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石油勘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地層超覆線(包括上超和退覆)是盆地沉積區與盆外侵蝕或無沉積區之間的分界 線,主要分布在盆地的邊緣和斜坡部位。地層超覆點的遷移是盆地沉積作用擴張、收縮旋回 的珍貴記錄,而油氣主要聚集在地層超覆線附近,準確確定超覆線位置是明確一個地區地 層展布特征的基礎,同時也對指導油氣勘探具有重要意義。
[0003] 在確定地層超覆線的方法中,最基本的就是根據地震反射特征進行追蹤解釋的地 震描述方法,但這種方法存在較大誤差。這是因為:①受地震資料分辨率的限制,部分層段 超覆線附近較薄的地層無法單獨形成地震反射同相軸;②實踐證明,地層超覆帶附近地震 反射軸的終止不代表地層的尖滅,有時兩者相差甚遠。
[0004] 為了盡量減少地震描述所存在的誤差,使所識別的超覆點位置更加接近其原始位 置,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在探索定量確定超覆點的方法。目前使用較多的有利用構造地質學 中制作復原橫剖面時所使用的地層厚度梯度法確定超覆點的位置;應用地質統計學的方法 對未剝蝕區地層厚度數據擬合外推確定超覆點位置;應用精細地層對比層序地層學的原理 和方法確定地層超覆點位置;以及應用正演模型,依據不整合面傾向、地層傾向等,沿地震 反射同相軸的變化趨勢外推確定超覆點位置的方法等等。
[0005] 以上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但對于一個研究區域來說,具有不同 的構造單元,其構造特征如地層受剝蝕程度、地層傾角等都是有所差別的,因此,如果單純 依據某一種方法確定地層超覆線,所得的結果會與實際結果相差較大,所取得的認識與實 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從而造成探井的成功率降低。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應形成一套系統 的、可操作性強的精細描述地層超覆線的方法,使描述結果盡量接近實際,為勘探工作提供 可靠的依據。為此我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解決了以上技 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識別地層超覆點的準確性,將地質分析與地震資料 解釋及地球物理方法相結合的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
[0007]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 該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包括:步驟1,對選定研究區內的構造演化過程進行 研究分析;步驟2,井震結合,進行精細地震解釋;步驟3,依據地層傾角計算外推超覆點位 置;步驟4,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對地震剖面進行處理;以及步驟5,綜合以上幾個步驟的結 果,綜合分析確定地層超覆線。
[0008]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
[0009] 在步驟1中,通過對選定研究區內的構造演化過程進行研究分析,明確目的層系 的整體展布特征及其與上下地層的接觸關系。
[0010] 在步驟2中,首先依據鉆井資料精細合成地震記錄標定,對目的層位進行精細解 釋,以準確確定超覆層的地震反射同相軸位置,根據地震反射特征對目的層系的超覆點進 行直觀的初步識別,并依據實鉆結果,結合古地形分析,對超覆點進行修正。
[0011] 在步驟2中,利用平均速度、實際地震子波和密度曲線聯合制作合成地震記錄,以 提高層位標定的準確性。
[0012] 在步驟3中,根據地震傾角對超覆點的準確位置進行計算外推,計算公式為:
[0013]
[0014] 式中,Θ為不整合面傾角,φ為地層傾角,h為地層厚度,a為地層尖滅點外推距 離,根據此公式可計算出地層尖滅點與地震剖面識別出的尖滅點位置之間的距離,按照計 算結果將原超覆點進行外推,得到新的地層超覆點位置。
[0015] 在步驟4中,采用兩種地球物理方法對地震剖面進行處理,首先利用相位余弦剖 面,對超覆點進行準確定位和追蹤;其次,通過波形分類法得到平面地震相,對超覆線的平 面展布特征進行刻畫。
