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裝置,尤其涉及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某些技術領域,需要對尺寸較小的縫隙進行測量,例如風電葉片一般需要在模具中成型,隨著對風電葉片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精確控制葉片模具合模縫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這就需要對葉片模具的合模縫隙進行測量。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的葉片模具的合模縫隙處的橫截面示意圖,葉片模具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當上模11和下模12合模時,上模11和下模12之間會留有縫隙,該縫隙便是合模縫隙13,圖中的標注A即為需要測量的合模縫隙13的間距(此處的“間距”應當理解為縫隙的兩個壁面之間的距離),A的值非常小,但對于不同的模具跨度較大,通常有2?10mm不等。目前為了測量合模縫隙13的間距A,有兩種方法:
[0003]第一種方法是,將塞規從合模縫隙13的邊緣塞入,然后直接測量。如圖1所示,由于合模縫隙13的邊緣帶有圓角(圖1中的標注R),因此采用該方法測量得到的數值是圓角處的縫隙數值,而非合模縫平面處的數值,所以該測量結果需要經過進一步估算后才能得出相對較準確的合模縫隙間距。這種方法不僅求解過程麻煩,而且求解結果不夠精確,測量精度低。另外這種測量方法的測量精度取決于塞規的型號,精度越高的塞規臺階也越多(為了印刻出各種不同的數字),若采用高精度的塞規會導致塞規的長度和體積很大(在同樣的量程下,精度為0.1mm的塞規的長度是精度為1mm的塞規的10倍,體積則是100倍),不便于方便快速地進行測量。
[0004]第二種方法是,在合模之前,將橡皮泥放置在其中一側模具(上模11或下模12)的合模縫處,待模具試合模之后,上模11和下模12會擠壓橡皮泥,在開模之后,用游標卡尺測量橡皮泥被擠壓部分的厚度,即可得到合模縫隙13的間距A。由于模具展開、合并雙程通常需要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期間操作員是不可以靠近模具的,因此該方法相當浪費時間。另外,在用游標卡尺測量橡皮泥的厚度的過程中,若操作不慎,金屬材質的卡尺觸碰橡皮泥過深,會造成測量失準。
[0005]總之,在實現上述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6]現有的兩種測量方法都不能方便快速地得到合模縫隙的間距,測量精度較低,并且現有的兩種測量方法都以手工測量、讀數、記錄的方法來保存數據,存在數據抄寫、輸入錯誤的可能性。發明人想到,如果能通過電子化的技術手段來記錄每次測量的結果并傳輸給電腦,則能消除手工記錄數據的弊端,但這首先要解決如何將縫隙間距轉化為電信號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縫隙間距轉化為電信號以快速、精確地測量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其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設有滑動變阻器,在所述滑動變阻器的兩個滑片上共同連接有拱起的彈性片,所述兩個滑片各自連接所述彈性片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連接有握持手柄,在所述握持手柄內設有電池和信號處理電路,在所述握持手柄上設有數顯屏幕,所述電池、所述信號處理電路和所述滑動變阻器的所述滑片通過導線相連,所述數顯屏幕和所述信號處理電路通過導線相連。
[0009]優選地,其中所述彈性片的拱起形狀可以呈梯形。
[0010]優選地,其中所述彈性片可以為金屬彈簧片,所述兩個滑片各自通過絕緣材料與所述彈性片的端部相連。
[0011]優選地,其中所述底板可以為塑料底板。
[0012]優選地,其中在所述握持手柄上可以設有按鈕,所述按鈕通過導線與所述信號處理電路相連。
[0013]進一步地,其中在所述握持手柄內還可以設有數據存儲電路,所述數據存儲電路通過導線與所述信號處理電路相連,在所述握持手柄上還設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通過導線與所述數據存儲電路相連。
[0014]進一步地,其中在所述握持手柄內還可以設有時鐘電路,所述時鐘電路通過導線與所述數據存儲電路相連。
[0015]優選地,其中所述滑動變阻器的所述滑片可以通過導線和電子端口與所述電池和所述信號處理電路相連,所述握持手柄與所述底板可拆卸地連接。
