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盜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盜計算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使用計算機時,都會把比較重要的文件和信息儲存在計算機內,如果計算機一旦丟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一般的計算機只有內部系統的密碼鎖,這樣的防盜系統很容易被破解,一旦整個計算機被盜竊,信息和文件很容易遭到泄露,起不到真正的保護防盜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盜計算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盜計算機,包括上機板和下機板,所述上機板和下機板的后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所述上機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紅外線感應片,所述下機板的內腔固定安裝有控制器,所述下機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腳均嵌接有吸附裝置,所述上機板的上表面邊緣固定安裝有指紋識別器,所述紅外線感應片和指紋識別器均電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電連接吸附裝置;
所述吸附裝置包括吸附槽,所述吸附槽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橡膠墊,所述吸附槽的頂端的中心嵌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冠齒輪,且螺帽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橡膠塞,所述橡膠塞的側表面和吸附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冠齒輪的頂端轉動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和控制器電連接,所述螺帽的上端、冠齒輪、齒輪和電機均設置在底板的內腔。
優選的,所述吸附裝置至少為四個,且吸附裝置嵌接于底板的下表面的四角。
優選的,所述電機為雙向可逆電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吸附裝置對計算機機體的固定,防止計算機被偷盜,從根本上防止了儲存在計算機內的文件和信息的丟失,對人們的財產和信息進行了保護,起到了很好的防盜效果,并且該防盜計算機設有紅外線感應片和指紋識別器,可以智能識別計算機的主人進行解鎖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吸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機板、2下機板、3轉軸、4紅外線感應片、5控制器、6底板、7吸附裝置、71吸附槽、72橡膠墊、73螺帽、74螺紋桿、75橡膠塞、76冠齒輪、77齒輪、78電機、8指紋識別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盜計算機,包括上機板1和下機板2,所述上機板1和下機板2的后端通過轉軸3轉動連接,所述上機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紅外線感應片4,紅外線感應片4可以對外界的紅外感應信號進行獲取,所述下機板2的內腔固定安裝有控制器5,所述下機板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底腳均嵌接有吸附裝置7,所述上機板1的上表面邊緣固定安裝有指紋識別器8,所述紅外線感應片4和指紋識別器8均電連接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電連接吸附裝置7,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指紋進行對比和識別;
所述吸附裝置7包括吸附槽71,所述吸附槽71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橡膠墊72,防止發生氣體泄漏增加密封性,所述吸附槽71的頂端的中心嵌接有螺帽73,所述螺帽7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冠齒輪76,且螺帽73的下端轉動連接有螺紋桿74,所述螺紋桿74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橡膠塞75,螺紋桿74向上運動會帶動橡膠塞75移動,所述橡膠塞75的側表面和吸附槽71的內壁滑動連接以減少摩擦力,所述冠齒輪76的頂端轉動連接有齒輪77,所述齒輪77和電機78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78和控制器5電連接,以根據紅外和指紋情況進行運轉,所述螺帽73的上端、冠齒輪76、齒輪77和電機78均設置在底板6的內腔,整體包裹防止部件裸露遭到破壞。
為了實現將計算機吸附得更緊,所述吸附裝置7至少為四個,且吸附裝置7嵌接于底板6的下表面的四角。
為了實現電機78可隨時調節吸附裝置7的吸緊和松開,所述電機78為雙向可逆電機。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紅外線感應片4感應人體的紅外線,若果有人接近計算機,紅外線感應片4會將電信號傳遞給控制器5,控制器5控制電機78轉動,電機78帶動齒輪77轉動,齒輪77和冠齒輪76嚙合,同時帶動冠齒輪76轉動,冠齒輪76帶動螺帽73轉動,由于螺紋桿74和螺帽73轉動連接,所以螺紋桿74再隨著螺帽73轉動過程中會向上或向下移動,當螺紋桿74向上時,會帶動橡膠塞75向上移動,橡膠塞75會將吸附槽71下端的進行減壓,從而對計算機放置的平面起吸附作用,牢牢地將計算機吸附在平面上,如果計算機主人需要移動計算機時,通過指紋識別器8識別指紋,將電信號傳遞給控制器5,控制器5控制電機78反方向轉動,橡膠塞75向下移動,吸附裝置7沒有吸附力,就可以移動計算機。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