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溫度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多加熱源的感溫變色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教育科研、家居日用以及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中,經常會涉及到對加熱源或被加熱部件的溫度檢測,例如在烹飪時需要對鍋底溫度進行檢測以提示用戶掌握烹飪火候,或者在科學實驗中對加熱板的溫度進行檢測以提示化學反應條件,或者在光伏發電中對太陽能模組的溫度進行檢測以判斷熱點分布情況等等。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感溫變色涂層或感溫變色元件來反映檢測部位的溫度,當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的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時,檢測部位的感溫變色涂層或感溫變色元件的顏色則會發生變化,從而起到提示功能。然而,現有的檢測方法僅能夠在一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進行檢測,如果更換其他加熱源,由于不同加熱源的加熱效率不同,被檢測部件的受熱曲線則會有所差異,而感溫變色元件的變色溫度范圍卻是固定的,因此,現有的溫度檢測裝置就不能在多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正確指示受熱部位是否已經達到目標溫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用于多加熱源的感溫變色裝置,在多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當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該感溫變色裝置可以及時并正確地進行變色指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用于多加熱源的感溫變色裝置,包括多個變色溫度范圍互不重疊的感溫變色部以及用于與被檢測部件接觸并且承載所述感溫變色部的導熱部。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還包括用于將所述導熱部與所述被檢測部件可拆卸接觸連接的連接部件。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多個所述感溫變色部在達到各自的變色溫度范圍時所呈現的顏色各不相同。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所述感溫變色部為涂覆在所述導熱部表面的感溫變色材料層。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所述感溫變色材料層包括涂覆在所述導熱部表面的顯色層和涂覆在所述顯色層表面的變色層。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所述感溫變色部包括透明塑料片以及混合于所述透明塑料片內部的感溫變色材料。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多個所述感溫變色部在所述導熱部上逐個嵌套布置。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多個所述感溫變色部在所述導熱部上依次并排布置。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所述導熱部包括多個與所述感溫變色部一一對應的導熱片,所述感溫變色裝置還包括用于固定多個所述導熱片的支撐部。
優選地,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每個所述感溫變色部均對應設置有一個用于標識加熱源的標簽。
本發明提供的可用于多加熱源的感溫變色裝置,包括多個變色溫度范圍互不重疊的感溫變色部以及用于與被檢測部件接觸并且承載所述感溫變色部的導熱部。使用時,先將該感溫變色裝置安裝到被檢測部件上,并使該感溫變色裝置的檢測部位與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保持一定距離,再利用選好的加熱源對被檢測部件進行加熱,被檢測部件受到的熱量經過導熱部傳導至感溫變色部,當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檢測部位的溫度則達到某一感溫變色部的變色溫度范圍,對應的感溫變色部則相應地發生變色,從而起到指示功能。當更換加熱源且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檢測部位達到的溫度則相應地發生改變,此時,對應的另一感溫變色部則發生變色以進行提示。