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地震資料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石油天然氣勘探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對地震數據進行疊前深度偏移處理,以得到地下介質的正確成像,而準確的速度模型往往是疊前深度偏移的關鍵。
[0003]現有技術中,建立速度模型的方法通常如下:
[0004]獲取工區時間域解釋的層位和均方根速度;根據所述層位和均方根速度計算工區各反射層間的層速度,得到初始速度模型;通過時深轉換,將初始速度模型的時間域層位從上至下逐層轉換成深度域層位,得到速度-深度模型;對速度-深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得到共成像點(CIP)道集;根據所述共成像點道集,采用層析成像修改所述速度-深度模型中的層速度和層深度,以對所述速度-深度模型進行更新和修正;將更新和修正后的速度-深度模型作為最終的速度模型。
[0005]在實現本申請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6]在求取速度-深度模型的過程中,一般需要拾取工區內主要的波阻抗界面,并求取每個波阻抗界面處的層速度。對于各個波阻抗界面,從該波阻抗界面開始向上常速充填該層速度,直至到達相鄰的另一波阻抗界面為止。因此,通過上述現有技術得到的速度模型在垂向上通常呈現臺階狀變化,這與地層速度一般為連續變化的地質規律并不相符,從而影響成像深度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0007]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以使建立的速度模型更符合地質規律,提高成像深度的準確性。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是這樣實現的:
[0009]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包括:
[0010]獲取工區的均方根速度譜,從所述均方根速度譜中拾取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所述第一區域為從工區內選取的區域;
[0011]根據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對工區的地層進行劃分,獲取工區的地層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
[0012]獲取工區的水速度,基于所述水速度建立第一速度模型;
[0013]對第一速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獲取工區的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為水和地層的分界面;
[0014]根據第一界面獲取工區的第二界面;
[0015]以第二界面為起點,基于工區的水速度、地層的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向下依次計算第一速度模型的層速度,并將第一界面嵌入第一速度模型,得到第二速度模型。
[0016]由以上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申請實施例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基于水速度建立第一速度模型,然后對第一速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獲取工區的第一界面,并根據第一界面獲取工區的第二界面,然后以第二界面為起點,基于工區的水速度、地層的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向下依次計算第一速度模型的層速度,并將第一界面嵌入第一速度模型,得到第二速度模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基于地層的梯度計算速度模型的層速度,從而使得建立的速度模型在垂向上連續變化,更符合地下地質規律,保證了成像深度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一種速度模型建立方法的流程圖;
[0019]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的擬合速度曲線示意圖;
[0020]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示意圖;
[0021]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第三速度模型在嵌入第一界面前的第一地層示意圖;
[0022]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第三速度模型在嵌入第一界面后的第一地層示意圖;
[0023]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第四速度模型的第一地層示意圖;
[0024]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第四速度模型的第一地層和第二地層示意圖;
[0025]圖8為本申請實施例第五速度模型的第一地層和第二地層示意圖;
[0026]圖9為本申請實施例第二速度模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8]下面介紹本申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的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實施例包括如下的步驟:
[0029]SlOl:獲取工區的均方根速度譜,從所述均方根速度譜中拾取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所述第一區域為從工區內選取的區域。
[0030]所述工區一般為進行地震勘探的位置,具體可以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水庫等水域。
[0031]具體地,可以對工區的共中心點道集進行疊加速度分析,獲得疊加速度。根據疊加速度計算工區的均方根速度譜。然后從工區內選取第一區域,并從均方根速度譜中拾取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其中,可以選取工區內能夠代表該工區地質構造特點的典型區域。
[003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在地層的層速度不翻轉以及道集基本拉平的情況下,拾取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
[0033]S102:根據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對工區的地層進行劃分,獲取工區的地層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
[0034]第一區域的均方根速度可以有多個。可以對多個均方根速度進行曲線擬合,得到擬合速度曲線。例如,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或多項式法進行曲線擬合。然后根據擬合速度曲線的拐點對工區的地層進行劃分,從而得到工區的地層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其中,地層的初始深度一般為地層的頂界面或底界面相對于海平面的深度。
[003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獲取第一區域水和地層的分界面。以該分界面為基準,對擬合速度曲線進行交匯分析,然后根據擬合速度曲線在該分界面以下的拐點,對工區的地層進行劃分,從而得到工區的地層層數以及每個地層的初始深度和梯度。
[0036]圖2為擬合速度曲線示意圖。其中,縱軸表示深度,橫軸表示速度,WB為水和地層的分界面。由圖2可知,地層的深度越深,地層的速度越大。在圖2中,可以根據擬合速度曲線在水和地層分界面以下的拐點將工區的地層分為5層,分別為Layer-1、Layer-2,Layer-3、Layer-4和Layer-5,每個地層頂界面的初始深度分別為0m、500m、900m、2000m和4000m,每個地層的梯度K 一般為擬合速度曲線在該地層的斜率,分別為1.05、1.25,0.39、0.69 和 0.19。
[0037]S103:獲取工區的水速度,基于所述水速度建立第一速度模型。
[003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工區為海洋、湖泊、河流和水庫等水域時,水的速度通常為常數。可以獲取該常數,并基于該常數建立第一速度模型。例如,對于海洋,水的速度一般為 1500m/so
[0039]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采集工區的水速度,并根據采集的水速度建立第一速度模型。
[0040]S104:對第一速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獲取工區的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為水和地層的分界面。
[0041]具體地,可以采用Kirchhoff (克希荷夫)積分法對第一速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得到偏移后的疊加剖面。
[0042]—般地,水的速度與地層的速度不相同,并且水的速度通常為常數。在水和地層的交界處,速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可以根據疊加剖面上速度的變化情況獲取水和地層的分界面,將獲取的分界面記為第一界面。
[0043]S105:根據第一界面獲取工區的第二界面。
[0044]—般地,在偏移后的疊加剖面上,工區橫向上各個位置的第一界面深度相差是較大的。例如,當工區為海洋時,第一界面一般為海底。深海的海底地形十分復雜,其深度差可以達到幾百米甚至上千米。這樣,根據起伏劇烈的海底(即第一界面)建立的速度模型在橫向上一般存在劇烈變化,與工區地層的實際構造情況不太相符。因此,可以基于第一界面,在偏移后的疊加剖面上拾取較為平緩的第二界面。
[0045]具體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獲取工區第一界面的最小深度值,并將該最小深度值作為第一深度值。將預設值與第一深度值相加,得到第二深度值。獲取工區第一界面深度在第一深度值與第二深度值之間的位置,根據獲取的位置生成第二界面。其中,預設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待生成的第二界面的平緩度靈活設定。當對第二界面的平緩度要求較高時,可以將預設值設置的小些。當對第二界面的平緩度要求較低時,可以將預設值設置的大些。
[0046]在另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獲取第一界面的最小深度值,并將該最小深度值作為第一深度值,以及獲取工區第一界面的最大深度值,將該最大深度值作為第三深度值。根據第一深度值和第三深度值確定疊加值,將疊加值與第一深度值相加,得到第四深度值。獲取工區第一界面深度在第一深度值與第四深度值之間的位置,根據獲取的位置生成第二界面。其中,疊加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待生成的第二界面的平緩度靈活確定。當對第二界面的平緩度要求較高時,可以將疊加值確定的小些。當對第二界面的平緩度要求較低時,可以將疊加值確定的大些。
[0047]圖3為對第一速度模型進行疊前深度偏移后得到的疊加剖面。在該疊加剖面上,根據疊加剖面上速度的變化情況確定第一界面,并根據第一界面獲取了第二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