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領域,尤指一種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地震勘探程度的不斷深入,勘探目標逐步轉向薄互層低孔、低滲致密儲層,并成為油氣勘探的重要領域,因此,薄互層致密儲層預測技術成為國內外各油田的重要研究課題。一般把厚度小于1/4波長的儲層稱為薄儲層,目前薄儲層地震預測方法有兩類,一類是采用疊后地震屬性分析、疊后地震資料反演、可視化等技術手段;另一類是采用疊前屬性、疊前反演等技術手段。
[0003]由于致密薄儲層與圍巖波阻抗差異小,有效儲層預測難度大,而且氣層厚度相對較薄(<10m),物性相對較差(滲透率〈2 X 10 3 μ m2),儲層橫向變化大,地震預測難度大,儲層預測方法技術手段已經從疊后轉向疊前,甚至多波技術。同時由于解釋較薄的目的儲層層位非常困難,利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預測時,層位基本上采用的是漂移層位。這種情況下,有些地方“穿時”會比較嚴重,那么利用“穿時”的層位約束的儲層預測結果,會存在比較大的誤差。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致密薄儲層的預測問題,克服約束層位“穿時”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基于疊前多波資料(PP波+PS波地震資料),利用相對等地質時間層位的約束,進行疊前PP+PS同時反演,以實現對致密薄儲層進行有效儲層預測。
[0005]本發明提出的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包括:步驟1,對包含PP波及PS波地震數據進行保幅處理,獲取疊前道集的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步驟2,聯合全波列測井資料,分別對步驟1獲取的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的大套標志層層位進行解釋,獲得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步驟3,對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進行反射等時性判斷,獲得判斷結果,并進行層位反復修改,獲得PP波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等地質時間反射層位;步驟4,采用步驟3獲得的等地質時間反射層位內插獲得等地質時間的PP波目的層薄層反射層位和PS波目的層薄層反射層位;步驟5,利用步驟4獲得的等地質時間的PP波目的層薄層反射層位約束,基于步驟1中PP波分偏移距數據進行疊前反演得到縱、橫波速度比數據體,根據所述縱、橫波速度比數據體建立初始走時數據體;步驟6,根據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分別對所述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進行數據對齊,并將誤差分配到所述初始走時數據體上,獲得最終走時數據體,利用最終走時數據體進一步將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進行數據對齊;步驟7,在步驟4獲得的等地質時間的PP波目的層薄層反射層位和PS波目的層薄層反射層位的約束下,對所述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進行疊前聯合反演,并配合巖石物理解釋量板進行預測,獲得致密薄儲層的預測結果。
[0006]進一步的,在步驟1中,至少獲取3個以上的疊前道集的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
[0007]進一步的,在步驟3中,對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進行反射等時性判斷,獲得判斷結果,并進行層位反復修改,獲得PP波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等地質時間反射層位,包括:步驟31,對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分別進行小波分頻,對小波分頻后的數據進行地震傾角估算,獲得高、低頻的傾角;步驟32,當高、低頻的傾角差值高于或等于閾值時,對層位進行修改,并重新計算高、低頻的傾角,當高、低頻的傾角差值低于閾值時,判定地震反射軸是等時的,并在等時性分析的控制下,獲得PP波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等地質時間反射層位。
[0008]本發明的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可以在地震PP+PS分偏移距資料的基礎上,引入地震等時性分析技術,解決目的層薄層的層位“穿時”問題,并且利用等地質時間的層位的約束,進行疊前PP+PS同時反演,可以進一步獲得精度和分辨率較高的彈性參數體,結合巖石物理解釋量板進行解釋,從而可以提高地震薄儲層預測的能力和鉆井預測成功率,特別適用于致密氣田薄層儲層的預測。
【附圖說明】
[000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0]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的流程圖。
[0011]圖2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PP、PS分偏移距數據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結果示意圖。
[0012]圖3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PP波分偏移距剖面與傾角差體疊合示意圖。
[0013]圖4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在等時性分析的基礎上內插得到的目的層等地質時間層位示意圖。
[0014]圖5A及圖5B分別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的疊前PP+PS聯合反演獲得的彈性參數結果及父會結果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配合圖示及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0016]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0017]1、一種基于等地質時間的致密薄儲層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0018]步驟1,對包含PP波及PS波地震數據進行保幅處理,獲取疊前道集的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其中,至少獲取n(n ^ 3)個疊前道集的PP波(縱波)分偏移距數據和η (η ^ 3)個疊前道集的PS波(轉換波)分偏移距數據。
[0019]步驟2,聯合全波列測井資料,分別對步驟1獲取的PP波分偏移距數據和PS波分偏移距數據的大套標志層層位進行解釋,獲得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
[0020]結合圖2所示,圖2為一具體實施例的PP、PS分偏移距數據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結果示意圖。利用全波列測井資料,分別標定PP和PS分偏移距數據,并分別解釋地震反射軸相對連續較好的易于追蹤的大套標志層層位分別為q5_PP、tc2_PP和q5_PS、tc2_PS。[0021 ] 步驟3,對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進行反射等時性判斷,獲得判斷結果,并進行層位反復修改,獲得PP波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等地質時間反射層位。
[0022]具體的,步驟3包括:
[0023]步驟31,對步驟2獲得的PP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和PS波的大套標志層層位解釋數據分別進行小波分頻,對小波分頻后的數據進行地震傾角估算,獲得高、低頻的傾角;
[0024]步驟32,當高、低頻的傾角差值高于或等于閾值時,對層位進行修改,并重新計算高、低頻的傾角,當高、低頻的傾角差值低于閾值時,判定地震反射軸是等時的。結合圖3所示,圖3為一具體實施例的PP波分偏移距剖面與傾角差體疊合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q5_PP、tc2_PP傾角差較小,可以認為q5_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