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輪對車軸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輪對車軸探傷檢測時,如果使用單探頭工具檢測,則會因覆蓋面積小而效率低,目前常用的是一字型軸向排列的多探頭工具,使用過程中,為了放置這種多探頭工具到車軸表面,就要求車軸在軸向上具有較長的平直軸段,但是,受車軸本身結構的限制,常常出現某些軸段位置無法放置上述多探頭工具的問題,給探傷檢測工作帶來不便。
因此,如何改進探傷檢測工具,提高檢測效率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該探傷檢測裝置覆蓋面積大,且對不同車軸結構的適應性強,能夠有效地提高檢測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包括:
探頭架,所述探頭架沿所述輪對車軸的周向方向布設有多個探頭安裝座,所述探頭安裝座旁設置有耦合劑導入管,所述耦合劑導入管的出口朝向所述輪對車軸;
多個探頭,所述多個探頭分別具有不同的入射角,所述探頭位于所述探頭安裝座內。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所述探頭安裝座與所述探頭架可滑動連接,所述探頭安裝座相對所述探頭架沿所述輪對車軸的徑向方向滑動,所述探頭安裝座與所述探頭架之間設置有第一壓縮彈簧。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還包括與所述探頭架可滑動連接的框架,所述探頭架相對所述框架沿所述輪對車軸的徑向方向滑動,所述探頭架與所述框架之間設置有第二壓縮彈簧。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所述框架上設置有頂靠輪,所述頂靠輪沿所述輪對車軸的周向方向布設,用于與所述輪對車軸抵接。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還包括自動驅動系統,所述自動驅動系統包括:
控制器;
機架,所述機架沿所述輪對車軸的軸向方向設置有滑軌;
其一端與所述框架連接的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滑軌上,所述活動桿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沿所述滑軌滑動,且所述活動桿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沿所述活動桿的軸線方向伸縮。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所述框架與所述活動桿可轉動連接,所述框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繞所述活動桿的軸線轉動,最大轉動角度不小于180°。
優選地,在上述探傷檢測裝置中,所述探頭安裝座的數量為3個~8個。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探傷檢測裝置中,探頭架沿輪對車軸的周向方向布設有多個探頭安裝座,探頭安裝座內安裝有探頭,多個探頭分別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因此可以形成較大的覆蓋面積,而由于多個探頭是沿輪對車軸的周向方向布設,所以在輪對車軸的軸向方向占用空間較小,只需輪對車軸具有較短的平直段就能將多個探頭放置到輪對車軸的表面,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探傷檢測裝置覆蓋面積大,且對不同車軸結構的適應性強,能夠有效地提高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的探頭組件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的布置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探頭覆蓋區域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框架;2、第二壓縮彈簧;3、第一壓縮彈簧;4、探頭架;5、探頭安裝座;6、耦合劑導入管;7、探頭;8、頂靠輪;9、控制器;10、線纜;11、機架;12、活動桿;13、輪對車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見圖1~圖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的探頭組件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仰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輪對車軸的探傷檢測裝置的布置示意圖;圖5是圖4中探頭覆蓋區域的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探傷檢測裝置包括探頭架4和多個探頭7,其中,探頭架4沿輪對車軸13的周向方向布設有多個探頭安裝座5,探頭安裝座5旁設置有耦合劑導入管6,耦合劑導入管6的出口朝向輪對車軸13;多個探頭7分別具有不同的入射角,探頭7位于探頭安裝座5內。
探頭安裝座5的數量可以為3個~8個,本實施例中探頭安裝座5的數量為6個,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選取其他數量值。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探傷檢測裝置中,探頭架4沿輪對車軸13的周向方向布設有多個探頭安裝座5,探頭安裝座5內安裝有探頭7,多個探頭7分別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因此可以形成較大的覆蓋面積,而由于多個探頭7是沿輪對車軸13的周向方向布設,所以在輪對車軸13的軸向方向占用空間較小,只需輪對車軸13具有較短的平直段就能將多個探頭7放置到輪對車軸13的表面,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探傷檢測裝置覆蓋面積大,且對不同車軸結構的適應性強,能夠有效地提高檢測效率。
多個探頭7的整體檢測角度范圍根據待檢區域而定,只要能覆蓋待檢區域即可,整體檢測角度范圍一般為30°至70°的角度區間,如圖5所示。
為了使探頭7更好地貼靠在輪對車軸13上,本實施例中,探頭安裝座5與探頭架4可滑動連接,探頭安裝座5相對探頭架4沿輪對車軸13的徑向方向滑動,探頭安裝座5與探頭架4之間設置有第一壓縮彈簧3。
另外,探傷檢測裝置還包括與探頭架4可滑動連接的框架1,探頭架4相對框架1沿輪對車軸13的徑向方向滑動,探頭架4與框架1之間設置有第二壓縮彈簧2。框架1上設置有頂靠輪8,頂靠輪8沿輪對車軸13的周向方向布設,用于與輪對車軸13抵接。
為了實現自動化檢測,本實施例中,探傷檢測裝置還包括自動驅動系統,該自動驅動系統包括控制器9、機架11和活動桿12,其中,控制器9包括工控機和探傷儀;機架11沿輪對車軸13的軸向方向設置有滑軌(圖中未示出);活動桿12的一端與框架1連接,另一端連接在機架11的滑軌上,并由控制器9控制沿滑軌滑動,且活動桿12由控制器9控制沿活動桿12的軸線方向伸縮。具體應用中,根據被檢測輪對車軸13的軸型,選擇合適的軸向位置,控制器9首先控制活動桿12滑動到相應的軸向位置,然后控制活動桿12沿活動桿12的軸線方向伸長,使探頭7與輪對車軸13貼合。
為了提高探頭組件的靈活性,進一步增強探傷檢測裝置的適應性,本實施例中,框架1與活動桿12可轉動連接,控制器9可控制框架1繞活動桿12的軸線轉動,最大轉動角度不小于180°,這樣,就可通過轉動框架1來靈活地改變檢測方向了。具體應用中,控制器9首先控制活動桿12沿活動桿12的軸線方向收縮,使框架1遠離輪對車軸13一定距離,然后控制框架1繞活動桿12的軸線轉動180°,最后再控制活動桿12沿活動桿12的軸線方向伸長,使探頭7與輪對車軸13貼合。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