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卡電源調控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率的板載顯卡電源相數的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越來越多高畫質游戲的出現,獨立顯卡也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主要表現為GPU的頻率不斷提高,顯存逐步增大,應用場合逐步細化,而顯存及GPU頻率的不斷提升,都預示著顯卡功耗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如何更好的從軟件及硬件層面上優化顯卡及顯卡電源部分的功耗、降低物理結構散熱壓力,也逐步成為板載顯卡需要解決的問題。
通常為了提升主板的顯示性能,一般都會在高顯示性能的機器上添加獨立顯卡,其中獨立顯卡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外圍接口AGP或者PCIE插槽直接連接到板子上,另外一種是用在便攜式產品上,采取板載的形式,直接將獨立顯卡及外圍電路放在主板上。
對于顯卡處理器,性能與功耗向來是一對共存的矛盾,現如今隨著GPU性能的不斷提升,盡管集成電路也在一直制造升級,但是顯卡的功耗一直是隨著GPU的性能提升而不斷增大的,這樣對于便攜式類等機箱空間受限的產品,較大的發熱量對其是一種嚴峻的挑戰。
目前顯卡電源的優化幾乎全部是從軟件層面達到,主要的方法是根據GPU所處的不同狀態來調整GPU的負載,以達到優化GPU功耗的目的,二如何從硬件層面上如供電電源等來優化降低功耗也是需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高效率的板載顯卡電源相數的調控方法,通過采集GPU處的用電量來確定供電控制IC開啟的電源相數,盡量使得電源控制芯片處于高效率的狀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率的板載顯卡電源相數的調控方法,主要由GPU、GPU核心電源、電流感應模塊、檢測模塊、邏輯轉換模塊組成,其中GPU的核心電源主要給GPU提供核心電源,由N相電源構成,電流感應模塊用來將核電電源電流進行采集反饋給檢測模塊,檢測模塊經過模數轉換后輸出控制信號到邏輯轉換模塊,邏輯轉換模塊將此控制信號進行轉換,輸出信號到GPU核心電源的控制IC端,以此控制核心電源開啟的電源相數,不必要開啟的該相電源不工作,降低開關損耗及導通損耗,最大程度的優化GPU核心電源的效率,減輕物理結構散熱壓力。
該方法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1)、電流感應模塊將GPU的用電電流采樣反饋到檢測模塊,電流感應模塊的設定基于顯卡核心供電電源的控制IC效率曲線,選取較優的值作為第一閾值、第二閾值……第N閾值,確定控制IC電源的開啟相數,經過檢測模塊進行模數轉換,轉換為控制信號輸出給邏輯轉換模塊處;
2)、邏輯轉換模塊將輸入的控制信號進行轉換,轉換為電源控制IC的相數控制信號,達到第一閾值后,開啟第二相電源的工作,在保證GPU供電的同時,使供電電源處于最佳效率曲線上,而當功耗較低時,只開啟第一相電源供電,減少開關電源本身的開關損耗和導通損耗,降低板卡發熱量。
通過以上方式從硬件層面上優化對GPU的供電,減少板載獨立顯卡便攜式產品的散熱模組的壓力,可以使得散熱模組更為小型化、輕型化,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本發明的一種高效率的板載顯卡電源相數的調控方法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降低了開關損耗及導通損耗,最大程度的優化了GPU核心電源的效率,減輕了物理結構散熱壓力;
從硬件層面上優化對GPU的供電,減少板載獨立顯卡便攜式產品的散熱模組的壓力,可以使得散熱模組更為小型化、輕型化,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高效率的板載顯卡電源相數的調控方法,主要由GPU、GPU核心電源、電流感應模塊、檢測模塊、邏輯轉換模塊組成,其中GPU的核心電源主要給GPU提供核心電源,由N相電源構成,電流感應模塊用來將核電電源電流進行采集反饋給檢測模塊,檢測模塊經過模數轉換后輸出控制信號到邏輯轉換模塊,邏輯轉換模塊將此控制信號進行轉換,輸出信號到GPU核心電源的控制IC端,以此控制核心電源開啟的電源相數,不必要開啟的該相電源不工作,降低開關損耗及導通損耗,最大程度的優化GPU核心電源的效率,減輕物理結構散熱壓力。
該方法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1)、電流感應模塊將GPU的用電電流采樣反饋到檢測模塊,電流感應模塊的設定基于顯卡核心供電電源的控制IC效率曲線,選取較優的值作為第一閾值、第二閾值……第N閾值,確定控制IC電源的開啟相數,經過檢測模塊進行模數轉換,轉換為控制信號輸出給邏輯轉換模塊處;
2)、邏輯轉換模塊將輸入的控制信號進行轉換,轉換為電源控制IC的相數控制信號,達到第一閾值后,開啟第二相電源的工作,在保證GPU供電的同時,使供電電源處于最佳效率曲線上,而當功耗較低時,只開啟第一相電源供電,減少開關電源本身的開關損耗和導通損耗,降低板卡發熱量。
通過以上方式從硬件層面上優化對GPU的供電,減少板載獨立顯卡便攜式產品的散熱模組的壓力,可以使得散熱模組更為小型化、輕型化,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上面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容易的實現本發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任意組合不同的技術特征,從而實現不同的技術方案。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