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檢測到的第二姿態,以將第二框基本上放置在面板11的中央的指令,以下會再詳細說明。此外,存儲單元14也可儲存操作系統、應用程序、數據處理程序及各種文檔(document)的電子數據等等。其中,操作系統系管理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程序,應用程序可例如為文字編輯程序或是電子郵件程序,或其它。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2是以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為例,并執行這些程序。
[0054]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儲單元14中儲存的軟件部件可例如包含操作系統、通信模塊(或指令集)、接觸/移動模塊(或指令集)、圖形模塊(或指令集)、文本輸入模塊(或指令集)、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或指令集)及應用程序(或指令集)等等。其中,操作系統包括用于控制和管理一般系統任務。通信模塊便于通過一個或多個外部連接端(例如USB)與其它設備通信,并且還包括用于處理接收的數據的各種軟件部件。接觸/移動模塊可以檢測與觸控外蓋13和其它觸摸敏感設備(例如觸控板或其它的觸控面板)的接觸。另夕卜,接觸/移動模塊也包括用于執行與檢測接觸相關的各種操作的各種軟件部件。圖形模塊包括用于在面板11上呈現和顯示圖形的各種已知軟件部件。可以作為圖形模塊的一個部件的文本輸入模塊可提供用于在各種應用程序(例如聯絡人、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器和需要文本輸入的其它應用程序)中輸入文本的軟件鍵盤。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確定設備的位置,并提供位置信息用于各種應用程序。此外,存儲單元14除了可儲存上述的模塊或指令集,當然也可儲存上述沒有提到的其它的模塊或數據結構。
[0055]接著,請接著參照圖4及圖5A所示,其中,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外蓋的功能方塊圖,而圖5A為使用者以兩只手指操作觸控外蓋的立體示意圖。
[0056]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結構132可包含第一感測層132a、第二感測層132b、電容檢測單元132c及電壓供應單元132d。
[0057]第一感測層132a及第二感測層132b分別借由線路與電容檢測單元132c電性連接。其中,第一感測層132a具有多條第一感測線,這些第一感測線沿第一方向X(例如水平方向)間隔配置。第二感測層132b相對第一感測層132a設置,并具有多條第二感測線,且這些第二感測線沿第二方向Y(例如垂直方向)間隔配置。其中,第一感測層132a與第二感測層132b于空間中分離設置。具體來說,第一感測層132a與第二感測層132b是位于空間中的不同平面(兩者可透過絕緣層電性隔離)。另外,這些第一感測線與這些第二感測線分別交錯以形成多個檢測點P。而電壓供應單元132d可提供電壓信號至第二感測線,由于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距離很近,且都是導電體,因此每一條第一感測線與每一條第二感測線之間于交錯位置(即檢測點P)處將具有耦合電容。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一感測層132a及第二感測層132b為設置于外蓋131朝向面板11的內表面上,因此,兩者之間需要一層絕緣層(圖未顯示)以電性隔離。但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可將第一感測層132a設置于外蓋131朝向面板11的內表面上,且第二感測層132b設置于外蓋131遠離面板11的外表面上(或相反),兩者之間可以外蓋131作為電性隔離的材料,不需再設置絕緣層。
[0058]電容檢測單元132c分別與這些第一感測線及這些第二感測線電性連接,以檢測這些第一感測線與這些第二感測線之間耦合電容的改變,進而提供碰觸信號,而觸控信號可傳送至控制單元12,以供控制單元12執行判斷或分析,以確認選取的對象及產生對應的控制動作。舉例來說,當使用者的手指接觸或近乎接觸特定的檢測點P時,手指將會改變對應于檢測點P位置的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之間的稱合電荷(charge coupling),進而影響到該檢測點P的電容值。借由電容檢測單元132c檢測第一感測線第二感測線之間的耦合電容的改變,即可判斷使用者手指所接觸的位置。
[0059]電容檢測單元132c可以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感應芯片(sensor IC),其用以檢測各檢測點P的電容值,并將模擬型式的電容信號轉換為數字電容信號,再將數字電容信號傳輸至與電容檢測單元132c電性連接的控制單元12(圖4未顯示控制單元12)。
[0060]此外,在其它實施例中,這些第一感測線與電容檢測單元132c之間進一步可包括濾波器,其可利用例如反向放大器(inverting amplifier)的電路來實現。借由濾波器可消除觸控感應結構內部的寄生電容(parasitic capacitance)。例如不同的第一感測線之間的電容效應、不同的第二感測線之間的電容效應、或各感測線分別與接地電位之間的電容效應。簡單來說,濾波器可使輸入至電容檢測單元132c的信號不受檢測點P以外的電容影響。
