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信息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臨床高通量測序實驗室中,每一個樣本測序的結果都是數以千計甚至上萬的基因變異位點。針對這些位點,已有一個廣泛應用、廣被接受的指南——《美國acmg協會關于基因變異臨床解讀的指南(2015)》。但是,該指南的應用評估體系非常復雜,使得手工分析一個病人的結果都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目前還缺乏一種高效的變異位點評估方法及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一方面,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了一種基因變異評估方法,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
將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比對,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并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獲取第一判斷結果;
根據疾病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獲取第二判斷結果;
根據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第三判斷結果;并在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收錄時獲取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
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為lof,或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一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不為lof且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二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其中,所述第二頻率閾值低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的步驟進一步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第二比較結果以及突變頻率,按照預設評分規則對所述突變位點進行評分;其中,所述預設評分規則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2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所述評分為1分;
其中,當所述評分為0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0.5~1.5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2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具體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三比較結果,所述第三頻率閾值高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當所述第三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分。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疾病數據庫選自:hgmd、clinvar和omim。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選自:1000g、esp6500、kmtd、exac、gnomad和evs。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選自:1000g、esp6500、kmtd、exac和gnomad;其中,
當所述數據庫為1000g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1%;
當所述數據庫為esp6500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1%;
當所述數據庫為kmtd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
當所述數據庫為exac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
當所述數據庫為gnomad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比對利用高通量測序數據比對軟件進行,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比對軟件包括:bwa、maq、soap2和bowtie2。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包括:尋找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的差異,識別突變位點,并對所述變異位點進行功能注釋。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識別突變位點使用gatk軟件進行,功能注釋使用annovar軟件進行。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因變異評估系統,其包括:
高通量測序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
突變位點獲取模塊,用于將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比對,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并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獲取第一判斷結果;
第二判斷結果獲取模塊,用于根據疾病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獲取第二判斷結果;
第三判斷結果獲取模塊,用于根據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第三判斷結果;并在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收錄時獲取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
致病風險評估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致病風險評估模塊具體用于: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為lof,或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一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不為lof且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二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其中,所述第二頻率閾值低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及系統適用于高通量測序結果的分析解讀,其具有操作簡便、高效、節省時間、應用性較強等優勢,可用于臨床診斷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系統的基本結構框圖;
圖3為實施例1中經過annovar軟件處理的高通量測序數據示例圖;
圖4為實施例1中輸出結果示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圖,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0:獲取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
其中,高通量測序數據可通過測序平臺獲取,例如illumina公司的hisq2000/2500測序平臺、lifetechnologies公司的iontorrent平臺和單分子測序平臺,測序方式可以選擇單端測序,也可以選擇雙末端測序。
s200:將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比對,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并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獲取第一判斷結果;
其中,所述比對可以利用已知的高通量測序數據比對軟件進行,包括但不限于bwa、maq、soap2和bowtie2。所述突變位點包括snp和indel。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包括:尋找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的差異,識別突變位點,并對所述變異位點進行功能注釋。進一步地,識別突變位點使用gatk軟件進行,功能注釋使用annovar軟件進行,功能注釋后可得一個易于理解的突變位點信息列表(如圖3所示)。根據獲取的突變位點信息,即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lof即lossoffunctionmutation,包括stopgain;stoploss;frameshift;splicing。
s300:根據疾病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獲取第二判斷結果;
其中,疾病數據庫主要包含病患中發現的變異以及對其致病性的評估,所述疾病數據庫選自:hgmd、clinvar和omim。為了增加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優選地,所述疾病數據庫包括hgmd和clinvar。顯然,所述第二判斷結果有兩個:其一是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其二是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
s400:根據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第三判斷結果;并在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收錄時獲取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
其中,群體遺傳數據庫適用于獲取某變異在大規模人群中發生頻率的相關信息,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選自:1000g、esp6500、kmtd、exac、gnomad和evs。為了增加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優選地,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包括:1000g、esp6500、kmtd、exac和gnomad。顯然,所述第三判斷結果有兩個:其一是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其二是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所述突變頻率是指群體內發生某種突變的細胞和個體數的比例,其值可在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
s500: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
具體地,s500步驟包括: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為lof,或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一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不為lof且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二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其中,所述第二頻率閾值低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的2~3倍,更優選為2倍。
優選地,s500步驟進一步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第二比較結果以及突變頻率,按照預設評分規則對所述突變位點進行評分;其中,所述預設評分規則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2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所述評分為1分;
