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限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限位機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運動機構極限位置的限位及不同檔位的限位的限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運動機構的極限位置限位機構通常包括固定件,可在固定件上運動的運動件,以及設置在固定件與活動件之間對運動件進行限位的限位組件,通常現有的限位機構是在固定件上運動件的極限位置處設置一個限位擋片或者限制柱等,當運動件運動到極限位置時通過與限位擋片或限制柱進行碰撞實現對運動件的限位,因此,通常會發出“鐺鐺”的撞擊聲,不僅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而且操作手感不佳,容易降低安裝該限位機構的產品的品質;更重要的是,由于是限位擋片或限制柱,因此,運動件到達極限位置后,無法越過限位擋片或限制柱繼續向前運動,因此,現有技術的限位機構只能進行極限位置的限位,而不能夠實現多檔位限位,應用范圍較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限位機構結構不合理,對運動機構限位時容易造成撞擊聲,且操作手感粗糙,容易降低產品品質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不僅能夠用于運動機構極限位置的限位及不同檔位的限位,而且還能夠明顯提升運動機構運動到極限位置時的手感及聽感,提升產品的品質的限位結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限位機構,包括:
[0005]固定件;
[0006]運動件,可運動地安裝在所述固定件上;
[0007]彈性限位組件,包括彈性限位結構和配合限位結構,二者分別設置在所述固定件與所述運動件上,且當所述運動件運動到所述彈性限位結構與所述配合限位結構結合的結合位置時,所述彈性限位結構在自身彈力的作用下與所述配合限位結構結合對所述運動件進行限位;當所述運動件在足以克服所述彈性限位結構自身彈力的外力的作用下迫使所述彈性限位結構與所述配合限位結構脫離結合時,解除對所述運動件的限位。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彈性限位結構包括成型在所述運動件或所述固定件上的安裝孔,設置在所述安裝孔內的頂針,以及設置在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頂針之間的偏壓件,所述偏壓件的作用力作用在所述頂針上,有使所述頂針伸出所述安裝孔的趨勢;所述配合限位結構包括成型在所述固定件或所述運動件上的限位孔,且所述頂針的頭部的形狀滿足:所述頂針的頭部適合插入所述限位孔內,且在所述運動件受到足以克服所述偏壓件的彈力的外力的作用下時,所述頂針的所述頭部適合脫出所述限位孔。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偏壓件為一端連接所述安裝孔的底部,另一端連接所述頂針的彈簧。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頂針的頭部成型為半球形。[0011 ] 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固定件為環形座體,所述運動件為環形件,所述環形座體的一端端面上成型有環形沉槽,所述環形沉槽適合所述環形件插入并在其中旋轉,所述環形沉槽的槽底設有所述彈性限位結構或所述配合限位結構,所述環形件的適合插入所述環形插槽的一端的端面上設有所述配合限位結構或所述彈性限位結構。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運動件插入所述沉槽的一端端面上設有環形的下沉的滑槽,所述限位孔成型在所述滑槽底。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中,所述配合限位結構設有多個,均勻分布在所述運動件或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彈性限位結構設有一個。
[001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0015]1.在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由于設置在運動件與固定件之間的彈性限位結構是靠自身的彈力實現與配合限位結構的結合,同時也是靠外力克服彈性限位結構自身的彈力來脫離與配合限位結構的結合,因此,不僅操作手感好,而且到達極限位置時聲音悅耳,并有提示功能,更重要的是在彈性限位結構與配合限位結構脫離結合后能夠對運動件的限位進行解除,從而使得運動件能夠繞過結合位置繼續向前運動。
[0016]2.在本實用新型中,配合限位結構可以設置多個,彈性限位結構優選設置一個,這樣可以在運動件運動的過程中,進行多處限位,從而實現多檔位限位。
[0017]3.在本實用新型中,頂針的頭部成型為半球形,這樣不僅能夠保證頂針進入限位孔時,手感清晰,聲音悅耳,而且能夠便于頂針在受力時,能夠從限位孔內脫出。
[0018]4、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不限于作旋轉運動的運動件的限位,還可以適用于作平行滑動,曲線運動等運動件上的限位,應用非常廣泛。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的爆炸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的主視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立體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運動件的俯視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1-固定件;2-運動件;3-安裝孔;
[0026]4-限位孔;5-彈簧;6-環形沉槽;
[0027]7-滑槽;8-頂針。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0031]實施例1
[0032]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限位機構,包括固定件1,可運動地安裝在固定件I上的運動件2,以及彈性限位組件,其中彈性限位組件包括彈性限位結構和配合限位結構,二者分別設置在固定件I與運動件2上,且當運動件2運動到彈性限位結構與配合限位結構結合的結合位置時,彈性限位結構在自身彈力的作用下與配合限位結構結合對運動件2進行限位;當運動件2在足以克服彈性限位結構自身彈力的外力的作用下迫使彈性限位結構與配合限位結構脫離結合時,解除對運動件2的限位。
[0033]上述方案為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方案,由于設置在固定件I與運動件2之間的彈性限位結構是靠自身的彈力實現與配合限位結構的結合,同時也是靠外力克服彈性限位結構自身的彈力來脫離與配合限位結構的結合,因此,不僅操作手感好,而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