[0016]優選地,其中在所述握持手柄上可以連接有掛繩。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其利用滑動變阻器與拱起的彈性片相配合,能夠將縫隙的間距信息轉換為電信號,當彈性片受壓時,彈性片的端部會帶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外延展,從而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值,通過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實現利用電子化的手段,更快速、更精確地測量縫隙的間距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的葉片模具的合模縫隙處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傳感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0021]圖4為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傳感部分放置在合模縫隙中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號說明:
[0024]11-上模;12_下模;13_合模縫隙;21_底板;22_滑動變阻器;221_滑片;23_彈性片;3-握持手柄;31-電池;32-電流表;33_導線;34-數顯屏幕;35_按鈕;36_USB接口 ;
4-掛繩。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0026]如圖2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傳感部分,其包括底板21,在底板21上設有滑動變阻器22,在滑動變阻器22的兩個滑片221上共同連接有拱起的彈性片23,兩個滑片221各自連接彈性片23的一端,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其在底板21上連接有握持手柄3,在握持手柄3內設有電池31和信號處理電路(圖中未示出),在握持手柄3上設有數顯屏幕34,電池31、信號處理電路和滑動變阻器22的滑片221通過導線相連(可參見之前的附圖),數顯屏幕34和信號處理電路通過導線相連。
[002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隙間距的測量裝置的傳感部分利用滑動變阻器22與拱起的彈性片23相配合,能夠將合模縫隙13的間距信息轉換為電信號,當彈性片23受壓時,彈性片23受自身反彈力影響,會使該傳感部分盡量頂住合模縫隙13的上下兩側,由于彈性片23的總長度不變,彈性片23的形狀會發生改變,彈性片23的端部會帶動滑動變阻器22的滑片221向外延展,從而改變滑動變阻器22的電阻值,將滑動變阻器22接入電路,信號處理電路測量流過滑動變阻器22的電流,并通過計算及數據轉換后得出合模縫隙13的間距,通過數顯屏幕34顯示出來,實現利用電子化的手段,更快速、更精確地測量合模縫隙13的間距的目的。
[0028]本實施例的傳感部分也可以被稱為“工作頭”,在使用時,參見圖4,將其放入合模縫隙13中,使彈性片23和底板21分別與上模11和下模12相抵,由于拱起的彈性片23具有傾斜的邊,因此可以利用該傾斜邊快速地穿插在合模縫隙13之間,可極大程度低縮短測量時間,增加測量效率。當彈性片23受壓時,彈性片23會變形,彈性片23兩端之間的距離會變化,彈性片23的端部會帶動滑片221移動,這樣滑動變阻器22的兩個滑片221之間的距離就會變化,從而引起滑動變阻器22的電阻變化。不同的合模縫隙間距將對應滑動變阻器22不同的電阻值,這樣就可以達到將合模縫隙13的間距轉化為電信號的目的。將滑動變阻器22接入電路實現信息的電子化,是一項非常容易實現的電子技術(常見地,在電子秤中就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圖3,將滑動變阻器22、電池31和電流表32通過導線33相連,構成一個簡易的電流測量回路,通過電壓和電流可以計算滑動變阻器22內發生作用的部分的電阻,可以反算出彈性片23的兩端之間的距離,進而反算出合模縫隙13的間距。由于彈性片23的變形狀態與合模縫隙13的間距之間具有一一對應關系,因此電流表32的讀數與合模縫隙13的間距之間也具有一一對應關系,將本實施例的傳感部分放在不同間距的合模縫隙13中,分別得出不同的電流讀數,就可以得出電流讀數與縫隙間距之間的對應關系表,在測量未知間距的縫隙時,根據該表和實際測得的電流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待測縫隙的間距值。本實施例通過數顯屏幕34將得到的數據直接顯示出來,方便知道當前的合模縫隙13的確切值,同時也利于另一位操作員手工記錄、以作校驗。具體地,握持手柄可以垂直于底板,使得在整個測量裝置在俯視方向看時呈“T”型。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彈性片23具備伸縮性,故而可在保持較小的工具體積的情況下,很方便地測量一定范圍內(1?20_)的任何縫隙間距。
[0029]優選地,如圖2所示,彈性片23的拱起形狀可以呈梯形,這樣彈性片23的頂面可以與合模縫隙13的壁面較好地貼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