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煤氣閥殼體氣密性檢測技術,具體公開一種煤氣閥殼體測漏裝置。
背景技術:
許多廠家采用的測漏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支撐架、支撐板、下壓氣缸、夾具架、夾具、硅膠固定板和進氣管,支撐板架設于支撐架上,下壓氣缸固定于支撐板上;夾具架設置于支撐架內側,夾具設于夾具架上方;在夾具表面成型有兩個產品固定工位,硅膠固定板(質地柔軟,與產品貼合更加緊密)設置于產品與夾具表面接觸位置;下壓氣缸下壓產品,使得產品與夾具間貼合緊密;一條進氣管形成兩條支路,分別從夾具下方穿入,與產品內腔導通;在每條支路上分別設置氣壓調節閥;在殼體內注氣,設置壓力最高值和測試時間,氣壓穩定后保持,設置降壓區間,然后自動檢測;若降壓值偏大則說明產品某部分漏氣,然后通過表面涂抹發泡液觀察具體是某部分;這樣的檢測方法麻煩,效率低,一人一臺機,一次性完成兩個產品的檢測,無法直觀判斷漏氣部位,涂抹發泡液觀察漏氣部位比較繁瑣,且發泡液有腐蝕作用,對人、產品不利,發泡液干后不易清洗,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測漏效果好、效率高,能準確定位漏氣部位的煤氣閥殼體測漏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煤氣閥殼體測漏裝置,包括支撐架、支撐板、下壓氣缸、夾具、硅膠固定板和進氣管道,其中所述夾具吊掛于支撐板下方;還包括提升架和提升氣缸,所述提升架設置于所述支撐架內側、可相對所述支撐架由設置于所述支撐板上方的提升氣缸作用向上運動;在所述提升架對應夾具下方成型有蓄水容器,提升架的向上運動可保證產品完全沒入水中。
進一步地,在所述夾具上成型有至少一個產品固定工位。
進一步地,所述進氣管道可從夾具上方進入導通至產品內腔。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產品內腔充氣,然后沒入水中觀察漏氣情況,一目了然判斷產品的漏氣部位,操作簡單,測漏效果好、效率高;這樣的結構一人可完成多臺機的操作,一次完成多個產品的測漏,節省人力,提高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現有技術結構圖;
圖中標記:1、支撐架;2、支撐板;3、下壓氣缸;4、夾具;5、夾具架;6、硅膠固定板;7、進氣管;8、氣壓調節閥。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中標記:1、支撐架;2、支撐板;3、下壓氣缸;4、夾具;5、硅膠固定板;6、進氣管;7、提升架;8、提升氣缸;9、蓄水容器;10、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煤氣閥殼體測漏裝置,包括支撐架1、支撐板2、下壓氣缸3、夾具4、硅膠固定板5和進氣管道6,其中所述夾具4吊掛于支撐板2下方,在夾具4上成型有兩個產品固定工位;所述進氣管道6可從夾具4上方進入導通至產品10內腔。
還包括提升架7和提升氣缸8,所述提升架7設置于所述支撐架1內側、可相對所述支撐架1由設置于所述支撐板2上方的提升氣缸7作用向上運動;在所述提升架7對應夾具4下方成型有蓄水容器9,提升架7的向上運動可保證產品10完全沒入水中。
操作時將殼體倒扣于夾具4上,啟動下壓氣缸3,保證殼體與夾具4間貼合緊密,殼體內腔充氣并保持持續進氣,啟動提升氣缸8,提升氣缸8帶動提升架7,進一步帶動下方蓄水容器9上升,直至產品10完全沒入水中;觀察異常氣泡情況(不排除部分空氣從殼體與夾具4間跑出),準確判定殼體氣密性;測試完成,關閉進氣,提升氣缸8復位,提升支架7下行到位;下壓氣缸3復位,取出產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