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測試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彈簧試驗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對于彈簧的檢測設置只能是通過簧力檢測設備檢測彈簧的簧力,或者通過彈簧疲勞檢測設備檢測彈簧的疲勞壽命,因此缺乏集成彈簧簧力和疲勞檢測為一體的檢測設備,檢測時間長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彈簧試驗機,解決目前缺乏簧力檢測和疲勞檢測為一體的檢測設備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彈簧試驗機,包括固定架、偏心機構和壓力測試機構,固定架包括水平設置的底座、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和豎直設置的支撐柱,支撐柱有四根以上并且所述支撐柱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支撐板固定在支撐柱的上端,第一支撐板位于第二支撐板和底座之間并通過支撐柱固定,偏心機構位于第一支撐板與底座之間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壓力測試機構固定在第一支撐板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既能夠進行彈簧疲勞測試,同時也能夠進行彈簧的簧力測試,操作簡單。通過偏心機構自動旋轉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同時通過壓力測試機構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
作為優選,壓力測試機構包括下動板、上動板、導軸、絲杠和手輪,導軸有四根以上并豎直設置,下動板和上動板的邊緣均均勻設置有四個以上的通孔,導軸的下端依次穿過上動板和下動板并固定在第一支撐板上,絲杠的下端固定在上動板的中心處,絲杠的上端穿過第二支撐板,手輪套在絲杠上并設置在第二支撐板的上方。在測試過程中,將彈簧放置在下動板與上動板之間,在壓力測試機構下,下動板固定,然后對手輪進行手動旋轉,手輪在絲杠上位置進行移動,從而帶動上動板向下運動,對彈簧向下壓,從而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
作為優選,第二支撐板與絲杠的連接處設置有鎖緊塊,鎖緊塊包括絲杠螺母、絲杠軸承和上蓋,絲杠螺母套在絲杠上,絲杠軸承套在絲杠螺母的外側,上蓋為中空結構并且所述上蓋的上方開口直徑小于上蓋的下方開口直徑,上蓋的上方開口直徑大于所述絲杠螺母的直徑,上蓋蓋裝在絲杠軸承的外部并且固定在第二支撐板上。鎖緊塊主要是對絲杠和第三支撐板起固定作用,避免絲杠、上動板和手輪位置固定后絲杠晃動對第三支撐板造成損壞。
作為優選,絲杠螺母的外側還套有墊圈,墊圈設置在絲杠軸承的上方并且位于上蓋的上方開口處,墊圈的外徑與上蓋的上方開口直徑相適配,手輪安裝在墊圈的上方,手輪的上方還安裝有鎖緊螺母。上蓋的開口處設置有墊圈,墊圈的作用是避免手輪旋轉對上蓋或軸承造成磨損,影響彈簧試驗機的使用。
作為優選,偏心機構包括連桿、偏心調節板和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的動力裝置,偏心調節板連接動力裝置,連桿的一端固定在下動板上,連桿的另一端通過軸承套固定在偏心調節板上,連桿與偏心調節板的連接處與偏心調節板的旋轉中心之間的距離大于零。在偏心機構中,連桿通過軸承套固定在偏心調節板上,連桿與偏心調節板的連接處偏離偏心調節板的旋轉中心,從而在動力裝置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時,調節塊的作圓周運動,然后帶動連桿上下移動,最終下動板在連桿的帶動下作上下往復運動,可以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
作為優選,偏心調節板上設置有調節塊和偏心調節螺桿,偏心調節螺桿的中心與偏心調節板的中心重合,偏心調節螺桿的兩端通過螺桿固定座固定在偏心調節板上,調節塊穿過偏心調節螺桿固定在偏心調節板上,連桿與偏心調節板的連接端通過軸承套固定在調節塊上。進一步對偏心機構進行優化,調節塊的中部穿過偏心調節螺桿,偏心調節螺桿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旋鈕,旋轉調節旋鈕,偏心調節螺桿轉動,調節塊左右移動,調節調節塊的偏心距離,從而調節下動板上下移動的幅度,根據具體的要求,通過調節旋鈕對調節塊的偏移量進行調節,更加方便快捷。
作為優選,偏心調節板上設置有兩條與偏心調節螺桿平行的調節槽并且兩條調節槽分別位于偏心調節螺桿的兩側,調節槽內設置有沿調節槽滑動的滑塊,調節塊固定在滑塊上,調節槽上設置有刻度。調節槽用于固定調節塊,同時便于調節塊進行偏心移動,在調節槽上設置刻度,可以精確設定調節塊偏移距離,根據設定偏移距離的兩倍值即是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位移量,也是彈簧的拉伸長度。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偏移距離的設定需要根據生產出的彈簧的拉伸標準進行確定調節塊的偏移距離。
作為優選,動力裝置包括軸承、軸承座和從動輪,軸承座固定在底座上,軸承固定在軸承座上,偏心調節板套裝在軸承的一端,從動輪套裝在軸承的另一端,并且通過皮帶連接驅動電機。為了達到偏心調節板旋轉的目的,需要連接動力裝置,因此動力裝置通過軸承座固定在底座上,從動輪通過皮帶連接電機,電機帶動從動輪旋轉,從而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
