b為圖2中AA向示意圖二;
[0023]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結構的示意圖;
[0024]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周邊區域的剖視示意圖一;
[0025]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周邊區域的剖視示意圖二;
[0026]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
[0027] 附圖標記:
[0028] 01-觸控面板;02-液晶顯示面板;03-光學透明膠;1-觸控區域;2-周邊區域;10-襯 底基板;11-觸控結構;111-第一觸控子電極;112-第二觸控子電極;113-搭橋;114-絕緣塊; 21-壓電發電器件;211-第一電極;212-第二電極;213-氧化鋅納米線;214-電極引線;31-黑 色光阻層;41-白色光阻層;42-遮光層;51-第一基板;52-第二基板;521-屏蔽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觸控面板01,如圖1所示,包括觸控區域1和周邊區域2, 觸控區域1包括設置在襯底基板10上的觸控結構11,周邊區域2包括設置在襯底基板10上的 多個壓電發電器件21,該壓電發電器件21用于至少向觸控結構11提供電能;其中,該壓電發 電器件21包括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的發電 層,該發電層的材料為壓電材料。
[0031]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周邊區域2位于觸控區域1的外側周邊,即,觸控區域1被周邊 區域2包圍。
[0032] 第二,不對觸控結構11的具體結構進行限定,只要能基于手指的觸控識別到相應 的觸控位置即可。其中,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不管是何種類型的觸控結構11,都需要 有相應的電能提供至觸控結構,才能進行觸控位置的識別。
[0033] 基于不同的觸控結構11,可采用電流變化方式或電容變化方式進行觸控位置的識 別。
[0034] 對于電流變化方式,當手指觸摸觸控面板時,由于人體電場,手指與觸控結構11間 會形成耦合電容,四邊或四角上的狹長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電流強弱與手指到 四邊或四角上的狹長電極的距離成反比,與觸控面板相連的控制器便會計算電流的比例及 強弱,準確算出觸點位置。
[0035] 對于電容變化方式,當手指觸摸觸控面板時,人體電場就會作用在觸控結構11的 自電容或互電容上,使電容值發生變化,從而確定觸點位置。
[0036] 第三,壓電效應是指晶體材料在外界機械壓力作用下可以產生電壓,具體的,某些 晶體材料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發送形變時,其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同時在 它的兩個相對表面上出現正負相反的電荷。當外力去掉后,它又會恢復到不帶電的狀態。
[0037] 基于此,對于壓電材料,只要是在受到外界機械力(擠、壓、拉、伸等)作用下可以產 生電壓,且在外力去掉后恢復不帶電狀態即可。例如可以為導電聚合物材料。
[0038]其中,本發明實施例中,當手指觸摸觸控面板01的觸控區域1時,會使觸控面板01 發生形變,而觸控面板01發生形變時,會對壓電材料產生機械力,從而使得壓電材料產生電 荷。
[0039] 此外,不對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材料進行限定,只要能將壓電材料在形變時產 生的電荷收集并以電壓的形成導出即可。基于壓電材料的不同,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可以 異層設置,也可以同層設置。
[0040] 其中,為了將收集的電壓導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還應該包括與第一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