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指紋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指紋識別模組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技術的迅猛發展,用戶對移動智能終端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移動智能終端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隨著移動支付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指紋識別模組已經成為移動智能終端,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標準配置之一。
但是目前的指紋識別模組不可進行拆卸,當指紋識別模組出現反應不靈敏或者損壞等故障時,只能更換整個移動終端設備,造成了很大的成本浪費;另外,用戶也不能根據自己對顏色的喜好更換不同顏色的指紋識別模組,因此不可拆卸的指紋識別模組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拆卸的指紋識別模組,既能夠滿足廣大用戶的不同需求,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拆卸的指紋識別模組,既能夠滿足廣大用戶的不同需求,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指紋識別模組的移動終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指紋識別模組,能夠從后蓋板拆卸,包括連接觸控模塊與主板且能夠沿豎直方向運動的pcb硬板組件,以及推動所述pcb硬板組件運動的杠桿,所述pcb硬板組件與機殼之間還設置有供所述pcb硬板組件彈出的彈性元件,所述杠桿與所述機殼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杠桿,且供所述杠桿復位的扭矩彈簧。
優選的,所述pcb硬板組件包括水平硬板,和設置在所述水平硬板的兩側且與所述水平硬板垂直相連的第一豎直硬板和第二豎直硬板,且所述第一豎直硬板和所述第二豎直硬板上均開設有供所述彈性元件伸入的凹槽。
優選的,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片,且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機殼相連。
優選的,所述杠桿包括依次連接的施力段,u型連接段,和設置在所述u型連接段兩側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且所述第一支臂與所述第一豎直硬板相抵接,所述第二支臂與所述第二豎直硬板相抵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豎直硬板和所述第二豎直硬板的內側均設置有凸起,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均設置有凹口,且所述凸起與所述凹口相配合。
優選的,所述扭矩彈簧包括第一扭矩彈簧和第二扭矩彈簧,且所述第一扭矩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機殼,所述第二扭矩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支臂和所述機殼。
優選的,所述觸控模塊包括相連的蓋板和觸控集成,所述蓋板和所述觸控集成內嵌在嵌槽內,且與所述嵌槽過渡連接。
一種移動終端,包括指紋識別模組,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為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指紋識別模組。
優選的,所述移動終端為手機,或者為平板電腦。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能夠從后蓋板拆卸,包括連接觸控模塊與主板且能夠沿豎直方向運動的pcb硬板組件,以及推動pcb硬板組件運動的杠桿,pcb硬板組件與機殼之間還設置有供pcb硬板組件彈出的彈性元件,杠桿和機殼之間還設置有供杠桿復位的扭矩彈簧。當需要拆卸指紋識別模組時,首先需要對杠桿的一端施加向上的力,杠桿的另一端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推動pcb硬板組件向上運動,pcb硬板組件克服彈性元件的力向上彈出,用戶可從后蓋板拆卸指紋識別模組,當指紋識別模組拆卸完畢后,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杠桿回復到初始狀態。由于該指識別模組的結構簡單,拆卸方便,因此,當指紋識別模組出現反應不靈敏或者損壞等故障時,只需更換模組即可,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另外,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對顏色的喜好更換模組,滿足了廣大用戶的不用需求。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其中,各部件的具體名稱如下:
1-蓋板,2-觸控集成,3-嵌槽,4-彈性元件,5-pcb硬板,51-水平硬板,52-第一豎直硬板,53-第二豎直硬板,54-凹槽,55-凸起,6-home鍵,7-杠桿,71-施力段,72-u型連接部,73-第一支臂,74-第二支臂,75-凹口,81-第一扭矩彈簧,82-第二扭矩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拆卸的指紋識別模組,既能夠滿足廣大用戶的不同需求,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另一核心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指紋識別模組的移動終端。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所指的“上下方位”指的是當指紋識別模組安裝完畢后,將移動終端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以使用時的狀態為基準進行放置,顯示面板方向為上,后蓋板方向為下。
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能夠從后蓋板拆卸,包括連接觸控模塊與主板且能夠沿豎直方向運動的pcb硬板組件5,以及推動pcb硬板組件5運動的杠桿7,pcb硬板組件5與機殼之間還設置有供pcb硬板組件5彈出的彈性元件4,杠桿7和機殼之間還設置有供杠桿7復位的扭矩彈簧。當需要拆卸指紋識別模組時,首先需要對杠桿7的一端施加向上的力,杠桿7的另一端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推動pcb硬板組件5向上運動,pcb硬板組件5克服彈性元件4的力向上彈出,用戶可從后蓋板拆卸指紋識別模組,當指紋識別模組拆卸完畢后,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杠桿7回復到初始狀態。由于該指識別模組的結構簡單,拆卸方便,因此,當指紋識別模組出現反應不靈敏或者損壞等故障時,只需更換模組即可,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另外,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對顏色的喜好更換模組,滿足了廣大用戶的不用需求。
進一步的,pcb硬板組件5包括水平硬板51,和設置在水平硬板51的兩側且與水平硬板51垂直相連的第一豎直硬板52和第二豎直硬板52,且第一豎直硬板52和第二豎直硬板52上均開設有供彈性元件4伸入的凹槽54。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豎直硬板52和第二豎直硬板53用于將主板上的電流通過水平硬板51傳遞到觸控模塊,從而實現觸控功能。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彈性元件4為彈片,彈性元件4的一端伸入凹槽54內,彈性元件4的另一端與機殼相連。當觸控模組受力上移時,pcb硬板組件5需克服彈性元件4的力向上移動。
進一步的,杠桿7包括依次連接的施力段71,u型連接段72,和設置在u型連接段72兩側的第一支臂73和第二支臂74,且第一支臂73與第一豎直硬板52相抵接,第二支臂74與第二豎直硬板53相抵接。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豎直硬板52和第二豎直硬板53的內側均設置有凸起55,第一支臂73和第二支臂74上均設置有凹口75,且凸起55和凹口75相配合。當對杠桿7的施力段71施力時,第一支臂73和第二支臂74在扭矩彈簧的作用下,推動與凹口75配合的凸起55向上移動,從而推動pcb硬板組件5向上移動。
進一步的,扭矩彈簧包括第一扭矩彈簧81和第二扭矩彈簧82,且第一扭矩彈簧81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臂73和機殼,第二扭矩彈簧82分別連接第二支臂74和機殼。當觸控模組彈出后,杠桿7在第一扭矩彈簧81和第二扭矩彈簧82的作用下復位。
進一步的,觸控模塊包括相連的蓋板1和觸控集成2,蓋板1和觸控集成2內嵌在嵌槽3內,且與嵌槽3過渡連接。需要說明的是,蓋板1和觸控集成2通過膠水粘結在一起。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指紋識別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為上述任意一實施例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
由于該移動終端采用了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因此該移動終端兼具上述實施例所公開的指紋識別模組的技術優勢,本文中對此不再進行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移動終端可以為手機,也可以為平板電腦。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