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風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模型風洞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風洞試驗是進行汽車空氣動力學研究的重要試驗手段,目前風洞試驗中,針對車輛模型的流場顯示方法一般有煙流法、絲帶法和油流法。
其中,煙流法是在風洞中放出高可見度的煙,通過煙流的流動來顯示車型周圍的氣流流態以及模型表面的氣流分離和尾部渦流等,其對發煙裝置、發煙材料以及風洞的氣流品質有很高的要求,當風速過高時會影響試驗效果。
絲帶法是將絲線、羊毛等纖維粘貼在車型表面,通過絲線的運動判斷氣流流向、流場分布等,而絲帶與車型的粘貼方式要求較嚴格,操作難度較大,同樣影響試驗效果,且絲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車型。
油流法是在車型表面均勻涂抹粘性油,通過風吹動油在車身表面留下的痕跡,判斷車身表面的氣流流動狀態,由于試驗用油比例調配復雜,易揮發,受溫度、濕度影響大,要求短時間內完成試驗,不能對整個模型進行試驗,且多次試驗后油滴附著于風洞內壁,影響氣流品質,從而導致試驗效果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車輛模型風洞試驗裝置,以可用于車輛模型的風洞試驗,并能避免現有試驗方法的不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車輛模型風洞試驗裝置,包括:
固定部,構成與所述車輛模型的可拆卸連接;
偏轉顯示部,轉動設于所述固定部上,并可因風力驅使而具有相對于所述固定部的偏轉。
進一步的,所述車輛模型為油泥模型,所述固定部包括轉動承裝所述偏轉顯示部的連接部,以及設于所述連接部上、并與所述油泥模型間構成插接固定的插接部。
進一步的,所述插接部為固連于所述連接部底端的固定爪。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爪為呈環狀布置的多個。
進一步的,于所述連接部上套設有可沿所述連接部的軸向移動的套筒,所述固定爪置于所述套筒內,并于所述套筒內設有對所述固定爪進行導向,以使所述固定爪呈發散狀插設于所述油泥模型內的導向部。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部包括沿所述套筒長度方向設置、并與所述固定爪適配布置的導向槽,以及設于所述套筒端部的與所述導向槽連通、且呈發散狀布置的導向孔。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部包括與所述套筒螺接的連接桿,所述偏轉顯示部轉動設置于所述連接桿上,在所述連接桿上螺接有可與所述套筒抵接的緊定螺母。
進一步的,相對于所述偏轉顯示部、在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設有彈性件,在所述固定爪于所述車輛模型上插設時,所述彈性件形成對所述連接桿的彈性頂推。
進一步的,所述車輛模型為實車模型,所述固定部包括可磁性吸附于所述實車模型上的磁座,以及連接于所述磁座上的以轉動承裝所述偏轉顯示部的支撐桿。
進一步的,所述偏轉顯示部為轉動設于所述固定部上的顯示指針,在所述顯示指針的一端設有指示箭頭,相對于所述指示箭頭,在所述顯示指針的另一端設置有迎風板。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車輛模型風洞試驗裝置,通過設置固定部而與車輛模型形成固連,并通過在固定部上轉動設置偏轉顯示部,該偏轉顯示部在風力的驅使下形成偏轉,進而可使得試驗人員通過偏轉顯示部的姿態判斷流場狀態,以進行車輛模型的風洞試驗。同時,本車輛模型風洞試驗裝置通過偏置顯示部的偏置顯示流場狀態,且固定部與車輛模型間可拆卸連接,無需進行發煙,也不用再車輛模型上設置難以清除的纖維或粘性油,從而也可避免現有試驗方法的不足。
(2)通過設置插接部與油泥模型插接固定,結構簡單可靠,操作方便,并具有較好的固定效果。
(3)插接部采用固定爪,結構簡單,便于設計制造,降低經濟成本。
(4)將固定爪設置成多個,可保證插接部插接后的固定效果。
(5)通過將固定爪以發散狀與油泥模型插裝,可增加固定爪與油泥模型的插接長度,從而可使得固定爪與油泥模型具有較好的固定效果。
(6)設置導向槽和導向孔,結構簡單,便于設計制造,并具有較好的導向效果。
(7)將連接桿與套筒螺接,可使得連接部的軸向移動更加穩定;而設置緊定螺母可防止連接桿與套筒在試驗過程中出現松動。
(8)通過設置彈性件一方面可進一步防止連接桿松動,另一方面也可保證連接桿軸向移動時的穩定性。
(9)固定部采用磁座與實車模型固連,結構簡單,便于拆裝,且不會對實車模型造成損害。
(10)偏轉顯示部通過設置顯示指針,該顯示指針通過其上的迎風板實現偏轉,其結構簡單可靠,便于設計制造,并具有較好的偏轉效果。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車輛模型風洞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插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導向筒和導向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固定部,101-連接部,1011-連接桿,1012-第一承接桿,1013-第二承接桿,102-插接部,1021-插接尖端,2-偏轉顯示部,201-指示箭頭,202-迎風板,3-安裝座,301-安裝孔,4-套筒,401-插裝孔,402-密封板,5-導向部,501-導向槽,502-導向孔,6-限位板,7-緊定螺母,8-彈性件,9-限位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車輛模型風洞裝置,其包括構成與所述車輛模型可拆卸固連的固定部,以及轉動設于所述固定部上、并可因外部的驅使而具有相對于所述固定部偏轉的偏轉顯示部。該車輛模型風洞裝置在使用時,通過將固定部固定在車輛模型上,可通過偏轉顯示部的偏轉姿態判斷流場狀態。
