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測量裝置、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紡織品精密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測量裝置、用途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紡織材料手感風格著重的是紡織材料(包括織物、紗線和長絲等)的固有物理機械性能作用于人手產生的綜合效應。對于消費者購買紡織材料而言,往往以手接觸紡織材料產生的手感風格效應來決定紡織材料的品質等級和舒適度。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風格的特殊需求,紡織企業開發出諸多不同手感風格的紡織材料,并根據不同風格進行定價銷售。由于主觀手感對于紡織材料的評價存在誤差,結果的精準度受復雜因素影響。因此,對紡織材料的手感風格進行客觀的測量十分必要。
[0003]目前國內外紡織材料的手感風格包括硬挺度、滑爽度、柔軟度等,采用的是分離式的儀器進行測量(如,杜趙群、于偉東、周天憲,一種織物彎曲硬挺度的測量裝置及方法,發明專利,專利號:201010257547.1,授權公告號:CN101936856.8),試樣測試完一種基本風格后,需要取下試樣,再重新夾持到另外一臺儀器的夾持器上,容易引起較大誤差。因此采用同一臺儀器,對紡織材料的手感風格進行客觀的組合測量,一次測試提取紡織材料的手感風格的多項基本風格,既可以提高測試效率,又是同一塊試樣的基本風格,降低了各個環節的轉移造成的誤差,因此實施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涉及的硬挺度、柔軟度、滑爽度和壓迫度的組合測量是發展趨勢。
[0004]現有的紡織材料一次測試提取多項力學性能指標的紡織材料組合測量裝置有:于偉東、杜趙群、楊萍、王錦成,一種織物和紗線力學指標的組合測量裝置及用途,發明專利,專利號:200410053597.2,授權公告號:CN1314953C;于偉東、杜趙群,紗線或織物表面特征的光學與力學組合測量方法及裝置,發明專利,專利號:200510025902.1,授權公告號:CN100580452C等。前者有效地進行織物和紗線的彎曲、重量、摩擦和拉伸等性能測量,對于力學性能的測試有效、快速和精準;后者為視覺風格上的毛羽、壓縮性能和彎曲性能的測量。本發明是為了針對目前消費者在挑選面料和紗線時所依據的手感風格效應、獲得紡織材料的硬挺度、柔軟度、滑爽度和壓迫度的手感風格評價。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測量裝置,能夠一次性完成對同一紡織材料硬挺度、柔軟度、滑爽度和壓迫度手感風格的測量評價。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紡織材料手感風格測量裝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撐機構、第二支撐機構、抽拔機構、硬挺機構和柔軟機構,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水平對稱安裝在底板上,所述抽拔機構安裝于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之間,抽拔機構上方從上自下依次設有柔軟機構和硬挺機構;
[0007]所述第一支撐機構包括第一支撐臺、第一垂直滑動機構、第一水平滑動機構、第一凹形支撐塊、第一彈性夾持器、第一滑爽重塊和第一限位器,所述第一支撐臺與第一垂直滑動機構連接、并通過第一垂直滑動機構帶動沿豎直方向移動,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設置于第一支撐臺上方、并通過第一水平滑動機構沿水平方向滑動,所述第一彈性夾持器連接在第一凹形支撐塊上方、對中間的紡織材料進行夾持固定,所述第一爽重塊放置于第一凹形支撐塊上方、第一彈性夾持器的左側位置,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上側、第一彈性夾持器與第一爽重塊之間設有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器一端與第一滑爽重塊連接;
[0008]所述第二支撐機構包括第二支撐臺、第二垂直滑動機構、第二水平滑動機構、第二凹形支撐塊、第二彈性夾持器、第二滑爽重塊和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二支撐臺與第二垂直滑動機構連接、并通過第二垂直滑動機構帶動沿豎直方向移動,所述第二凹形支撐塊設置于第二支撐臺上方、并通過第二水平滑動機構沿水平方向滑動,所述第二彈性夾持器連接在第二凹形支撐塊上方、對中間的紡織材料進行夾持固定,所述第二爽重塊放置于第二凹形支撐塊上方、第二彈性夾持器的右側位置,所述第二凹形支撐塊上側、第二彈性夾持器與第二爽重塊之間設有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器一端與第二滑爽重塊連接;