可見,本方案可以在多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正確指示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是否達到目標溫度,提高了適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的一種感溫變色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的感溫變色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螺絲、2-外變色片、3-內變色片、4-支撐塊、5-支撐片、6-導熱部、7-顯色層、8-變色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照圖1和圖2,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的一種感溫變色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的感溫變色部的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例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用于多加熱源的感溫變色裝置,包括多個變色溫度范圍互不重疊的感溫變色部以及用于與被檢測部件接觸并且承載感溫變色部的導熱部6。
使用時,先將該感溫變色裝置安裝到被檢測部件上,并使該感溫變色裝置的檢測部位與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保持一定距離,再利用選好的加熱源對被檢測部件進行加熱,被檢測部件受到的熱量經過導熱部傳導至感溫變色部,當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檢測部位的溫度則達到某一感溫變色部的變色溫度范圍,對應的感溫變色部則相應地發生變色,從而起到指示功能。當更換加熱源且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檢測部位達到的溫度則相應地發生改變,此時,對應的另一感溫變色部則發生變色以進行提示。可見,本方案可以在多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正確指示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是否達到目標溫度,提高了適用性。
在上述感溫變色裝置中,感溫變色部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感溫變色材料,其變色原理為:當感溫變色材料的溫度處于其變色溫度范圍之外時,其呈現一種顏色;當感溫變色材料的溫度處于其變色溫度范圍之內時,則呈現另一種顏色或變為無色透明。由于感溫變色部的檢測部位一般與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即被檢測部件與加熱源直接接觸的部位)存在一定距離,并且,不同加熱源的加熱效率不同,被檢測部件在不同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的受熱曲線則會有所差異,因此,當受熱部位達到目標溫度時,不同加熱源對應的檢測部位的溫度則會有所差異。所以,本方案需要在檢測部位布置有能夠在不同溫度下發生變色的感溫變色裝置。感溫變色材料為現有材料,其可隨溫度變化而反復改變顏色,具體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調配感溫變色材料的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來改變其具體的變色溫度范圍,從而獲得變色溫度范圍互不重疊的多種感溫變色部,也就是使不同的感溫變色部對產生顏色變化的反應溫度不同,還可以使不同的感溫變色部依據不同溫度而呈現不同顏色。
導熱部6不僅作為承載感溫變色部的部件,還起到將被檢測部件的熱量傳導至感溫變色部的作用,導熱部6與被檢測部件直接接觸,可以保證熱量及時高效地傳導至感溫變色部,從而對檢測部位的溫度準確檢測并發生變色反應。
需要說明的是,導熱部6可以采用鋼、鋁合金、銅等金屬材質,也可以采用導熱效率比較高的塑料材質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導熱部6可以設計為一個整體的塊狀或片狀結構等,也可以設計為多個分離的塊狀或片狀結構等。在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導熱部6包括多個與感溫變色部一一對應的導熱片結構,感溫變色裝置還包括用于固定多個導熱片的支撐部,具體的,多個導熱片可以連接起來,也可以分別與被檢測部件接觸連接,以保證熱量的順利傳導,支撐部的作用是為了保證各個導熱片的位置固定,保證感溫變色裝置的結構整體性。如此設置,由于導熱片及感溫變色部可拆卸更換,用戶就可以針對所應用的加熱源的具體種類來自由組合導熱片和感溫變色部,從而擴大了該感溫變色裝置的適用范圍。
優選地,本方案提供的感溫變色裝置還包括用于將導熱部6與被檢測部件實現可拆卸接觸連接的連接部件。如此設置,可以使感溫變色裝置整體實現與被檢測部件的可拆卸連接,當感溫變色部失效或者感溫變色裝置損壞時,可以方便地將其拆卸更換。具體的,上述連接部件可以采用螺絲、卡扣、粘貼、磁鐵、嵌套等結構形式來實現,本文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在不同加熱源加熱過程中更清楚、方便地對受熱部位是否達到目標溫度進行指示,優選地,本方案中多個感溫變色部在達到各自的變色溫度范圍時所呈現的顏色各不相同,如此設置,可以更加便于用戶直觀地了解。