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器的試驗裝置以及變速器的試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涉及在車輛的制造過程等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以及變速器的試驗方法的發明。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一種在生產線等使用的車輛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將對變速器施加輸入旋轉的輸入軸和相當于左右驅動輪的兩個輸出軸連接于變速器。而且,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通過直流電動機而經由輸入軸向變速器施加輸入旋轉,從而進行變速器的各種試驗。
[0003]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4 - 36443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4]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5]然而,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相對于兩個輸出軸,分別配置有馬達、轉矩計、盤式制動器等多個構成部件。因此,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的成本變高且裝置大型化。
[0006]這里,在使試驗對象為具有變速機構部和差速齒輪部的驅動橋形式的變速器的情況下,考慮將兩個輸出軸與差速齒輪部的兩個半軸齒輪連接。而且,為了不使兩個輸出軸之間產生差動,需要控制分別連接于兩個輸出軸的馬達的轉速,使兩個輸出軸的轉速準確地同步。于是,為了像上述那樣使兩個輸出軸的轉速準確地同步,需要使分別連接于兩個輸出軸的馬達為試驗裝置專用的昂貴的馬達。因此,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要將驅動橋形式的變速器作為試驗對象,則會使得成本進一步變高。
[0007]因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夠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以及變速器的試驗方法。
[0008]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所完成的本發明的一技術方案是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輸出軸,其與所述變速器的差速齒輪部直接或間接連接;旋轉驅動單元,其使所述輸出軸旋轉;以及圓筒狀的結合單元,其具備與所述差速齒輪部的半軸齒輪結合的結合部和在內部形成有流體回路的裝夾部,通過對所述流體回路內的流體施加壓力而使所述裝夾部沿該裝夾部的徑向擴張,將所述結合單元固定于所述差速齒輪部的差速器殼。
[0009]根據本技術方案,無需像現有技術那樣考慮兩個輸出軸間的差動,能夠通過一個輸出軸來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因此,輸出軸用的旋轉驅動單元有一個就足矣。因此,既能夠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另外,能夠實現變速器的試驗裝置的小型化。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所述差速齒輪部具備第一半軸齒輪和第二半軸齒輪,所述結合部與所述第一半軸齒輪結合,所述輸出軸與所述第二半軸齒輪連接。
[0011]根據本技術方案,第一半軸齒輪相對于差速器殼固定,因此來自變速器的輸入部分的力一對一地傳遞至第二半軸齒輪。即,第一半軸齒輪與第二半軸齒輪之間的差動消失。因此,能夠通過一個輸出軸用的旋轉驅動單元來驅動變速器。因此,既能夠更加可靠地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所述結合單元在所述裝夾部的外周面具備用于向外部送出氣體的送風孔。
[0013]根據本技術方案,能夠從送風孔向外部送出氣體而將附著于差速器殼的油吹走,所以結合單元難以相對于差速器殼滑動。
[0014]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通過使所述裝夾部沿該裝夾部的徑向擴張,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在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之前或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時,從所述送風孔送出所述氣體、對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吹送所述氣體。
[0015]根據本技術方案,在差速器殼中,能夠將附著于由裝夾部把持的面的油吹走。因此,能夠將結合單元可靠地固定于差速器殼。
[0016]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所完成的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的變速器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輸出軸,其與所述變速器的差速齒輪部直接或間接連接;旋轉驅動單元,其使所述輸出軸旋轉;以及圓筒狀的結合單元,其具備與所述差速齒輪部的半軸齒輪結合的結合部和在內部形成有流體回路的裝夾部,通過對所述流體回路內的流體施加壓力而使所述裝夾部沿該裝夾部的徑向擴張,將所述結合單元固定于所述差速齒輪部的差速器殼。