[0009]所述抽拔機構包括抽拔桿、第四固定塊、第四力傳感器和第四傳動機構,所述抽拔桿水平設置,所述第四固定塊上端與抽拔桿連接、下端與第四力傳感器連接,所述第四力傳感器與第四傳動機構連接、并通過第四傳動機構帶動沿豎直方向移動;
[0010]所述硬挺機構包括固定框、第一硬挺桿、第二硬挺桿、硬挺桿水平滑動機構和第五水平滑動機構,所述第一硬挺桿和第二硬挺桿對應抽拔桿水平設置,所述硬挺桿水平滑動機構設置在固定框內部,第一硬挺桿和第二硬挺桿通過硬挺桿水平滑動機構沿水平方向移動,所述固定框與第五水平滑動機構連接、并通過第五水平滑動機構沿水平方向滑動;
[0011]所述柔軟機構包括柔軟桿、第六固定塊、第六力傳感器和第六傳動機構,所述柔軟桿對應設置于抽拔桿正上方,所述第六固定塊下端與柔軟桿連接、上端與第六力傳感器連接,所述第六傳感器與第六傳動機構連接,并通過第六傳動機構帶動沿豎直方向移動。
[0012]作為本發明一種較優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垂直滑動機構包括第一垂直轉動柄、第一垂直滑塊和第一垂直絲桿,所述第一垂直絲桿固定在底板上、下端與第一垂直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一垂直滑塊安裝在第一垂直絲桿上,所述第一垂直轉動柄轉動帶動套接在第一垂直滑塊上的第一支撐臺豎直滑動;
[0013]所述第一水平滑動機構包括第一水平轉動柄、第一水平絲桿和第一水平滑塊,所述第一水平絲桿固定在第一支撐臺上方、一端與第一水平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一水平滑塊安裝在第一水平絲桿上,所述第一水平轉動柄轉動帶動套接在第一水平滑塊上的第一凹形支撐塊水平滑動;
[0014]所述第二垂直滑動機構包括第二垂直轉動柄、第二垂直滑塊和第二垂直絲桿,所述第二垂直絲桿固定在底板上、下端與第二垂直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二垂直滑塊安裝在第二垂直絲桿上,所述第二垂直轉動柄轉動帶動套接在第二垂直滑塊上的第二支撐臺豎直滑動;
[0015]所述第二水平滑動機構包括第二水平轉動柄、第二水平絲桿和第二水平滑塊,所述第二水平絲桿固定在第二支撐臺上方、一端與第二水平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二水平滑塊安裝在第二水平絲桿上,所述第二水平轉動柄轉動帶動套接在第二水平滑塊上的第二凹形支撐塊水平滑動;
[0016]所述第四傳動機構包括第四滑桿、第四絲桿、第四傳動齒輪、第四蝸桿和第四電機,所述第四力傳感器固定在第四滑桿上端,所述第四滑桿下端安裝在第四絲桿上,所述第四電機驅動第四渦桿和第四傳動齒輪帶動第四絲桿轉動、并驅動第四滑桿帶動抽拔桿沿豎直方向移動;
[0017]所述硬挺桿水平滑動機構包括轉動柄、對稱轉動絲桿、第一套接塊和第二套接塊,所述對稱轉動絲桿水平安裝于固定框內部、一端與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一套接塊一端與第一硬挺桿連接、另一端安裝在對稱轉動絲桿上,所述第二套接塊一端與第二硬挺桿連接、另一端安裝在對稱轉動絲桿上,所述轉動柄轉動帶動對稱轉動絲桿轉動、并驅動第一硬挺桿和第二硬挺桿沿水平方向移動;
[0018]所述第五水平滑動機構包括第五轉動柄、第五絲桿和第五滑塊,所述第五絲桿固定在底板上、一端與第五轉動柄連接,所述第五滑塊安裝在第五絲桿上,所述第五轉動柄轉動帶動套接在第五滑塊上的固定框水平移動;
[0019]所述第六傳動機構包括第六滑桿、第六絲桿、第六傳動齒輪、第六蝸桿和第六電機,所述第六力傳感器固定在第六滑桿下端,所述第六滑桿上端安裝在第六絲桿上,所述第六電機驅動第六渦桿和第六傳動齒輪帶動第六絲桿轉動、并驅動第六滑桿帶動柔軟桿沿豎直方向移動。
[0020]作為本發明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和第二凹形支撐塊上均設有2個凹槽,所述凹槽為鏤空的半圓柱結構,凹槽的曲率半徑為I厘米?5厘米;
[0021]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左側上頂角為倒圓角,曲率半徑為0.5毫米?5毫米;
[0022]所述第二凹形支撐塊右側上頂角為倒圓角,曲率半徑為0.5毫米?5毫米;
[0023]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左端與第二凹形支撐塊右端的水平間距為I厘米?400厘米;
[0024]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和第二凹形支撐塊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5]所述第一凹形支撐塊和第二凹形支撐塊調節至最高位置時、上表面高于第一硬挺桿和第二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