作為優選,上述多功能彈簧試驗機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接近開關、PLC、壓力傳感器和變頻器,接近開關、壓力傳感器和變頻器均與PLC信號連接,所述變頻器還與驅動電機信號連接。接近開關用于確定偏心調節板的旋轉次數,壓力傳感器用于在測試彈簧簧力時,在測試時,經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可以感應到彈簧的壓力,從而測試出彈簧的簧力,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用于對整個系統的控制,PLC自帶模擬量輸出,可以直接控制變頻器,從而調節電機速度,從而控制彈簧疲勞測試的頻率。
作為優選,偏心調節板上還設置有感應片。當偏心調節板靜止時,接近開關與感應片處于相對應的位置,當偏心調節板進行旋轉時,當偏心調節板旋轉一周時,接近開關可以感應到感應片,因此可以確定偏心調節板已經旋轉一周,最終通過對接近開關的感應進行計數,從而確定偏心調節板的旋轉次數,即下動板作往復運動的次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時,電機斷電,偏心機構停止運行,下動板位置固定,將彈簧放置在上動板和下動板之間,旋轉絲杠上的手輪,使下動板向下運動,對彈簧進行下壓,并將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壓力傳感器感應彈簧的壓力,從而確定彈簧的簧力;當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時,通過手輪的旋轉將上動板的位置固定,根據需要測試的彈簧的生產標準,確定彈簧測試的頻率,彈簧的振幅,從而確定電機的旋轉速度,根據測試彈簧的振幅確定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距離,從而確定調節塊在偏心調節板上的偏移距離,偏移距離的兩倍即為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距離,偏移距離確定之后,將彈簧放置在下動板與上動板之間,啟動電機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從而在偏心機構的帶動下,下動板進行上下往復運動,對彈簧進行疲勞檢測,同時將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在測試過程中壓力傳感器檢測到彈簧簧力出現異常變化即發生斷簧,系統自動記錄斷簧次數或時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實用新型既能夠進行彈簧疲勞測試,同時也能夠進行彈簧的簧力測試,操作簡單。
2、本實用新型對彈簧檢測時振幅可調,頻率可調,測試范圍可調,能夠對不同類型的彈簧進行測試。
3、本實用新型中的彈簧疲勞試驗機,功能強大,具有斷簧檢測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鎖緊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一種多功能彈簧試驗機,包括固定架、偏心機構和壓力測試機構,固定架包括水平設置的底座11、第一支撐板12、第二支撐板13和豎直設置的支撐柱14,支撐柱14有四根以上并且所述支撐柱1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1上,第二支撐板13固定在支撐柱14的上端,第一支撐板12位于第二支撐板13和底座11之間并通過支撐柱14固定,偏心機構位于第一支撐板12與底座11之間并固定在底座11上,壓力測試機構固定在第一支撐板12的上方。
本實施例中,既能夠進行彈簧疲勞測試,同時也能夠進行彈簧的簧力測試,操作簡單。通過偏心機構自動旋轉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同時通過壓力測試機構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壓力測試機構包括下動板21、上動板22、導軸24、絲杠25和手輪26,導軸24有四根以上并豎直設置,下動板21和上動板22的邊緣均均勻設置有四個以上的通孔,導軸24的下端依次穿過上動板22和下動板21并固定在第一支撐板12上,絲杠25的下端固定在上動板22的中心處,絲杠25的上端穿過第二支撐板13,手輪26套在絲杠25上并設置在第二支撐板13的上方。
本實施例在測試過程中,將彈簧放置在下動板與上動板之間,在壓力測試機構下,下動板固定,然后對手輪進行手動旋轉,手輪在絲杠上位置進行移動,從而帶動上動板向下運動,對彈簧向下壓,從而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第二支撐板13與絲杠25的連接處設置有鎖緊塊4,鎖緊塊4包括絲杠螺母41、絲杠軸承42和上蓋43,絲杠螺母41套在絲杠25上,絲杠軸承42套在絲杠螺母41的外側,上蓋43為中空結構并且所述上蓋43的上方開口直徑小于上蓋43的下方開口直徑,上蓋43的上方開口直徑大于所述絲杠螺母41的直徑,上蓋43蓋裝在絲杠軸承42的外部并且固定在第二支撐板13上。
絲杠螺母41的外側還套有墊圈44,墊圈44設置在絲杠軸承42的上方并且位于上蓋43的上方開口處,墊圈44的外徑與上蓋43的上方開口直徑相適配,手輪26安裝在墊圈44的上方,手輪26的上方還安裝有鎖緊螺母45。
本實施例中,鎖緊塊主要是對絲杠和第三支撐板起固定作用,避免絲杠、上動板和手輪位置固定后絲杠晃動對第三支撐板造成損壞。上蓋的開口處設置有墊圈,墊圈的作用是避免手輪旋轉對上蓋或軸承造成磨損,影響彈簧試驗機的使用。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偏心機構包括連桿31、偏心調節板33和帶動偏心調節板33旋轉的動力裝置,偏心調節板33連接動力裝置,連桿31的一端固定在下動板21上,連桿31的另一端通過軸承套34固定在偏心調節板33上,連桿31與偏心調節板33的連接處與偏心調節板33的旋轉中心之間的距離大于零。
