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電機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研發技術不斷提高,目前電動汽車在市場的保有量也不斷上升,驅動電機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壞決定了整車性能的優劣,對驅動電機進行臺架試驗檢測是檢測驅動電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手段。而電機的安裝狀態、測功機與電機的同軸度、冷卻條件等因素對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電機性能都有很大的影響。由于電動汽車用電機臺架試驗要求轉速較高,對工裝同軸度要求較高。現有的電機臺架試驗的對中安裝操作是通過人工在工作臺上使用激光對中儀一點點逐步地移動電機臺架,在移動的過程中始終通過激光對中儀進行對中,直至電機軸與測功機能夠連接。但是這種方式耗費很長的時間,檢測效率較低。
綜上所述,如何解決電機臺架試驗對中安裝耗時較長,效率較低的問題,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以保證同軸度滿足試驗要求的同時,加快對中安裝速度,提高檢測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包括:
用于固定于工作臺上的工裝底板,所述工裝底板上設置有第一直線導向件,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的導向方向與測功機的轉軸軸線平行;
用于支撐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架,所述電機安裝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導向配合的第二直線導向件;
安裝于所述電機安裝架上的傳動軸總成,所述傳動軸總成的一端用于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測功機的轉軸連接;
用于定位所述電機安裝架和所述工裝底板的緊固支架。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還包括滾珠絲杠機構,所述滾珠絲杠機構包括:
安裝在所述工裝底板上的絲杠座;
軸向定位轉動連接于所述絲杠座上的滾珠絲杠,所述滾珠絲杠的一端與所述電機安裝架絲杠螺紋連接;
連接于所述滾珠絲杠另一端的手絞盤。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為導軌,所述第二直線導向件為滑槽;或者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為導向槽,所述第二直線導向件為滑軌。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電機安裝架包括:
用于支撐固定所述電機的電機工裝座,所述第二直線導向件設置于所述電機工裝座;
豎直固定于所述電機工裝座上的電機安裝板,所述傳動軸總成安裝于所述電機安裝板上。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傳動軸總成包括:
固定于所述電機安裝架上的軸套;
通過軸承轉動套設于所述軸套內的電機工裝軸,所述電機工裝軸的一端用于和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用于和所述測功機的轉軸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傳動軸總成還包括彈性聯軸器,所述彈性聯軸器的第一半部與所述電機工裝軸連接,所述彈性聯軸器的第二半部用于與所述測功機的轉軸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緊固支架為固定于所述電機安裝架的邊緣的彎折板,所述彎折板的底板與所述工作臺之間的距離至少為1mm。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緊固支架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設置于所述電機安裝架的移動方向的兩側。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所述第一直線導向件上設置有多個間隔相等的定位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中,工裝底板固定在工作臺上,工裝底板上設置有第一直線導向件,電機安裝架通過其上的第二直線導向件可滑動地設置于工裝底板上,傳動軸總成安裝在電機安裝架上,傳動軸總成的一端與支撐固定在電機安裝架上的電機輸出軸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測功機的轉軸連接,緊固支架用于將電機安裝架定位在工裝底板上。工作時,將工裝底板固定于工作臺上,使第一直線導向件的導向方向與測功機的轉軸方向平行,在工作底板上通過第一直線導向件和第二直線導向件之間的導向配合,直線移動電機安裝架,由于電機支撐固定于電機安裝架上,且傳動軸總成安裝在電機安裝架上,因此,電機和傳動軸總成隨電機安裝架一起直線移動,直至傳動軸總成的另一端移動至測功機的轉軸處,將傳動軸總成與測功機轉軸連接即可,完成對中安裝。與現有的在工作臺一點點逐步對中移動電機相比,通過第一直線導向件和第二直線導向件實現了快速對中安裝操作,提高了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的傳動軸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手絞盤、2為絲杠座、3為工裝底板、4為第一直線導向件、5為滾珠絲杠、6為電機工裝座、7為電機安裝板、8為傳動軸總成、801為軸套、802為軸承、803為電機工裝軸、804為軸承端蓋、9為彈性聯軸器、901為第一半部、902為第二半部、10測功機、11為連接法蘭、12為緊固支架、13為第二直線導向件、14為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在保證了同軸度滿足試驗要求的同時,加快了對中安裝速度,提高了檢測效率。