[0017]根據本技術方案,無需像現有技術那樣考慮兩個輸出軸間的差動,能夠通過一個輸出軸來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因此,輸出軸用的旋轉驅動單元有一個就足矣。因此,既能夠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另外,能夠實現變速器的試驗裝置的小型化。
[0018]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所述差速齒輪部具備第一半軸齒輪和第二半軸齒輪,所述結合部與所述第一半軸齒輪結合,所述輸出軸與所述第二半軸齒輪連接。
[0019]根據本技術方案,第一半軸齒輪相對于差速器殼固定,因此來自變速器的輸入部分的力一對一地傳遞至第二半軸齒輪。即,第一半軸齒輪與第二半軸齒輪之間的差動消失。因此,能夠通過一個輸出軸用的旋轉驅動單元來驅動變速器。因此,既能夠更加可靠地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
[0020]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所述結合單元在所述裝夾部的外周面具備用于向外部送出氣體的送風孔。
[0021]根據本技術方案,能夠從送風孔向外部送出氣體而將附著于差速器殼的油吹走,所以結合單元難以相對于差速器殼滑動。
[0022]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通過使所述裝夾部沿該裝夾部的徑向擴張,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在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之前或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由所述裝夾部把持時,從所述送風孔送出所述氣體、對所述差速器殼的內面吹拂所述氣體。
[0023]根據本技術方案,在差速器殼中,能夠將附著于由裝夾部把持的面的油吹走。因此,能夠將結合單元可靠地固定于差速器殼。
[0024]根據本發明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以及變速器的試驗方法,既能夠實現成本的減少又能夠進行確認變速器的功能的試驗。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施例的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的俯視圖。
[0026]圖2是本實施例的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的外觀立體圖。
[0027]圖3是表示本實施例中的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與其試驗對象的變速器的結構的概略圖。
[0028]圖4是本實施例的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中其試驗對象的變速器周邊的外觀立體圖。
[0029]圖5是圖4的A — A剖視圖。
[0030]圖6是裝夾夾具的外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這里,圖1是作為本發明的變速器的試驗裝置的一例的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I的俯視圖。另外,圖2是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I的外觀立體圖。另外,圖3是表示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I與其試驗對象的變速器10的結構的概略圖。另外,圖4是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I中其試驗對象的變速器10周邊的外觀立體圖。另外,圖5是圖4的A — A剖視圖。并且,圖6是裝夾夾具74的外觀立體圖。此夕卜,在圖1、圖2中,省略裝夾夾具74、馬達盤86、控制盤88等。
[0032]<變速器的結構>
[0033]首先,對作為變速器總成檢測裝置I的試驗對象的變速器10的結構進行簡單說明。如圖3所示,變速器10是驅動橋形式的變速器,具備變速機構部12和差速齒輪部14。
[0034]變速機構部12具備變矩器16、輸入軸18、副軸20、副軸驅動齒輪22以及副軸從動齒輪24等。
[0035]在將變速器10搭載于車輛(未圖不)時,變矩器16與發動機的輸出軸(曲軸)(未圖示)連結。而且,變矩器16將發動機的輸出軸的旋轉傳遞至輸入軸18。
[0036]副軸20與輸入軸18相互平行地配置。副軸驅動齒輪22安裝于輸入軸18。副軸從動齒輪24安裝于副軸20。而且,副軸從動齒輪24與副軸驅動齒輪22嚙合。
[0037]另外,在輸入軸18安裝有駐車齒輪26。進而,在駐車齒輪26的附近設置有駐車鎖爪28。而且,當變速桿(未圖示)切換至駐車檔時,駐車鎖爪28動作而與駐車齒輪26嚙入口 ο
[0038]差速齒輪部14具備差速器殼30、齒圈32、驅動小齒輪34、小齒輪36、小齒輪軸37、半軸齒輪38以及半軸齒輪40等。此外,半軸齒輪38是本發明中的“第一半軸齒輪”的一例,半軸齒輪40是本發明中的“第二半軸齒輪”的一例。
[0039]齒圈32形成于差速器殼30的外周。驅動小齒輪34安裝于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