其中,當所述評分為0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0.5~1.5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2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可見,評分分值越高,意味著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性越高。
進一步地,所述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具體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三比較結果,所述第三頻率閾值高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當所述第三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分。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的4~6倍。
為了提高評估的準確性,進一步地,當所述數據庫為1000g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1%,所述第三頻率為10%;當所述數據庫為esp6500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1%,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10%;當所述數據庫為kmtd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20%;當所述數據庫為exac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20%;當所述數據庫為gnomad時,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4%,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為2%,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20%。
以上所述的低風險位點是風險最低的位點,預示著致病的可能性極低,但不排除疾病風險相關位點。中風險位點的疾病風險介于低風險位點與高風險位點之間,大多數中風險位點的變異實際都是良性的;高風險位點是風險最高的位點,這些位點有顯而易見的證據支持其致病性(例如疾病數據庫有收錄,或者是lof突變);但高風險位點的變異并非都是病理性的。根據acmg指南,還需要結合其他證據才能判斷變異的致病性。
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因變異評估系統,其包括:高通量測序數據獲取模塊100、突變位點獲取模塊200、第一判斷結果獲取模塊300、第二判斷結果獲取模塊400和致病風險評估模塊500,其中,
高通量測序數據獲取模塊100,用于獲取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
突變位點獲取模塊200,用于將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序列比對,獲取所述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的突變位點,并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獲取第一判斷結果;
第二判斷結果獲取模塊300,用于根據疾病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獲取第二判斷結果;
第三判斷結果獲取模塊400,用于根據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第三判斷結果;并在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收錄時獲取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
致病風險評估模塊500,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并輸出。
進一步地,致病風險評估模塊500具體用于: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為lof,或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一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不為lof且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二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并輸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并輸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并輸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其中,所述第二頻率閾值低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為所述第二頻率閾值的2~3倍,更優選為2倍。
進一步地,所述致病風險評估模塊500還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第二比較結果以及突變頻率,按照預設評分規則對所述突變位點進行評分;其中,所述預設評分規則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2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分;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所述評分為1分;
根據所述評分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其中,當所述評分為0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0.5~1.5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當所述評分為2時,表示所述突變位點的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進一步地,所述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1.5分,具體包括: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比較,獲取第三比較結果,所述第三頻率閾值高于所述第一頻率閾值;
當所述第三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1.5分;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分。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頻率閾值為所述第一頻率閾值的4~6倍。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方法和系統適用于疑似遺傳(主要指孟德爾遺傳)疾病患者的變異,并不適用于體細胞變異、藥物基因組變異或多基因孟德爾復雜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
為更好的說明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
(2)利用bwa軟件把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與參考基因組進行比對,使用gatk軟件尋找測序數據與參考基因組的差異,識別突變位點,并利用annovar軟件對所述變異位點進行功能注釋,得到一個易于理解的突變位點信息列表(如圖3所示);根據突變位點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為lof,獲取第一判斷結果;
(3)根據疾病數據庫hgmd和clinvar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獲取第二判斷結果;
(4)根據群體遺傳數據庫1000g、esp6500、kmtd、exac和gnomad中的信息,判斷所述突變位點是否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獲取第三判斷結果;并在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收錄時獲取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
(5)根據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第二判斷結果、第三判斷結果以及突變頻率,得到所述突變位點的評分結果并輸出(輸出結果如圖4所示,該圖中的第a列即計算之后的評分結果),根據評分結果評估致病風險: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為lof,或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其中,1000g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2%,esp6500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2%,kmtd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4%,exac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4%,gnomad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4%)比較,獲取第一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不為lof且所述第二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未收錄于所述疾病數據庫中,所述第三判斷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收錄于所述群體遺傳數據庫中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其中,1000g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1%,esp6500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1%,kmtd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2%,exac對應的第一頻率閾值為5%,gnomad對應的第二頻率閾值為2%)比較,獲取第二比較結果;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將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與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其中,1000g對應的第三頻率閾值為10%,esp6500對應的第三頻率閾值為10%,kmtd對應的第三頻率閾值為20%,exac對應的第三頻率閾值為20%,gnomad對應的第三頻率閾值為20%)比較,獲取第三比較結果;當所述第三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1.5分并輸出,其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三頻率閾值時,所述評分為0.5分并輸出,其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一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一頻率閾值時,得到此突變位點的評分為2分,其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高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高于或等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時,得到此突變位點的評分為0分,其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低風險位點;
當所述第二比較結果為所述突變位點的突變頻率低于預置的第二頻率閾值,得到此突變位點的評分為1分,其致病風險評估結果為中風險位點。雖然0.5分、1分、1.5分的突變位點均表示為中風險位點,但它們的致病風險并非完全相同,而是隨著分值的升高而增大。
分別利用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和《美國acmg協會關于基因變異臨床解讀的指南(2015)》對獲取的數千個待評估樣本的高通量測序數據進行評估,結果表明本發明的基因變異評估方法與《美國acmg協會關于基因變異臨床解讀的指南(2015)》的評估結果符合度很高。
最后所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