[0061]以下將解釋觸控外蓋13的觸控感測結構132透過多指輸入產生對應操作的方式。請同時參照圖5A及圖5B所示,其中,圖5B為掃描觸控感測結構132后顯示兩個不重疊的手指的電容變化示意圖。
[0062]圖5A是顯示使用者的多個手指接觸觸控外蓋13的示意圖,實際手指與觸控外蓋13接觸的方式、接觸的手指數量不以圖面為限制。另外,雖然本實施例顯示在外蓋131的蓋體1311上進行操作,但在其它的實施例中,也可有多指操作于蓋體1311及側壁1312,不以圖面的操作為限制。
[0063]在本實施例中,是以中指F1、食指F2作為操作手指為例。當中指Fl及食指F2同時接觸蓋體131的觸控感測結構132時,電容檢測單元132c可檢測到第一峰值200及第二峰值204,第一峰值200即為對應中指Fl于觸控感測結構132的耦合電容變化量,第二峰值204則為對應食指F2于觸控感測結構132的耦合電容變化量。緊臨第一峰值200及第二峰值204之間為波谷值203,此波谷值203是由兩只手指頭之間的間隙所產生。因此透過檢視耦合電容變化量的第一峰值200及第二峰值204所產生的時間差、同步移動、相對移動的方式等等,可推估出使用者的手指輸入姿態,并將此手指碰觸信號傳送給控制單元12進行對應控制操作。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可以理解,如果操作的手指數量增加,將會對應的增加其峰值、峰值之間波谷的數量以及應用的方式。據此,透過多個手指依序或同時于觸控感測結構132上接觸、移動,可于觸控外蓋13上進行不同類型的操作,并實現避免操作時,手指遮擋使用者視線的檢測手指輸入的方法。
[0064]此外,雖然圖5B所顯示的波谷值203為非零的耦合電容變化量,但也可有實施例的波谷值203為零,且波谷值203的數值變化將會依據相鄰手指的距離而有所不同。
[0065]另外,請參照圖6所示,其為圖1的手持式電子裝置I中,觸控外蓋13被觸發的示意圖。圖6未顯示觸控感測結構132。
[0066]具體來說,使用者在操作手持式電子裝置I時,可預先設定該使用者的握持習慣,而控制單元13可分析該使用者于操作設定界面時所觸發檢測點的觸發事件。其中,觸發事件包含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并將其定義為激活判斷條件,并儲存于存儲單元14內。換句話說,就是先將該使用者于操作手持式電子裝置I時的握持位置或習慣等等定義為激活判斷條件。舉例來說,以觸發數量分布、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的觸發事件為例,如圖6所示,當使用者握持手持式電子裝置I時,控制單元13可分析握持位置被觸發的檢測點位置,并將此位置相鄰且觸發數量大于預定值定義為觸發區域A。本實施例的檢測點的觸發數量分布是在側壁1312的其中之一具有一個觸發區域Al、另一側壁1312具有兩個觸發區域A2,且蓋體1311具有一個觸發區域A3。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觸發數量分布及觸發位置是指各個觸發區域的分布數量及位置,而觸發數量形貌則為各個觸發區域A的形狀,即觸發區域A1、A2、A3的形狀。另外,觸發頻率為某些位置的點擊頻率,而觸發時間是指抓握位置超過一定時間,或者是使用者的作息習慣坐坐寸寸ο
[0067]在設定完成后,控制單元12每間隔預定時間就計算觸控外蓋13上的這些檢測點的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因此,當使用者的手碰觸到觸控外蓋13時,控制單元13在接收碰觸信號之后,可計算被觸發的檢測點的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并將計算取得的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與預先儲存于手持式電子裝置I內的激活判斷條件進行比較。
[0068]如果觸發事件(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符合激活判斷條件時,則允許觸控感測結構132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至少一個輸入動作。換句話說,必須在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符合激活判斷條件的前提下,控制單元13才可以執行其它作動,即允許使用者透過觸控感測結構132接收控制動作的輸入,且手持式電子裝置I依據此輸入動作對應執行操作。其中,此操作包含對應在面板11上放大并基本上置中結構化電子文檔的多個內容框中的第一框,且放大包括擴展該第一框,使得第一框的寬度基本上與面板11的寬度相同,以下將再詳細說明。因此,當有其它使用者握持并想操作手持式電子裝置I時,則會因觸發數量分布、或觸發時間、或觸發頻率、或觸發數量形貌、或觸發位置等觸發事件與原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激活判斷條件不相同,而無法繼續操作手持式電子裝置I,借此提升手持式電子裝置I的安全性。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手持式電子裝置I進一步可包括指紋辨識單元(圖未顯示),指紋辨識單元與控制單元12電性連接,并可辨識至少一根手指頭的指紋。因此,使用者可預先將其指紋儲存于存儲單元14中,當要激活手持式電子裝置I時,可將手指頭碰觸例如觸控外蓋13的蓋體1311上的特定區域,而控制單元12可將特定區域內的指紋與預先儲存的指紋進行比較,如果符合,則手持式電子裝置I可被激活,并接受使用者輸入的輸入動作,而控制單元12可依此輸入動作產生對應的操作。如果不符合,則控制單元12判定該使用者為不允許的使用者,因此無法激活手持式電子裝置I。
[0069]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