當然,本方案還可以將各個感溫變色部在達到各自的變色溫度范圍時所呈現的顏色設計為同一種顏色,而將各個感溫變色部的布置位置進行區分,從而利用不同位置的感溫變色部來指示對應的加熱源,如此則同樣可以起到便于觀察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便于指示和便于用戶觀察,優選地,本方案中的每個感溫變色部均對應設置有一個用于標識加熱源的標簽,即,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設計該感溫變色裝置時,根據被檢測部件可能應用的幾種加熱源來設計標簽,并將各標簽與各感溫變色部一一對應布置,如此設置,當用戶使用其中一種加熱源對被檢測部件進行加熱時,用戶只需要觀察標識有該種加熱源的標簽所對應的感溫變色部是否發生變色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感溫變色部可以設計為多種結構形式。在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感溫變色部為涂覆在導熱部6表面的感溫變色材料層。具體的,如圖2所示,該感溫變色材料層包括涂覆在導熱部6表面的顯色層7和涂覆在顯色層7表面的變色層8,變色層8即為感溫變色材料噴涂而成,達到變色溫度時會由黑色變透明。顯色層7為預設好的自身帶有顏色的涂覆層,可選用現有的顏料噴涂在導熱部6表面,當變色層8受熱變透明之后,顯色層7的顏色就會顯現出來,從而便于用戶觀察。當然,該感溫變色部還可以僅采用一層涂覆在導熱部6表面的變色層8,此時,該變色層8可以選用變色后非透明的感溫變色材料,該種感溫變色材料可通過調配成分配比以及加入顏料的方式,達到發生變色反應時能夠呈現某種顏色的目的,例如在發生變色反應時由黑色變為紅色,或者由黑色變為綠色等等。
在另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感溫變色部包括透明塑料片以及混合于透明塑料片內部的感溫變色材料,具體的,可以在塑料片的成型過程中在塑料基材中混合加入感溫變色材料顆粒或粉末,使感溫變色材料與塑料基材融為一體,另外,還可以在透明塑料片中穿插設置或填充有感溫變色材料。在這種方案中,透明塑料片可以直接作為導熱部6,當被檢測部件的熱量傳導至透明塑料片時,透明塑料片內的感溫變色材料即可根據溫度變化而發生變色反應,如此設置,可以使感溫變色部與導熱部6融為一體,避免感溫變色部從導熱部6上意外脫落,還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當然,本發明中的感溫變色部不限于以上兩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所述的結構形式,還可以設計成貼覆在導熱部6上的感溫變色膜或感溫變色膠帶等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所選的感溫變色材料的特性以及被檢測部件的具體結構特點來確定感溫變色部的結構形式,本文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多個感溫變色部可以有多種布置形式。在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多個感溫變色部在導熱部6上逐個嵌套布置,具體的,多個感溫變色部可設計成環狀結構或半環狀結構,中心部位的感溫變色部設計為片狀結構,其他環狀或半環狀結構的感溫變色部逐個嵌套在外周,如此設置,用戶可通過觀察某一環的感溫變色部的變色反應來了解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是否達到目標溫度。
在另一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多個感溫變色部在導熱部6上依次并排布置,如此設置,可以更加簡化感溫變色部的結構設計,便于加工制造。其中,各個感溫變色部的形狀可以設計為方形、圓形或其他形狀。當然,本發明中的感溫變色部不限于以上兩種優選實施例方案中所述的布置形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被檢測部件的具體結構來進行布置,本文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1,下面介紹一款具體的感溫變色裝置的分解結構。該感溫變色裝置包括兩個感溫變色部,導熱部6設計成為兩個不銹鋼材質的導熱片,感溫變色部設計為在導熱片上涂覆的感溫變色材料層,感溫變色材料層的結構如圖2所示,分別包括顯色層7和變色層8,在此,感溫變色部與導熱部6共同形成了變色片結構,這兩個變色片分別為外變色片2和內變色片3,內變色片3嵌套在外變色片2的通孔內,并且,內變色片3的上端面露出于外變色片2的通孔孔口或與通孔孔口邊緣保持平齊。感溫變色材料層涂覆在每個變色片的上端面,以便于用戶觀察變色反應。內變色片3的導熱片與外變色片2的導熱片接觸連接,以保證熱量能夠順利傳導至內變色片3。外變色片2的下部形成用于容納內變色片3的空腔,為了便于將內變色片3和外變色片2的接觸固定,此處采用了支撐部結構,如圖1所示,該支撐部具體包括支撐塊4和支撐片5,支撐塊4可采用硅膠材質,支撐塊4嵌入到該空腔中,從而將內變色片3牢固地抵接在外變色片2內圈。外變色片2與底部的支撐片5固定連接,便完成了感溫變色裝置的組裝。最后,在使用時,該感溫變色裝置可通過螺絲1安裝到被檢測部件的檢測部位,并且使導熱片與被檢測部件接觸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提供的感溫變色裝置可適用于工業生產、教育科研、家居日用以及醫療保健等多個技術領域,本方案不僅可以在多種加熱源的加熱過程中正確指示被檢測部件的受熱部位是否達到目標溫度,提高了適用性,而且采用可拆卸結構,便于更換,使用靈活性高。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