基于如上的設計思想,本實施例所述的車輛模型風洞裝置的一種示例性結構如圖1及圖2中所示,其中,固定部1包括連接部101和設于連接部101上的插接部102,連接部101用于轉動承裝偏轉顯示部2,而插接部102則用于與車輛模型的插接固連。本實施例中插接部102為固連于連接部101底端的固定爪,并為了便于固定爪與車輛模型進行插接,相對于連接部101在固定爪的另一端形成有插接尖端1021。
為了便于固定爪與連接部101的連接,本實施例中在連接部101和固定爪之間設有圓柱狀的安裝座3,并在安裝座3上開設有沿連接部101軸向延伸大多、以供連接部101插裝的安裝孔301。為了保證插接部102與車輛模型的固定效果,本實施例中固定爪為呈環形布置的多個,如其可為4~6個,最優為5個,并相對于連接部101而分別設于安裝座3的另一端面上。
如上的結構中,固定爪在使用時,可使得固定爪以直線狀與車輛模型進行插接,但為了保證固定爪與車輛模型的固定效果,本實施例中由圖1結合圖3所示,在連接部101上套設有可沿連接部101軸向移動的套筒4,該套筒4具有沿連接部1軸向延伸的、以容納連接部101和安裝座3插入插裝孔401,并在插裝孔401內設有對固定爪的運動進行導向、以使固定爪呈發散狀插設于車輛模型內的導向部5。
導向部5包括沿插裝孔401長度方向設置、并與固定爪相適配設置的導向槽501,相對連接部101在在套筒4另一端部形成有與導向槽501連通、并呈發散狀布置的導向孔502,即該導向孔502與套筒4的軸線呈一定角度設置。在使用時,通過驅使連接部101沿套筒4軸向移動,即可使得固定爪由導向孔502穿出后的穿出段呈發散狀,并以偏離安裝座3軸線一定角度而插入車輛模型上。為了便于驅使連接部101沿套筒4軸向移動,由圖1結合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01包括與插裝孔401螺接的連接桿1011,即通過連接桿1011的轉動以實現連接部101沿套筒4的軸向移動。
此外,為了防止在試驗過程中,連接桿1011與套筒4出現松動現象,由圖1結合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在連接桿1011上還螺接有緊定螺母7,當固定爪與車輛模型插接到位時,可調節緊定螺母7與套筒4抵接配合,以形成對連接桿1011的鎖定。當然,本實施例中連接桿1011也可不必與套筒4螺接,如其也可在連接桿1011和套筒4之間設置卡接部,當固定爪插接到位時,連接桿1011可通過卡接部與套筒4形成相對固定。該卡接部可為設于連接桿1011周向上的可彈性變形的彈性塊,并在插裝孔401內設置可供彈性塊嵌入的環形凹槽。
為了便于連接桿1011與安裝座3連接,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在連接桿1011一端設有與連接桿1011共中心線設置的第一承接桿1012,同時為了便于結構的布置,本實施例中可將第一承接桿1012小于連接桿1011的外徑設置。該第一承接桿1012與上述的安裝孔301插裝配合以實現連接桿1011與安裝座3的連接。同時為了防止連接桿1011的轉動對固定爪造成干涉,本實施例中第一承接桿1012與安裝座3為轉動連接,即第一承接桿1012的外徑不大于插裝孔401的孔徑,同時為了防止安裝座3沿第一承接桿1012軸向跳動,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沿第一承接桿1012長度方向、于安裝座3的兩側設置有對安裝座3的軸向跳動進行限位的限位板6。
為了使得連接桿1011的軸向移動更加平穩、以及出于進一步保證鎖定效果的考慮,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在上述的插裝孔401內設有彈性件8,在固定爪與車輛模型插設時,該彈性件8可對第一承接桿1012形成彈性頂推。該彈性件8可為一端與第一承接桿1012固連的彈簧,而彈簧的另一端則設于插裝孔401底部的密封板402上。通過設置密封板一方面可避免套筒因插裝孔的設置而與車輛模型的接觸面積減少,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彈簧因直接接觸車輛模型而對車輛模型造成損壞。
為了便于偏轉顯示部2的安裝,由圖1結合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相對于第一承接桿1012、在連接桿101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承接桿1013,同第一承接桿1012一樣,該第二承接桿1013與連接桿1011共中心線設置,且外徑也小于連接桿1011的外徑。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偏轉顯示部2為轉動設于第二承接桿1013上的顯示指針,在顯示指針的一端設有指示箭頭201,相對于指示箭頭201在顯示指針的另一端設有迎風板202。此外,為了防止顯示指針沿第二承接桿1013軸向移動,本實施例中在第二承接桿1013上螺接有對顯示指針的軸向移動進行限位的限位螺母9。在使用時,當流場穩定時,氣流沿顯示指針長度方向流動,迎風板202與指示箭頭201受力平衡,指示箭頭201指向平穩,并且指示箭頭201指向為氣流來流方向;當流場有脈動情形時,迎風板202與指示箭頭201受力不平衡,指示箭頭201抖動;當流場存在氣流渦時,迎風板202受不平衡力作用發生旋轉,旋轉方向即為空間渦的旋轉方向。
本實施例中固定部1采用固定爪與車輛模型插接的固定方式適用于車輛模型為油泥模型的情況,當車輛模型為實車模型時則不能采取插接的連接方式。由于實車模型的大多由鈑金制成,因此固定部1可通過磁性吸附于實車模型上的磁座以實現與實車模型的固定,并可在磁座上設置支撐桿以轉動承裝偏轉顯示部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