[0016] 在步驟4中,在通過波形分類法得到平面地震相,對超覆線的平面展布特征進行 刻畫時,首先要對目的層段進行反射波統計歸類,對研究區全部地震剖面進行波形分類分 析,而后根據波形分類結果形成離散的"地震相",對其進行平面歸類處理,得到平面地震相 圖,從而反映出地震信號的橫向變化,將所得到的平面地震相圖與地震剖面識別和刻畫結 果進行比對,最終確定超覆線的平面展布特征。
[0017] 本發明中的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以鉆井資料與地震資料為基礎, 將地質分析與地球物理手段相結合,綜合分析確定地層超覆線。首先利用鉆井資料和地震 資料對地層超覆點進行初步識別,其次運用地震傾角計算外推準確超覆點位置,而后運用 兩種地球物理方法及相位余弦剖面追蹤解釋和波形分類處理法,對超覆點進行落實和驗 證,最終綜合幾項結果得到準確的地層超覆線。本發明可以為地質研究人員提供一套系統 的、可操作性強的描述地層超覆線的方法。同時,幾種方法的綜合應用,可有效地減小誤差, 提高地層超覆線描述的精度與準確度,對認識研究區地層的展布規律及勘探目標的部署具 有指導意義。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本發明的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流程圖;
[0019] 圖2為精細合成記錄標定與地震剖面追蹤示意圖;
[0020] 圖3為地層傾角計算外推法示意圖;
[0021] 圖4為某地區的相位余弦剖面的示意圖;
[0022] 圖5為某地區幾種波形示意圖;
[0023] 圖6為某地區波形處理后的地震相圖;
[0024] 圖7為某地區地層超覆線描述結果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 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0026]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的地震地質綜合描述地層超覆線方法的流程圖。
[0027] 步驟101,通過對選定研究區內的構造演化過程進行研究分析,明確超覆層的展布 規律及與上下地層的接觸關系。
[0028] 首先要對研究區內的構造演化特征進行分析,這是是精細描述地層超覆線的前 提。構造演化控制著地層及儲層的展布特征,不同時期、不同構造運動方式,超覆層的展布 規律和尖滅點的分布特征也不同。其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①在均勻抬升或沉降運動中,超 覆層表現為明顯的填溝補齊式沉積,沉積層與占地形之間存在良好的對應關系,同一砂層 組超覆尖滅點往往具有相同的埋深特征;②在掀斜或震蕩運動中可造成差異沉降,地層的 沉積與占地形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高部位地層可能比較厚,也可能比較薄,超覆層構造線 與占地形不整合而往往以斜交為特征,超覆尖滅點具有不同的構造埋深。在充分考慮以上 因素的前提下,根據古地形的變化趨勢,對超覆點進行初步的識別和描述。流程進入到步驟 102。
[0029] 步驟102,井震結合,根據已鉆井的測井資料對目的層系進行合成記錄的精細標 定,以準確確定超覆層的地震反射同相軸位置,并根據地震反射特征對目的層系的超覆點 進行初步的識別與刻畫(如圖2所示)。首先是合成記錄的精細標定,作為聯系地震資料 和測井資料的橋梁和主要手段,合成地震記錄的精度是標定中影響記錄與剖面相關性的關 鍵。由于井徑、泥漿浸泡等因素的影響,聲波測井資料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并且實際地震 子波是空變的,與理論上的雷克子波有較大差異,因此,常規的合成地震記錄與地震資料往 往不是一一對應的,主要表現在相位漂移、振幅失衡等方面。利用平均速度、實際地震子波 和密度曲線聯合制作合成記錄,提高了層位標定的準確性,為超剝線的精細落實奠定了基 礎。其次,根據合成記錄的標定結果,對地震同相軸進行精細的追蹤解釋,直觀地初步識別 超覆點的位置。在這個步驟里應充分參考鉆井資料。根據鉆井結果,可對超覆點位置進行 修正,同時考慮古地形的影響。溝谷位置超覆線呈外凸形,高地則內凹。流程進入步驟103。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