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檢測設備,具體涉及立式彈簧扭轉試驗機。
背景技術:
彈簧扭轉試驗機主要用于各類型扭簧的扭轉角度、扭轉力矩等性能參數的檢測,按其布置形式主要分為臥式機和立式機。臥式機可靠性較高,但結構相對復雜,占用空間較大,立式機結構相對簡單,操作也更加方便,但由于普遍采用懸臂形式,測試過程中,難以避免出現偏載等干擾因素,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式彈簧扭轉試驗機,能夠解決傳統立式機檢測過程中的偏載問題。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立式彈簧扭轉試驗機,包括設有測量機構的工作臺、通過豎直設置的滑軌可滑動地支撐在工作臺上方的滑座、安裝在滑座上,并能夠在測試時提供扭轉載荷的加載機構、以及連接在滑座與工作臺之間,以驅動滑座沿滑軌軸向移動的絲桿螺母機構。
由于采用了滑軌結構,并利用絲桿螺母機構驅動滑座移動,能夠可靠保證加載機構與測量機構間的同軸度,避免測試過程中出現偏轉等狀況,提高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加載機構上下滑動行程較大,能夠滿足不同長度扭簧的檢測需要。
所述測量機構包括測量軸和軸套,所述測量軸通過軸承豎直設置在工作臺上,其上端伸出工作臺并設有固定盤,軸套固套在測量軸上,并與工作臺固定,所述測量軸上安裝有力傳感器。該結構能夠較為簡單可靠地實現對扭簧扭轉力矩的測量,測量軸通過軸承支撐,更加穩定,能夠避免加載過程中因測量軸偏離受力中心導致偏載,進一步提高設備可靠性。
優選地,所述加載機構包括殼體和可轉動地安裝在該殼體中的加載軸,所述加載軸沿殼體軸向設置,其一端端部穿出殼體并設有加載夾持盤,該加載軸上固套有驅動渦輪,殼體中配置有驅動所述驅動渦輪旋轉的蝸桿,該蝸桿一端穿出殼體后安裝有手輪。加載機構的加載軸通過渦輪蝸桿機構手動驅動旋轉,結構更加簡單,可靠性好,制造成本較低。
為方便測量加載軸的偏轉角度,所述加載軸套設有角度編碼器驅動齒輪。
所述滑軌優選為兩組,對稱設置在工作臺上,相應的絲桿螺母機構也為兩組,與滑軌一一對應。該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系統穩定性,避免加載過程中出現偏載。
所述殼體可轉動地安裝在滑座上,該滑座上設有用于限制殼體位移的定位夾塊。由于加載夾持盤端面朝下,拆裝扭簧較為不便,采用該結構后,可以將加載機構整體旋轉至水平,以便扭簧拆裝,使檢測操作更加便利。
為保證滑軌的可靠安裝,所述滑軌下端設有滑軌固定架,該滑軌固定架端部與工作臺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滑軌配合絲桿螺母機構控制加載機構位移,能夠可靠保證加載機構與測量機構的同軸度,避免偏載,相對于現有技術其可靠性好,測試精度較高,操作更加方便,能適應多種長度型號扭簧的檢測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測量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滑座及加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立式彈簧扭轉試驗機,包括工作臺1,該工作臺1上設有測量機構2,該工作臺1在測量機構2兩側還豎直地設置有兩組左右對稱設置的滑軌4,為保證其支撐強度,在滑軌4下端還設置了板狀結構的滑軌固定架7,該滑軌固定架7下端固定在工作臺1端面上。
在兩組滑軌4之間設有與該滑軌4滑動配合的滑座3,滑座3上安裝有加載機構5,在滑座3與工作臺1之間設置了絲桿螺母機構6控制滑座3的升降,絲桿螺母機構6同樣為兩組,與兩組滑軌4一一對應,包括絲桿61和螺母62,絲桿61沿豎直方向設置在兩組滑軌4內側,穿入工作臺1下部,并能夠上下往復運動,螺母62設置于工作臺1下部,利用電機驅動,為保證滑座3的平順性,兩組絲杠螺母機構6連接有同步帶,以確保其同步運行。
圖2示出了測量機構2的具體結構,該測量機構2包括豎直設置在工作臺1中部的測量軸21,測量軸21上端穿出工作臺1上端面,并設有用于檢測時,固定扭簧一端的固定盤24,固定盤24可以和測量軸一體設置,也可以利用螺栓或以焊接方式與測量軸連接固定。在測量軸21與工作臺1上相應的安裝孔11之間設置有軸承23,工作臺1在對應該安裝孔11的下部固定有軸套22,測量軸21的下端穿入該軸套22中,并與軸套22下端鎖緊固定,測量軸21在靠近下端端部位置設有縮頸段21a,在該縮頸段21a位置以貼片方式安裝有力傳感器25。
請參照圖3,加載機構5包括一中空結構的殼體51,在殼體51中安裝有加載軸52,該加載軸52沿殼體51軸向設置,下端穿出殼體51的中心孔后安裝有加載夾持盤53。
加載軸52利用兩個支撐軸承57可轉動地支撐在殼體51中,上端安裝蓋板58并通過鎖緊螺母59鎖緊。
在加載軸52上固套有驅動渦輪54,殼體51內可轉動地安裝有與該驅動渦輪54相適配的蝸桿55,蝸桿55沿水平方向設置,端部穿出殼體51后安裝有手輪55a,轉動手輪55a,可以通過蝸桿55和驅動渦輪54帶動加載軸52旋轉。
加載軸52在驅動渦輪54與上的蓋板58之間還固套有一角度編碼器驅動齒輪56,用于和角度編碼器(圖中未示出)嚙合,以檢測加載軸52的偏載角度。
本實施例中,加載機構5與滑座3是活動連接的,即殼體51利用兩側銷軸可轉動地安裝在滑座上,并能夠以水平方向軸線為轉動中心旋轉,轉動后,可以將加載軸52下端的加載夾持盤53下端面旋轉至垂直狀態,以方面扭簧夾具的安裝。為方便加載機構5的限位,避免其左右晃動,在滑座3上還設有定位夾塊31,該定位夾塊31的寬度與殼體51的寬度相適應,夾具安裝好后,放下加載機構5,利用定位夾塊31對其限位。當然,在滑座上還可以設置翻轉機構以便轉動加載機構,設置相應的鎖緊及解鎖機構用于當加載機構翻轉至水平時的限位。
測量軸21上設有下夾具安裝孔2a,加載軸52上設有上夾具安裝孔52a,當加載軸52豎直狀態時,上夾具安裝孔52a與下夾具安裝孔2a同軸正對,測量時,在上、下夾具安裝孔中分別安裝與帶測試扭簧相適應的夾具8,用以固定待測試扭簧兩端端部,并確保其同軸度,避免加載過程中出現偏載,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使用時,將待檢測扭簧一端通過夾具安裝到加載夾持盤53上,利用絲桿螺母機構6將滑座3滑動至適當位置,再將扭簧另一端固定到固定盤24上,扭簧固定好后,轉動手輪55a,加載軸52和加載夾持盤53轉動,扭簧產生扭轉,測量軸21將承受一個扭轉力矩,通過該測量軸21上的力傳感器25可以方面地測得該扭轉力矩的大小。扭轉角度可以通過由角度編碼器驅動齒輪56驅動的角度編碼器讀出。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