本實施例中,在偏心機構中,連桿通過軸承套固定在偏心調節板上,連桿與偏心調節板的連接處偏離偏心調節板的旋轉中心,從而在動力裝置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時,調節塊的作圓周運動,然后帶動連桿上下移動,最終下動板在連桿的帶動下作上下往復運動,可以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
實施例5:
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偏心調節板33上設置有調節塊32和偏心調節螺桿36,偏心調節螺桿36的中心與偏心調節板33的中心重合,偏心調節螺桿36的兩端通過螺桿固定座361固定在偏心調節板33上,調節塊32穿過偏心調節螺桿36固定在偏心調節板33上,連桿31與偏心調節板33的連接端通過軸承套34固定在調節塊32上。
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對偏心機構進行優化,調節塊的中部穿過偏心調節螺桿,偏心調節螺桿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旋鈕362,旋轉調節旋鈕362,偏心調節螺桿轉動,調節塊左右移動,調節調節塊的偏心距離,從而調節下動板上下移動的幅度,根據具體的要求,通過調節旋鈕對調節塊的偏移量進行調節,更加方便快捷。
實施例6:
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偏心調節板33上設置有兩條與偏心調節螺桿36平行的調節槽35并且兩條調節槽35分別位于偏心調節螺桿36的兩側,調節槽35內設置有沿調節槽35滑動的滑塊,調節塊32固定在滑塊上,調節槽35上設置有刻度。
本實施例中,調節槽用于固定調節塊,同時便于調節塊進行偏心移動,在調節槽上設置刻度,可以精確設定調節塊偏移距離,根據設定偏移距離的兩倍值即是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位移量,也是彈簧的拉伸長度。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偏移距離的設定需要根據生產出的彈簧的拉伸標準進行確定調節塊的偏移距離。
實施例7:
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動力裝置包括軸承37、軸承座39和從動輪38,軸承座39固定在底座11上,軸承37固定在軸承座39上,偏心調節板33套裝在軸承37的一端,從動輪38套裝在軸承37的另一端,并且通過皮帶連接驅動電機。
本實施例中,為了達到偏心調節板旋轉的目的,需要連接動力裝置,因此動力裝置通過軸承座固定在底座上,從動輪通過皮帶連接電機,電機帶動從動輪旋轉,從而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
實施例8:
在實施例7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偏心調節板33上還設置有感應片51。當偏心調節板靜止時,接近開關與感應片處于相對應的位置,當偏心調節板進行旋轉時,當偏心調節板旋轉一周時,接近開關可以感應到感應片,因此可以確定偏心調節板已經旋轉一周,最終通過對接近開關的感應進行計數,從而確定偏心調節板的旋轉次數,即下動板作往復運動的次數。
本實施例中的多功能彈簧試驗機還包括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接近開關、按鈕、PLC、觸摸屏、壓力傳感器、打印機、變頻器和驅動電機,接近開關、壓力傳感器和變頻器均與PLC信號連接,變頻器還與驅動電機信號連接。
本實施例中接近開關用于確定偏心調節板的旋轉次數,壓力傳感器用于在測試彈簧簧力時,在測試時,經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可以感應到彈簧的壓力,從而測試出彈簧的簧力,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用于對整個系統的控制,PLC自帶模擬量輸出,可以直接控制變頻器,從而調節電機速度,從而控制彈簧疲勞測試的頻率。壓力傳感器測試彈簧簧力并反饋至PLC,實現簧力測試功能,在測試過程中簧力出現異常變化即發生斷簧,系統自動記錄斷簧次數或時間。觸摸屏與PLC進行通訊,操作者可在觸摸屏上進行操作。可在觸摸屏上設置工作臺上下往復運動頻率(彈簧測試頻率)。系統具備打印功能,打印記錄運行頻率、時間等信息。系統具備數據掉電保護功能,手動狀態下進行強制清零系統計數、計時為初始值。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對彈簧的簧力進行測試時,電機斷電,偏心機構停止運行,下動板位置固定,將彈簧放置在上動板和下動板之間,旋轉絲杠上的手輪,使下動板向下運動,對彈簧進行下壓,并將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壓力傳感器感應彈簧的壓力,從而確定彈簧的簧力;當對彈簧進行疲勞測試時,通過手輪的旋轉將上動板的位置固定,根據需要測試的彈簧的生產標準,確定彈簧測試的頻率,彈簧的振幅,從而確定電機的旋轉速度,根據測試彈簧的振幅確定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距離,從而確定調節塊在偏心調節板上的偏移距離,偏移距離的兩倍即為下動板移動的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的距離,偏移距離確定之后,將彈簧放置在下動板與上動板之間,啟動電機帶動偏心調節板旋轉,從而在偏心機構的帶動下,下動板進行上下往復運動,對彈簧進行疲勞檢測,同時將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上動板的上方,在測試過程中壓力傳感器檢測到彈簧簧力出現異常變化即發生斷簧,系統自動記錄斷簧次數或時間。
盡管這里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