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冷裝置,具體為一種計算機水冷循環裝置,屬于散熱設備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腦在工作過程,由于內部的元器件較多,使得主機內部會聚集大量的熱,以往的散熱方式大多采用風扇對CPU、顯卡進行降溫,隨著散熱技術的不斷提高,水冷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水冷系統利用水泵使散熱管中的冷卻液循環并進行散熱,在散熱器上的吸熱部分用于從電腦CPU、北橋、顯卡上吸收熱量。
當前的水冷裝置在工作時冷卻液的降溫速度較慢,散熱效果不太好,在降溫過程中,部分熱量會聚集在機箱中無法散出,在對水箱進行加液時,需要拆下側板,再對水箱進行加液,比較繁瑣,并且在加液過程中容易產生氣泡影響散熱效率。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計算機水冷循環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計算機水冷循環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計算機水冷循環裝置,包括機箱、側板以及散熱管;所述機箱內部設置水箱,且水箱底部設置海綿底座;所述水箱內壁設置水位傳感器,且水箱內部設置水泵;所述水泵連接CPU水冷頭,且CPU水冷頭連接顯卡水冷頭;所述CPU水冷頭和所述顯卡水冷頭均固定在主板上;所述機箱側壁連接側板,且側板內側固定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內部設有控制芯片,且控制芯片連接溫度傳感器和電源控制器;所述控制盒表面設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所述控制盒底部設置散熱風扇;所述側板外部設有散熱管,且散熱管頂部設置進水匯流管;所述散熱管底部設置出水匯流管,且散熱管表面設有觀察窗。
優選的,所述水箱頂部連接加液管,且加液管頂部連接緩沖管;所述緩沖管頂端連接注液管,且注液管連接防塵蓋。
優選的,所述緩沖管呈傾斜狀設置,且緩沖管貫穿于所述機箱頂部。
優選的,所述顯卡水冷頭通過導管連通至所述進水匯流管內部。
優選的,所述散熱管設有若干個,且散熱管均與進水匯流管和出水匯流管內部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出水匯流管連通至所述水箱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水冷裝置將散熱器安裝在機箱的外部,可使散熱器表面的溫度更低,并且散熱管設有若干個,能夠將冷卻液分散降溫,從而大大提高冷卻液的降溫速度;在散熱管表面設有觀察窗,便于用戶了解水流速度和水量,還可增加機箱的觀賞性;通過注液管可直接對水箱進行加液,用戶不必再拆下側板進行加液,使得加液過程更為簡單、方便;通過設置緩沖管能夠減緩加液時冷卻液的流動速度,從而避免冷卻液中產生氣泡,影響散熱效果;海綿底座用于減緩水箱在運行過程中的震動,從而減少主機在運行過程中的噪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板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器連接示意圖。
圖中:1、機箱,101、側板,2、主板,201、CPU水冷頭,202、顯卡水冷頭,3、水箱,301、海綿底座,302、加液管,4、水位傳感器,5、水泵,6、注液管,601、緩沖管,602、防塵蓋,7、控制盒,701、顯示屏,702、控制按鈕,703、控制芯片,704、電源控制器,705、溫度傳感器,8、散熱風扇,9、散熱管,901、進水匯流管,902、觀察窗,903、出水匯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所示,一種計算機水冷循環裝置,包括機箱1、側板101以及散熱管9;所述機箱1內部設置水箱3,水箱3內部用于儲存冷卻液;所述水箱3底部設置海綿底座301,海綿底座301用于減緩水箱3在運行過程中的震動,從而減少主機在運行過程中的噪聲;所述水箱3內壁設置水位傳感器4,水位傳感器4用以檢測水箱3中的水位,當水位過低時可提醒;所述水箱3內部設置水泵5;所述水泵5連接CPU水冷頭201,用于對CPU進行散熱;所述CPU水冷頭201連接顯卡水冷頭202,對顯卡進行散熱;所述CPU水冷頭201和所述顯卡水冷頭202均固定在主板2上;所述機箱1側壁連接側板101;所述側板101內側固定有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內部設有控制芯片703;所述控制芯片703連接溫度傳感器705和電源控制器704;所述控制盒7表面設有顯示屏701和控制按鈕702,溫度數據和水位數據均會顯示在顯示屏701上;所述控制盒7底部設置散熱風扇8;所述側板101外部設有散熱管9,將散熱管9安裝在機箱1的外面,能夠提高冷卻液的散熱速度;所述散熱管9頂部設置進水匯流管901;所述散熱管9底部設置出水匯流管903,散熱管9、出水匯流管903以及進水匯流管901均為鋁制結構;所述散熱管9表面設有觀察窗902,觀察窗902為透明結構,便于用戶了解水流速度和水量,還可增加機箱1的觀賞性。
其中:溫度傳感器705型號為T7412A ;水位傳感器4型號為LSF-2.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水箱3頂部連接加液管302,且加液管302頂部連接緩沖管601;所述緩沖管601頂端連接注液管6,且注液管6連接防塵蓋602,通過注液管6可直接對水箱3進行加液,不必再拆下側板101進行加液,使得加液過程更為簡單、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緩沖管601呈傾斜狀設置,且緩沖管601貫穿于所述機箱1頂部,通過設置緩沖管601能夠減緩冷卻液的流動速度,從而避免冷卻液中產生氣泡,影響散熱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顯卡水冷頭202通過導管連通至所述進水匯流管901內部,可對顯卡進行散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散熱管9設有若干個,且散熱管9均與進水匯流管901和出水匯流管903內部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出水匯流管903連通至所述水箱3內部,冷卻液可均勻進入各個散熱管9中,從而大大提高冷卻液的降溫速度,從而提高散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在工作時,水箱3中冷卻液在水泵5的作用下,進入CPU水冷頭201中,然后再經過顯卡水冷頭202進入進水匯流管901中,隨后冷卻液分散至各個散熱管9中降溫,在天氣較為炎熱的時候可開啟散熱風扇8提高降溫速度,降溫后的冷卻液從出水匯流管903返回水箱,可通過控制盒7對水冷設備進行控制,當水位傳感器4檢測到水位過低時,可擰下防塵蓋602,將冷卻液由注液管6、緩沖管601、加液管302進入水箱3中。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