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具體為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的工裝裝置。
背景技術:
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用于試驗和驗證材料在滾動接觸的條件下的疲勞壽命——材料在疲勞破壞前所經歷的應力循環數稱為疲勞壽命。
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通常包括工裝、軸向加載裝置以及主軸裝置。工裝用于固定試樣,對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時還需要對試樣提供潤滑。現有工裝內對試樣進行潤滑時直接采用在試樣固定座底部設置噴油嘴,該結構設計不合理,存在如下技術問題:1、在試驗過程中由于部件旋轉存在潤滑油飛濺情況,影響設備整潔性;2、潤滑油不能很好的進行回流再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發明目的: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有效防止潤滑油飛濺的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的工裝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的工裝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試樣座以及連接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桶狀測試腔的工裝座,試樣座固定安裝于測試腔內,工裝座的測試腔上端口蓋設有擋油蓋,擋油蓋中心設有供連接頭的軸部穿過的軸孔,軸孔與連接頭的軸部密封配合,所述工裝座上設有與測試腔連通的進油孔和出油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工裝座和擋油蓋形成封閉的測試腔,在測試腔內對試樣提供潤滑,避免在試驗過程中潤滑油飛濺。
優選的,所述進油孔設于工裝座的測試腔側壁上高于試樣座的位置,所述出油孔設于測試腔底部。該結構設計下,進油孔和出油孔的加工方便,同時進油孔和出油孔的設計形成油路,方便潤滑油回流收集。
優選的,還包括有固定套筒,工裝座直線定位滑移配合于固定套筒內,固定套筒一端口為供工裝座安裝的口部,固定套筒另一端端口設有底蓋,底蓋中心設有高于固定套筒的筒腔底壁的定位導向孔座,工裝座底部連接有推桿,推桿經底蓋的定位導向孔座伸出,推桿與定位導向孔座密封配合,所述出油孔相對于與測試腔連通一端的另一端與固定套筒的筒腔連通,在固定套筒的底部設有低于定位導向孔座的潤滑油出孔。該結構設計下,固定套筒供工裝座的安裝,推桿方便軸向加載裝置進行連接對工裝座進行加載,同時潤滑油回流時進入固定套筒的筒腔內,在經固定套筒的潤滑油出孔回流,潤滑油同時可給工裝座在固定套筒內的滑移提供潤滑,保證工裝座工裝可靠;固定套筒的設計,使得工裝座的安裝以及軸向加載驅動,具有結構緊湊的優點。
優選的,所述工裝座上的出油孔包括沿軸向延伸的軸向孔段以及沿徑向延伸的徑向孔段,軸向孔段一端口位于測試腔的底壁上,軸向孔段的另一端口與徑向孔段連接,所述徑向孔段相對于與軸向孔段連接一端的另一端口設于工裝座的側壁上,所述固定套筒的內壁與工裝座外壁之間設有回油槽,回油槽連通所述徑向孔段和固定套筒的筒腔,在工裝座的底端面上設有環繞推桿的隔油槽。該結構設計下,結構簡單緊湊,隔油槽的設計避免潤滑油回流過程中沿著工裝座的壁流至推桿上,引起推桿和定位導向孔座處潤滑油滲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工作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試樣座1,連接頭2,工裝座3,測試腔31,進油孔32,出油孔33,隔油槽34,擋油蓋4,固定套筒5,底蓋51,定位導向孔座511,潤滑油出孔52,回油槽53,推桿6,滾動試件8,試樣9。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材料接觸疲勞試驗機的工裝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試樣座1以及連接頭2,連接頭2安裝滾動試件8,還包括具有桶狀測試腔31的工裝座3(其中桶狀并僅限于圓桶狀,還包括截面外形為多邊形、橢圓形等),本具體實施例為圓桶狀,試樣座1固定安裝于測試腔31內,工裝座3的測試腔31上端口蓋設有擋油蓋4,擋油蓋4中心設有供連接頭2的軸部21穿過的軸孔,軸孔與連接頭2的軸部21密封配合(其中連接頭的軸部可以為與連接頭一體成型,也可以為分體的-軸部為驅動連接頭旋轉的主軸一部分),所述工裝座3上設有與測試腔31連通的進油孔32和出油孔33,進油孔32接進油管進行潤滑油提供。所述進油孔32設于工裝座3的測試腔31側壁上高于試樣座1的位置,試樣座1內設有試樣9,所述出油孔33設于測試腔31底部。進油孔和出油孔的加工在工裝座上進行,加工方便,同時進油孔和出油孔的設計形成油路,方便潤滑油提供潤滑以及回流收集。
在接觸疲勞試驗機上工裝座需要進行軸向加載,工裝座需要軸向移動,工裝座3可以為安裝在升降架上實現升降,或者直接安裝在加載裝置的輸出端上,但為了保證軸向加載可靠以及潤滑油的回收等可靠;本具體實施例中,工裝裝置還包括有固定套筒5,固定套筒5固定在試驗機的機座上,工裝座3直線定位滑移配合于固定套筒5內,在固定套筒5的內壁上設有直線導槽,工裝座3上設有平鍵,平鍵伸入直線導槽內構成工裝座直線定位滑移配合于固定套筒5內,當然本實用新型的工裝座和固定套筒5的直線滑動配合還應包括為現有技術中軸狀部件和筒狀部件實現直線定位滑移的結構,固定套筒5一端口為供工裝座3安裝的口部,固定套筒5另一端端口設有底蓋51,底蓋中51心設有高于固定套筒5的筒腔底壁的定位導向孔座511,工裝座3底部連接有推桿6,推桿6經底蓋51的定位導向孔座511伸出,推桿6與定位導向孔座511密封配合,所述出油孔33相對于與測試腔31連通一端的另一端與固定套筒5的筒腔連通,在固定套筒5的底部設有低于定位導向孔座511的潤滑油出孔52。固定套筒供工裝座的安裝,推桿方便軸向加載裝置進行連接對工裝座進行加載,同時潤滑油回流時進入固定套筒的筒腔內,在經固定套筒的潤滑油出孔回流,潤滑油出孔接回油管進行回收,潤滑油同時可給工裝座在固定套筒內的滑移提供潤滑,保證工裝座工裝可靠;固定套筒的設計,使得工裝座的安裝以及軸向加載驅動,具有結構緊湊的優點。
另外,所述工裝座3上的出油孔33包括沿軸向延伸的軸向孔段以及沿徑向延伸的徑向孔段,軸向孔段一端口位于測試腔31的底壁上,軸向孔段的另一端口與徑向孔段連接,所述徑向孔段相對于與軸向孔段連接一端的另一端口設于工裝座3的側壁上,所述固定套筒5的內壁與工裝座3外壁之間設有回油槽53,回油槽53連通所述徑向孔段和固定套筒的筒腔,在工裝座3的底端面上設有環繞推桿6的隔油槽34。結構簡單緊湊,隔油槽的設計避免潤滑油回流過程中沿著工裝座的壁流至推桿上,引起推桿和定位導向孔座處潤滑油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