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機臺架試驗用裝夾裝置,以下簡稱裝夾裝置,其包括工裝底板3、電機安裝架、傳動軸總成8和緊固支架12;其中,工裝底板3用于固定于工作臺14上,工裝底板3為板狀結構,可通過螺栓固定于工作臺14上,工作臺14一般為平板基座,工裝底板3上設置有第一直線導向件4,且第一直線導向件4的導向方向與測功機10的轉軸軸線平行;電機安裝架用于支撐固定電機,電機安裝架上設置有與第一直線導向件4導向配合的第二直線導向件13,通過第二直線導向件13和第一直線導向件4的導向配合使電機安裝架在工裝底板3上直線移動;傳動軸總成8安裝于電機安裝架上,傳動軸總成8的一端用于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用于與測功機10的轉軸連接,從而將電機和測功機10傳動連接;緊固支架12用于將電機安裝架定位在工裝底板3上。
上述裝夾裝置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是:通過工裝底板3將整個裝夾裝置固定于工作臺14上,使第一直線導向件4的導向方向與測功機10的轉軸軸向平行,將電機安裝固定在電機安裝架上,且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軸總成8的一端連接,傳動軸總成8安裝在電機安裝架上,使用激光對中儀將同軸度調整至≤0.1mm內,之后,通過第一直線導向件4和第二直線導向件13的配合,使電機安裝架在工裝底板3上直線移動,保證了同軸度始終在要求范圍內,同時能夠通過直線導向件快速移動電機安裝架,從而直線移動電機和傳動軸總成8,直至傳動軸總成8的另一端靠近測功機10的轉軸,通過連接法蘭11將傳動軸總成8與測功機10的轉軸連接,通過緊固支架12將此時的電機安裝架定位固定在工裝底板3上,完成對中安裝,可以進行電機檢測。可見,本申請中的裝夾裝置在開始完成對中后,能夠快速移動電機至測功機10,完成對中安裝,與現有技術中的一點點逐步對中移動電機相比,加快了對中安裝速度,提高了檢測效率。
如圖1所示,為了進一步提高對中安裝精度,降低人工操作強度,在本實施例中,裝夾裝置還包括滾珠絲杠機構,滾珠絲杠機構包括絲杠座2、滾珠絲杠5、手絞盤1;其中,絲杠座2安裝在工裝底板3上,滾珠絲杠5軸向定位轉動連接于絲杠座2上,滾珠絲杠5的一端與電機安裝架絲杠螺紋連接,具體地,在電機安裝架的底部固定設置絲杠螺母,滾珠絲杠5與絲杠螺母螺紋配合連接;手絞盤1連接于滾珠絲杠5另一端,通過手搖手絞盤1帶動滾珠絲杠5轉動,通過滾珠絲杠機構移動電機安裝架,省力,且通過滾珠絲杠機構能夠精確控制移動距離。
作為優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直線導向件4為導軌,第二直線導向件13為滑槽,即在工裝底板3上設置導軌,在電機安裝架底部設置滑槽,滑槽可以分體固定于電機安裝架上,也可以為一體結構,滑槽與導軌配合滑動;或者第一直線導向件4為導向槽,第二直線導向件13為滑軌,即在工裝底板3上開設導向槽,在電機安裝架底部設置滑軌,滑軌與導向槽滑動配合。只要能夠實現電機安裝架在工裝底板3上滑動即可。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體的電機安裝架,其包括電機工裝座6和電機安裝板7;電機工裝座6用于支撐固定電機,第二直線導向件13設置于電機工裝座6的底部;電機安裝板7豎直固定于電機工裝座6上,具體可通過螺栓固定于電機工裝座6上;傳動軸總成8安裝于電機安裝板7上,具體可通過電機安裝板7上的止口定位后通過螺栓固定到電機安裝板7上。當然,電機安裝架還可以為一體結構,只要能夠實現電機的固定和傳動軸總成8的安裝即可。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傳動軸總成8包括軸套801、軸承802和電機工裝軸803;軸套801固定于電機安裝架上,具體安裝在電機安裝板7上;電機工裝軸803通過軸承802轉動套設于軸套801內,電機工裝軸803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測功機10的轉軸連接。進一步地,傳動軸總成8還包括軸承端蓋804,用于密封軸承802。
為了提高電機和測功機10的傳動可靠性和穩定性,在本實施例中,傳動軸總成8還包括彈性聯軸器9,彈性聯軸器9的第一半部901與電機工裝軸803連接,彈性聯軸器9的第二半部902用于與測功機10的轉軸連接。在對中安裝時,當電機安裝架移動到第一半部901與測功機10上的第二半部902接觸時,將彈性聯軸器9的第一半部901和第二半部902連接在一起,實現電機和測功機10的彈性傳動連接。當然,電機的輸出軸和測功機10的轉軸還可以直接傳動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直線導向件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平行布置,相應地,第二直線導向件13的數量與第一直線導向件4的數量相等,以提高導向的穩定性。當然,第一直線導向件4還可以為一個。
在本實施例中,緊固支架12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設置于電機安裝架的移動方向的兩側。緊固支架12為彎折板結構,一個折邊搭接在電機安裝架的兩側邊緣,另一個折邊,即底邊通過地腳螺栓固定于工作臺14上,且底邊與工作臺14之間保持至少1mm距離,通過地腳螺栓拉緊定位。當然,緊固支架12還可以為凹形槽結構,能夠將電機安裝架的兩側邊緣和工裝底板3的兩側邊緣嵌入凹形槽內,通過螺栓頂緊定位。
不同的電機結構需更換電機時,松開緊固支架12的地腳螺栓,反向轉動手絞盤1,將電機工裝座6和緊固支架12朝遠離測功機10的一側移動,拆除電機、電機安裝板7和傳動軸總成8,更換為新結構后再移動到測功機10處,達到快速對中安裝的目的。
為了提高對中精度,在第一直線導向件4上設置定位點,定位點以特定距離(如300mm)為間隔均勻取點,使用激光對中儀調整同軸度,至所有點同軸度≤0.1mm。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